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为尿毒症父亲发明“取药神器”的女孩:希望能帮助更多病人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9-02 19:48:13 0 南京 尿毒症 取药

年幼时,她曾目睹患尿毒症的父亲一天要吃七八种药,父亲因视力、记忆力不好经常吃错药,常常自顾自地反问自己:“我今天吃药了没?这个药没吃错吧?”这些场景在她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她开始思考:如果能有一个定量取药的工具该多好啊!多年后,她发明了一款“取药神器”,但遗憾的是,她的父亲已去世,再也没有机会用上了。

女孩名叫张亚君,湖南人。今年,18岁的她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她发明的“取药神器”也获得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她表示,上大学后会继续完善“取药神器”,让它使用起来更加便利,“希望它能帮助像我爸爸一样被疾病折磨的人。”

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梅建明

儿时记忆

父亲患了尿毒症 一天吃很多种药,经常吃错

2004年,张亚君出生于湖南岳阳一个农村家庭。父亲做点小生意,母亲在家照顾她和哥哥,一家四口,虽不富裕,却过得很温馨。

直到张亚君6岁那年,父亲确诊了尿毒症。“当时我不太清楚尿毒症到底是什么病,只是听爸爸说话的语气很消沉,我隐隐约约知道那是非常不好的。”张亚君告诉记者,后来她才慢慢知道,这个病很难治。

“从我有记忆起,爸爸一直都早出晚归,陪伴我们的时间很少。但他特别宠我,会开车去很远的镇上买我想吃的东西。”张亚君说,父亲确诊后,母亲开始出去打零工,父亲和她经常两个人在家,“我爸一到晚上就说‘咱们去散步吧’,现在想想,他应该是想多陪陪我吧!”张亚君说,自己幼时很贪玩,不懂事,经常跟小伙伴们玩到很晚才回家,“那时总想着下次再陪爸爸,现在想来很后悔。”

“尿毒症有两种治疗方法,一是换肾,二是做透析。我那时还小,哥哥提出要给爸爸换肾,但被他坚决拒绝了。他说,孩子还年轻,有大好的前途,不能拖累他。”张亚君告诉记者,爸爸主要考虑换肾及后期所需的治疗花费大,他不想拖累家人们。

在张亚君的记忆里,那几年,父亲一直不停地做透析,从刚开始一个星期做一次到一个星期两次,最后一个星期得做三次。除了做透析,父亲每天要吃好多种药,有护肝的、护胃的、钙片、降压药等,一天大概得吃八九种药,“因为尿毒症不能多喝水,无论多苦的药丸他都直接吞下去。不同的药吃法也不一样,有的一天吃两三次,有的一天吃四次,爸爸不得不记在本子上,吃药的时候再翻开来看看。”即使这样,张亚君的爸爸还是经常吃错药。

张亚君说,后来父亲视力下降得非常厉害,连说明书都看不清楚,她经常看到父亲拿着药瓶摸摸这里或者看看那里,颤颤巍巍地摸出药,她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时我就想,如果有个什么东西能帮助我爸爸,让他吃药不再这么费劲就好了。”从那时起,这个梦想就在张亚君心里生了根。遗憾的是,张亚君上小学六年级时,父亲因感染肺结核及多年尿毒症所引发的并发症而离世。

小发明

“取药神器”历经四次改进 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张亚君读初二时,适逢平江县举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老师的建议下,张亚君决定重新拾起小时候的梦想,开始了“定量计数取药器”的研究开发工作。张亚君说,受限于那时的思维能力,也没有人指导,初代作品非常简陋,最终只获得了学校二等奖,“能获奖我就非常开心了,本想着继续改进一下,后来因为中考学业压力大,这个计划就暂时搁置了。”

2019年,张亚君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平江一中。勤奋上进的她,除了日常的学习之外,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活动。她在学习通用技术课程时遇到了指导老师张从军,在老师的指导下,张亚君从草图绘制、模型修改到样品制作、改进升级,经过半年的努力,这款名为“智能可折叠定量计数取药器”的小发明最终定型。

张亚君向记者展示“取药器”的三个组成部分,对应三个功能:前端是一个小勺子,可以从药瓶里取出药丸;中间是一个管道,药丸能顺着管道滑到取药器上,取药器上设有定量的小孔,可以防止药物交叉污染;后端是一个放大镜,有利于老年人或者视力不好的患者看清说明书。它还配有计数器,拥有蓝牙功能,能与手机APP连接,方便家属实时检测病患的服药情况,可折叠方便收纳。

张从军老师告诉紫牛新闻记者,“整个创作过程中,我只提建议,让她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实施,不越俎代庖。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小问题,但她从来不气馁,一遍遍试错一遍遍地重来,很有钻研精神。”

最终,该项发明在全校脱颖而出,先后获得了平江县第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组一等奖、第四十一届岳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取药器经过四次改进后,更是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同步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张亚君告诉记者,之前她把第四代“取药器”拿给一个伯伯试用,对方提了一些小建议,“那个伯伯六十多岁了,每天都要吃降血压的药,他说我的想法很好,但‘取药器’设计得有点大,药丸容易滑落,所以我还想要进一步改进。”

新期待

来南京上大学很高兴 因为离妈妈哥哥更近了

记者了解到,比张亚君大13岁的哥哥靠读书走出农村,已在上海成家立业,妈妈跟着去了上海帮儿子带孩子,而张亚君今年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

“这个孩子很听话,读书没有让我操心过。今年高考,她以545分考取了南京林业大学,我觉得这么多年的辛劳付出没有白费。”张亚君的妈妈江小辉说,女儿还未上学时,丈夫就得了尿毒症,家里基本靠她来撑着。这么多年熬过来了,孩子现在长大了,还这么优秀,她感到非常自豪。

张亚君告诉记者,高考填志愿时,她填报了中国药科大学,遗憾的是分数不够,未能如愿。“其实我很想通过对药理的深入研究,做出更多的发明创造,救助像我爸爸一样患病的人。”张亚君说,最后被南京林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录取同样高兴,因为离妈妈和哥哥更近了,“我哥哥之前调到南京工作了,他给我介绍了很多南京的名胜和美食,他很希望我能到南京上大学。”

还有一周,张亚君就要到南京林业大学报到了,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她的心里充满了期待。

小小心愿

希望小发明能批量生产去帮助更多病人

“希望我能够继续保持进取的心态,把‘取药器’再优化一下。”张亚君说,如果有企业看中了她的小发明,能够批量生产的话就更好啦,“我的初心是想实现儿时的心愿,但我爸爸没有机会用它了,如果能帮到像他一样的病人,也算是解开了我的心结。”

张亚君说,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她的经历,曾经在网上看到的“零星地变优秀,也能拼凑出银河”这句话再适合不过了。 【编辑:苏亦瑜】

31省份今启动教师资格考试报名 这些政策要了解

“考博热”与“重读本科”:考学有岸,读书无涯

41天高温预警终解除,“南旱北涝”会成趋势吗?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典范敦煌,对当今有何启示?

中国动画百年:曾无限接近世界巅峰

【寻味中华】徽菜头牌臭鳜鱼:臭恶犹美,皆有所以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重庆

俄给法国巨头“断气”!战后最大能源危机逼近欧洲

家庭一年级入学礼,这种仪式感有必要吗?

假燕窝事件再起波澜!辛巴爆料,刘畊宏道歉!

进口九价HPV疫苗国内适用人群扩大,打过四价还能再打吗?

他曾见证苏联“最后时光”,91岁戈尔巴乔夫去世

台湾华航还是买了16架波音787客机 台媒:难挡政治推销

巴基斯坦遭“史上最严重”洪灾 民众:什么都没有了

9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事关教育、医保、出行

进入雷电天气高发期,如何才能有效防雷?

巴西“洞穴人”去世 生前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成都街头爱心冰柜水“越取越多”:善良与善良双向奔赴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4376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