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全国爱耳日”:中科院声学所科学家向儿童科普听力健康知识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3-04 07:14:21 0 听力 声学 中科院
 中科院声学所青年科学家张志博在“全国爱耳日”科普课堂上,与儿童进行听力健康知识互动问答。 记者 孙自法 摄

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2年3月3日是中国第23个“全国爱耳日”,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听力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科院声学所)利用学科专业优势,当天组织该所科学家们走进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多个校区,在专门的课堂上与少年儿童互动,科普如何正确爱护耳朵、保护听力健康的知识。

中科院声学所介绍说,今年“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世界听力日”主题为“谨慎用耳,耳聪一生”。该所为普及全民听力健康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听力健康意识和听力疾病预防能力,有效减少、控制听力障碍的发生,专门联合中关村一小组织举办这次科普课活动。

“全国爱耳日”科普课上,中科院声学所3位青年科学家分别在中关村一小3个校区的课堂上登台开讲:张志博在《听觉的秘密》报告中讲解声音的原理,解读听觉的秘密并解析《世界听力报告》;桑晋秋在《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主题报告中,解读了人耳听声的原理、噪音的危害和保护听力的方法;杨飞然在《听觉空间感——立体声解密》报告中,揭秘了人耳分辨声音方向及定位声源的原理。他们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理解听觉原理、关注听力健康、获得保护听力方法、了解相关应用技术。

中科院声学所青年科学家张志博在“全国爱耳日”科普课结束后,向互动儿童代表赠送相关科普读物并合影。 记者 孙自法 摄

其中,张志博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方式,向学生科普声音的定义: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通过介质(气体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他还阐释说,声音具有响度、音调、音色三个特性,响度即音量,取决于声源振动的幅度;音调即频率,取决于声源振动的快慢;音色即音品,质地不同的物质,音色不同。这三个特性组合好,就是一段美妙的音乐,组合不好就是噪音和杂音。

另据了解,中科院声学所此次“全国爱耳日”科普课活动过程中,贵州六盘水钟山区钟山小学还通过视频连线方式,组织该校2100余名师生在线收看了桑晋秋的课程。(完)

【编辑:田博群】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1907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