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北京:路口“新创意”给市民出行带来新变化

网络编辑 政务 2021-12-24 07:06:04 0 信号灯 斑马线 路口

路口“新创意”给市民出行带来新变化

不少路口出现针对“礼让斑马线”设置的新设备,包括会“发光”的斑马线,“心”形信号灯等

随着“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的深入,北京不少路口出现了针对“礼让斑马线”而设置的新设备:雍和宫桥下会发光的智能斑马线,二环路、广渠路沿线的“自行车左转信号灯”,华贸中街打破常规的“心形”信号灯……这些路口“新创意”,不仅吸引着人们更多地关注并重视“礼让斑马线”,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市民的文明出行习惯。

创意 1

智能斑马线

夜间发光 礼让明显增多

12月20日晚8时许,东城区雍和宫桥下,不少行人和非机动车正在等着过马路,当东西向信号灯由红转绿时,斑马线两侧的灯带也同步亮起绿灯。

记者看到,雍和宫桥下四角均设置了带灯带的斑马线,绿灯即将熄灭时,灯带会跟着信号灯闪烁三次,随即熄灭,提醒行人、自行车勿闯灯越线。

这些会发光的斑马线,其实是北京交警正在试点的新型“智能斑马线”。每日晚高峰时,斑马线会自动开启“亮灯”模式,提升夜间交通安全。

“其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安全和效率两个方面。”北京市交管局东城交通支队秩序管理大队副大队长田颖涛介绍,“智能斑马线”地面发光桩与交通信号灯相互匹配,最大化提高对司机和行人的警示度,让行人更加明确通行权和通行时间,最大程度避免司机误判信号灯。

田颖涛告诉记者,雍和宫桥下,人、车流量都比较大,此前正好进行二环路慢行系统改造,所以选择在此处试点。安装智能斑马线三个多月以来,过往市民已从最开始的新奇变成适应。

“发光的斑马线,让机动车礼让的情况明显增多,行人在通过路口时也更加自觉,这种创意很好。”附近居民李先生认为,这样醒目又新颖的斑马线,非常值得推广。

创意 2

自行车信号灯

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过街

西城区煤市街是一条贯穿前门大栅栏的商业街,也是连接前门西大街、前门东大街至两广大街的主要道路。煤市街南口为丁字路口,附近不仅有商业区,还紧邻多个居民社区,日常车多、人多。

今年8月起,这个路口的信号灯杆上,多了一个自行车图案的左转信号灯。从西向北转弯的骑行者,可先在左转等待区等候,待自行车左转信号灯变绿后,再骑行过马路,如此一来,骑行者只需等候一次交通信号灯就能完成左转。而在此之前,骑行者需下车在人行横道推行,至少等待两次信号灯才能完全通过路口。很多骑行者为了加快速度,会骑行通过人行横道,严重影响了行人的过街安全。

记者现场估算发现,按照原先“二次过街”的通行需求,骑行者从路口西南角到东北角至少需要3分钟,而“一次左转”骑行通过仅需15秒左右。目前,自行车左转信号灯的绿灯通行时间约30秒,完全可以满足骑行者的左转需求。

“我们在路口西南角施划非机动车左转和直行标线,规范了非机动车通行路径,提前分流过往非机动车。同时,在路口加装非机动车专用左转信号灯,与机动车通行信号灯的配时形成时间差。”西城交通支队樱桃园大队副大队长杨来春介绍,改造之后,非机动车在路口左转时,不会与机动车形成交叉,大大增加了安全性。“近几个月,非机动车抢行、随意穿行等违法行为,确有明显减少。”

记者了解到,除了煤市街南口,北京二环路和广渠路沿线其余路口,也有不少这样的“非机动车左转信号灯”新设置。

创意3

“心”形信号灯 

让交通参与者感受到温暖

今年11月上旬,朝阳区华贸中街一处路口,常见的圆形信号灯变成了“心”形,引来不少市民拍照打卡。网友们纷纷点赞,“感觉等绿灯、过马路的心情都变得愉快了。”

设置“心”形信号灯的道路位于商业区内,周围十分繁华。记者现场看到,晚高峰时段,不少步行至此、等待信号灯的市民好奇观望,不时有人拿手机拍照。

朝阳区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处“心”形信号灯尚处于测试阶段,这种创新尝试不仅立足于解决交通问题,还考虑了促进商圈经济的因素。此外,华贸中街的车流量不算太大,可以进行创新测试,这样的设置暂时不会大面积推广。

该负责人还表示,“爱心信号灯”的创意,在满足传统交通指示需求的同时,兼顾了美观,既彰显城市魅力,形成新的网红打卡点,又增加了人文氛围,时刻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规,带着安全与爱回家,有助于形成城市新地标。

市民张先生和妻子在附近工作,每天都会从此处路过。夫妻二人说:“前几天发现这里的信号灯变成了‘心’形,感觉很温暖。”

市民孙女士和朋友专程从海淀过来打卡,她们认为,这样的设计,用更吸引人的方式提醒市民注意交通安全,也与周边繁华的商圈形成了呼应。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说,此类交通管理中的创新在全国部分地区已有实践,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温度和人文关怀,也能引起市民对于交通安全话题的讨论。

记者查询发现,近两年,长沙、成都、济南、乌鲁木齐等地,均试点过“心”形信号灯。2020年“七夕”,这样的“心”形信号灯在长沙五一商圈的六个路口试点,引起网友热议。当地交管部门曾表示,想借助节日契机,倡导安全出行、文明交通,希望交通参与者看到这样的信号灯能感受到温暖,主动关心身边人的交通安全。

创意 4

全向十字路口 

绿灯亮时行人可以斜穿路口

数据显示,过去5 年,北京慢行出行比例从39.3%提升至46.7%。2020年自行车出行比例增长到了15.5%,比2015年的9.5%提升了6个百分点。而路口交通秩序的改善就是这些变化的一个缩影,“更安全”也是让市民选择骑车上路原因之一。

12月20日上午,记者在石景山区鲁谷西街与政达路交叉路口看到,作为北京市首个“全向十字路口”,行人有专属的通行时间。这段时间内,十字路口四个角落针对行人的信号灯会同时变为绿灯,所有车辆都需停车等候,行人不仅可以走到道路的正对面,也可以穿越对角线去往道路的斜对面。也就是说,行人在“全向十字路口”某一固定周期内可以在所有方向自由穿行。

石景山交通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全向十字路口启用三年多,效果很不错,行人、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人车交织的情况得到了改善,周边市民的反映也很好。

虽然设置“全向十字路口”对路口的条件要求较高,但北京已有其他区在尝试“全向十字路口”。今年10月18日,怀柔区青春路万达广场路口完成改造,并正式启用了与石景山鲁谷地区一样的“全向十字路口”,除了四条常规的人行道,路口处多了两条交叉对角线作为人行斑马线。

创意 5

“四面全绿”信号灯 

行人多了专用通行时段

如果说设置“全向十字路口”是对路口改造的传统“开刀手术”,那么五道口路口设置的信号灯“四面全绿”时段,就可以被称为“微创手术”,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道口毗邻地铁、高校、商场、产业园、住宅区,业态复杂、人流量大,被网友戏称为“宇宙中心”。位于成府路与荷清路交叉口的五道口路口,则被称作“宇宙中心”路口。此处交通流量常年极大,赶上高峰时段,每小时人流量能达到1万人次,“四面堵车”是常态,市民通过北京市12345热线投诉不断。

为此,海淀交警针对这一路口进行了系统改造:在分析各种交通群体出行需求的基础上,拓宽人行道,增设非机动车左转信号灯和机动车右转信号灯,还创新增设行人信号灯全绿时段,方便行人通行,避免路口人群淤积。一段时间以来,此路口交通缓堵效果明显,以往高峰时段十分钟才能通过的路口,现在只需等候一次信号灯。

除此以外,这里还有很多因地制宜的创新措施。例如,进一步拓宽人行横道,由原有6米拓宽至8米;将南北方向停止线回退,可以容纳更多的行人同时通过路口;增设行人专用放行时段,每次信号灯交替后,行人信号灯都有15秒的“四面绿灯”;结合路口的交通流量,增设自东向西方向专用车道,提前分流右转车辆,减轻路口压力,将行人通行的时间和机动车通行的时间分开,避免人车交织。

据中关村大队民警现场检测,从近一周的运行数据来看,五道口路口通行能力大幅提升,行经路口通行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左右缩减为1个信号灯周期。东西向左转机动车与同方向通行行人、非机动车的交织现象也明显减少。

专家声音

交通专家柳实认为,行人、自行车不再闯灯越线,机动车不再鸣笛催促,斑马线前的良好秩序还需要长期的坚持,也离不开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参与。礼让斑马线,不单是对机动车的限制和要求,对行人、非机动车也是约束,行人站在斑马线上等信号灯,非机动车越线停车甚至抢行,都会影响其他交通参与者的正常通行。

随着近几年的持续治理,在交警、引导员、协管员、志愿者的持续努力下,北京斑马线前的秩序正在悄悄改变。智能斑马线、自行车左转信号灯、“心”形信号灯……如今,这些“新设备”的出现,也给市民的出行习惯带来了积极影响。在这些“新创意”的吸引下,大家自然会更多地关注身边有关交通安全的那些事儿。

【执法措施】

不礼让斑马线随时将被“抓拍”

近段时间,北京市民王先生开车时,比以前小心谨慎了许多。只要路过斑马线,他就格外注意。“因为不礼让斑马线,我10月份被电子警察抓拍了两次。以前礼让意识不够,看到违法图片才明白,礼让斑马线不仅要减速,更要停车让行。”王先生说。

今年8月起,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为加强路口交通秩序管理,以“机动车礼让斑马线”为切入点,在现场执法同时,启用“电子警察”记录抓拍“未停车让行”违法行为。这标志着“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在北京正式进入实际执法层面。

截至目前,北京交警已经公布三批共914处“电子警察”,专门抓拍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为了让市民更好地理解应该如何礼让斑马线,北京市交管部门曾多次发布机动车礼让标准的说明,及哪些情况属于未按规定礼让的违法行为。交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机动车驾驶员的礼让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据交管部门前期分析,路口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的违法行为,大多涉及转弯车辆。其中比较典型的违法行为有:从正在通过人行横道的行人队伍中强行穿插,造成行人行进中断;逼停正在通过人行横道的行人;同方向已有机动车停车避让行人,仍强行通行;采取突然加速等方式绕过正在通过人行横道的行人。

为此,交警在探头中增加了行人行进轨迹的算法识别,采集到的信息经人工审核后录入非现场平台。录入之后,还有专门人员进行二次审核,以避免出现误判。

另一方面,北京交警随手拍平台中,还上线了举报“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的新功能,目前也取得了实效。针对群众投诉的区域及违法行为,交管部门也进行了全面分析研判,对群众反映集中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高发区域,组织了针对性专项整治。

今年9月24日,在东城区体育馆西路路口,有市民通过北京交警随手拍平台投诉一辆小客车涉嫌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经审核,该投诉线索清晰反映了小客车的违法行为,最终东城交通支队对该车司机进行了罚款200元、记3分的处罚。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田博群】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1020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