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的“昆明路径”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11-25 09:23:49 0 社会 社区 党建

原标题: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的“昆明路径”

社会建设,关乎民生,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昆明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有利契机,探索具有昆明特点、边疆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的“昆明路径”,推进社会建设创新提质,民生保障水平明显加强,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全面加强

“过去搞活动,千言万语做动员,现在党组织设在家门口了,集聚效应明显增强了。”官渡区金马街道东骧社区的一位老党员感叹道。自东骧社区实行“地面网格+空中网络”管理模式以来,社区按照“地域相邻、便于组织,人员相近、便于活动”的原则,根据小区界限、楼院分布、人口数量及居住集散程度等,将辖区划分为9个网格,把生活、工作、居住在辖区范围内的党员编网织格,统一纳入管理,建立“一图一表一体系一微信群”构架。

如今,走在东骧社区,处处都有党员“温馨提示”;小区门口、大街小巷时常有党员忙碌的身影;总能听到“请您扫扫健康码”“请您按垃圾分类来投放垃圾”等温馨提示语。

小区是居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场所,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更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神经末梢。东骧社区找准党建的融合点和服务的切入点,通过“党建+”链式服务,构建起“居民小区党支部+网格化管理+物业服务”的基层治理、服务模式,居民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提高。

党建引领有力度,社会治理才有温度。

自2020年被列为第一期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以来,昆明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总指挥长的试点工作总指挥部,下设由市级领导担任分指挥长的17个分指挥部,党委统筹高位推动,激活市域社会治理“主引擎”。印发《关于开展昆明市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行动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通知》,构建全区域统筹、各领域融合、多方面联动的城市党建格局,党建与社会建设融合更加深入。

昆明把党建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要素,全面构建“党建+社会治理”工作格局,实现“条、块”融合互促。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居民小区党支部1521个,打造45个“红色物业”品牌,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同心同向、同步发力;建成776个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联动平台。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得到强化和巩固。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三级党组织架构,把党组织建设和党员作用发挥落实融合到居民日常生活中。截至今年8月底,昆明的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板块59个街道全部建立“党建联盟”,其他板块符合建立条件的18个街道建立“党建联盟”,共吸纳2288家联盟单位;全市493个社区建立“大党委”,共吸收1660名兼职委员。

下移治理重心 为民串起“幸福圈”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提及这些家务琐事,大家都觉得麻烦,但民情驿站偏偏就是管这些麻烦事的。

目前,东川区已在9个乡镇、18个村(社区)试点推进民情驿站建设工作,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到家里、做到群众心里。嘉和社区建立民情驿站后,为了方便居民反映问题,安排值班人员并开通24小时“民情服务热线”,社区和相关物业工作人员合署办公,第一时间倾听并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如果仅仅依靠党委政府唱“独角戏”、说“单口相声”,无法解决众多烫手棘手的实际问题。

为此,昆明市按照“市级统筹谋划、县(市)区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村(社区)落细落小、小组(楼院、网格)共治共享”的思路,完善社会建设五级治理机制,持续推进“楼栋长”、乡村“十户长”队伍建设,在社区(村)和居民之间增加社会动员层级,充分发挥小组信息员、邻里宣传员、平安巡查员、文明监督员等作用。全市1527个社区(村)共选聘“楼栋长”12811名、“十户长”18893名,覆盖全市89.7%的社区(村)。

此外,还搭建“网络议事厅”“居民议事会”等民主协商平台,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承接各方力量参与市域社会治理,形成由社区统筹项目、社会组织承接服务、专业社工团队具体实施的工作体系。目前,全市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站220个,志愿服务工作站25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1500余个,有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目标落地。同时,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平安单位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建成一批“平安细胞”,积小平安为大平安。

生活服务类、公益事业类、慈善互助类、专业调处类、治保维稳类……如今,社会组织在“微治理”中释放出“大能量”,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都有他们的身影,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昆明市通过引入和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与社区自组织共同承担社会事务,让服务群众和治理工作不再是党委政府一家唱“独角戏”,而是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在服务社会中产生持续发展的动力,为群众串起“幸福圈”。

激发自治活力 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近段时间以来,富民县款庄镇对方村委会朵木得村的村民一直沉浸在幸福和喜悦之中,全长3.2公里的朵木得村进村道路硬化项目顺利竣工,便利了全村82户294人出行,进一步完善了镇村道路交通网。

修的是道路,暖的是民心。道路硬化工程完工后,改变了村民出行条件差、农产品难拉运和售卖难的问题,不仅让村民告别“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灰”的历史,更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在朵木得村,人人都是修路员,户户都有荣誉感。

“加油!好球……”11月14日上午,盘龙区青云街道佳园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篮球场边人头攒动,家长、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正在给场上打篮球的几名残障队员加油。

今年7月,昆明市盘龙区协同创建社会服务中心在盘龙区青云街道佳园社区成立。该服务中心结合辖区群众需求,拟定“社区老友支持计划”,得到青云街道“民生小实事”项目资金支持。每周,服务中心都会组织集体活动,联合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服务青云街道的残障人士,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爱,有了更多活动选择。

在昆明,发挥基层自治力量,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的事例还有很多。随着优秀社区治理模式的挖掘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涌现了一批基层治理的好做法。

五华区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党建引领、智慧众治、志愿圈圈”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构建多元共治模式;盘龙区在推广“五级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推行“民生小实事”,激发群众自治主体内生动力;官渡区“红色物业”拓展“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社区治理工作的外延和内涵,逐步构建起以党建为引领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西山区“互联网+幸福网格”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起上下联动、层级清晰的“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社会治理综合体,有效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呈贡区开展社区提案大赛,不断孵化培育社区自组织参与社区共建共治……为持续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全市1709个村(社区)均已修订形成务实管用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所辖村(居)民小组也普遍制定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村(社区)宜居共建水平明显提高。(昆明日报 记者王姗 唐丽)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990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