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慢火车”旅行:放慢脚步 感受“诗和远方”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1-16 06:48:49 0 火车 漠河 旅游

对许多人来说,旅行的意义,就是为紧张的日常生活“降降速”,抽出时间放空疲惫的心灵,放慢忙碌的脚步,去发现日常生活之外的美景和人情。正因如此,虽然飞机、高铁都已十分便捷,但乘坐“慢火车”对于许多喜爱享受慢生活的游客来说,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魅力。

“慢火车”俗称绿皮车,在高铁营业里程已超过4万公里的今天,我国仍有81对“慢火车”奔跑在湘西、云贵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的530个车站,每年运送旅客超过1200万人次,其中一些地貌复杂、风光旖旎的沿线美景更成为资深“驴友”的“网红打卡点”。

买上一张火车票,在咣当咣当的绿皮车厢里踏上旅途,伴着阳光或细雨,与老友或新识谈天说地,远离喧嚣的城市,享受一段惬意恬静的旅行时光。

远离都市 享受惬意时光

黑龙江省漠河市是中国最北的城市,这里拥有全国闻名的北极村。夏季看极光、冬季泼水成冰,让漠河成为著名的网红打卡地。近年来,随着冰雪旅游升温,来漠河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从齐齐哈尔开往古莲途经漠河的6245/6次公益“慢火车”,成为游客最重要的交通方式。

1月8日,浙江背包客王梦琪踏上6245次列车,开始今年的首次出游。作为发烧级“驴友”,王梦琪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今年的出游第一站,她选定了中国最北的漠河。

“我在网上看过不少关于漠河、北极村的图片,透过图片就能感受到那股子冷,一直想体验下冰天雪地泼水成冰的感觉,而且这趟‘慢火车’也很有名气,所以从齐齐哈尔机场下了飞机我就迫不及待地过来了。”王梦琪坐在车窗前,言语中充满憧憬。

据了解,6245次列车全长923公里,沿途经停63个车站和3个乘降所,运行25小时4分钟,是我国目前运行距离最长的公益“慢火车”,已连续开行40多年,全程最低票价93元,折合每公里9分钱。

“以往这趟车上的乘客都是沿线的老百姓,近几年,外地的游客多了,还有来自新加坡、俄罗斯等地的外国友人,‘慢火车’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6245次列车长任龙表示,现在许多游客选乘“慢火车”就是为了体验这种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沿途风景的感觉。

与此同时,在祖国的另一个边陲地区—云南,同样有一对“慢火车”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成昆线上从昆明始发至元谋西的7466/5次列车。

“这对列车速度很慢,但穿越崇山峻岭、跨越深涧沟壑,沿途有着非常美丽的风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7466次列车长杨兆祥表示,这列“慢火车”途径闻名遐迩的禄丰世界恐龙谷、茶马古道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金山古镇、有着悠久历史的黑井古镇以及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元谋土林。

对许多云南深度游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来说,7466次列车沿途的风景都是必“打卡”之地。

“元谋土林被称作中国乃至世界上一大奇妙的自然奇观,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壳运动后,风雨把元谋的土地雕琢成了千奇百怪的形状,走进土林就如同进入了神秘的魔幻世界。”职业摄影师黄红亮告诉记者,国内许多影视、摄影作品都是在这里拍摄完成的,作为来这里最便利的交通方式,“慢火车”正把元谋土林介绍给越来越多的游客。

如果说过去“慢火车”主要是将幸福生活带进偏远地区,那么如今它有了一个全新的作用,就是将这些地区的美丽风景带向外面的世界。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晓东表示,如今“慢火车”旅游线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旅游新方式,不少地方巧妙利用“慢火车”的速度,在花红柳绿、山水相映的景点开通“慢火车”铁路线,将一幅幅山水画呈现在车窗里,呈现在旅客眼前。

踏上旅途 见证人间烟火

去年12月底,刚参加完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自贵州的大四学生王新月踏上了自己的“圆梦之旅”——探访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原型洪安古镇。为让这段旅程更有意义,也为更好地感受沿途风土人情,她果断选择了乘坐5630次从遵义西驶向重庆的“慢火车”。

王新月告诉记者,现在人们旅行更多选择飞机、高铁等更省时的出行工具,但她认为这类出行方式更像“点对点”的移动,乘坐绿皮车有种“连点成线”的感觉,让旅行更加饱满。

“这趟旅行我意在寻找古镇,东溪古镇、茶峒古镇和洪安古镇。”王新月从小喜欢文学,但大学读的商科,独自乘坐绿皮车离开熟悉的城市去古城旅行,对她来说是别样的“圆梦之旅”。上车时,王新月还带了本《边城》,在车上又温习了其中的内容,以便在古镇中找到书里的影子。令她没想到的是,列车上这段经历却成了她整个旅途最美好的回忆。

“我上车坐下后发现周围有几个安静的女孩,其中一个女孩穿着蓝色苗族服饰,另外几个女孩穿着红色衣服。”王新月和姑娘们聊天后得知,当天穿蓝色苗族服饰的女孩出嫁,要坐“慢火车”从桐梓嫁到150公里外的綦江,另外几个女孩是伴娘。不一会儿,周边不相识的旅客和乘务员听说女孩当天出嫁,马上围拢上来,向她表示祝贺,还为她唱起苗族的《送亲歌》。

“虽然我不会唱,但在这种欢快的氛围里,也不自觉地融入其中。这歌声不仅回荡在列车中、铁轨上,更回荡在我心里,让我至今难忘。”王新月说。

作为传递“不让一个人掉队”温情的公益性质列车,“慢火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乘坐“慢火车”出行中体会到的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也是旅途中不可多得的奇妙记忆。

“在过去的旅途中,我乘坐过从新疆乌鲁木齐开往和田的7556次全疆唯一还在运营的绿皮火车,也乘坐过从四川普雄开往攀枝花的5633次‘慢火车’,在车上既遇到过维吾尔族群众的热情斗舞,也听到过彝族百姓们齐声高唱《祝酒歌》,每一次都有令我难以忘怀的动人场景。”热爱旅行的北京图书编辑朱昊表示,乘着绿皮车去旅行,似乎延长了旅行的时光,因为不必等到达目的地,从登上火车起,旅行便已经开始了。

提升服务 满足个性化需求

“慢火车”从历史中走来,满载温情的故事,也在时代的发展中迎接新的变化。近年来,每个夏天从北京开往新疆和田的“京和号”旅游专列都吸引着暑期游客的关注,一些热门时段的车票更是一票难求。据悉,2021年此趟旅游专列全程为期16天,行程涵盖吐鲁番、和田、喀什、库尔勒、阿克苏、敦煌、张掖等地的名胜景区。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北京车辆段车间副主任顾铭表示,“京和号”列车在原北京到莫斯科的K3次列车基础上进行了改造,车体选用新改造四人空调包厢,无论是舒适度还是便捷度都最大程度符合了人民群众出行出游习惯,也实现了一线多游、车随人走、景随车移、安全舒适、绿色、低碳、经济实惠等个性化出行需求。

“这样由传统‘慢火车’升级而来的旅游专列目前并不罕见,除了‘京和号’,仅北京地区还有到黑龙江漠河、广西桂林等地的旅游专列,全国各地还有很多。”中国铁道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旅游专列不仅能满足游客一次出游游览众多景点的愿望,还避免了传统旅游出行旅途节奏紧张和舟车劳顿之苦,全程更有优秀导游、医疗保健人员随行,让旅客可以一边享受沿途美景,一边在旅行中释放压力、放松身心。

谈起旅游专列的乘坐体验,曾在2019年体验过“京和号”旅游专列的王奶奶赞不绝口。“虽然都是希望体验美景、美食,但我们老年人和年轻人不同,出门旅行有两件事最担心,一是健康,二是行李提放。”68岁的王奶奶告诉记者,在健康问题上,列车上有固定的医生每天帮他们进行健康监测,也备有常用药物供大家使用;行李问题更好处理,因为大家都住在列车上,全程行李都不用挪动,每天只需取出自己需要的物品即可,既方便又安全。

除了远距离的长途旅游专列外,许多短距离“慢火车”旅游专列也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追捧,从山东淄博开往泰山的7053次网红“慢火车”就是其中之一。

据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7053次旅客列车是山东省唯一的“慢火车”,连接了管仲纪念馆、姜太公祠、齐山风景区、如月湖湿地公园和泰山等多个著名景区,沿途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驴友”慕名而来。

“为提升7053次列车的服务品质,2020年我们在车票价格不上涨的情况下,将原列车升级为空调列车,往返旅行时间压缩34分钟,旅客的乘车环境和乘坐舒适度都得到大幅提高。”该负责人指出,为了打造“7053”慢火车品牌,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在列车外身增加旅游元素,粉饰“7053”慢火车形象LOGO,车厢内悬挂以绿皮小火车年代印记、沿线风光、非遗特产、特色美食为主题的图片,保留文化记忆,让旅客近距离感受“乡情慢车”的独特魅力。

北京交通大学服务经济与新兴产业研究所所长冯华表示,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在这个新起点上,“慢火车”所特有的火车文化、铁路沿线地区的风景人文,都对久居城市的人们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未来,随着人们对于旅游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高,“慢火车+旅游”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我国的旅游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本报记者 訾谦)

【编辑:王禹】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1388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