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科学小会聚焦“大航天” 5位科学家与青少年分享探日探火等最新突破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9-20 21:19:15 0 科学 火星 青少年
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总设计师兼副总指挥及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 主办方供图

北京9月20日电 (应妮 马帅莎)作为2022全国科技活动周轮值主场活动,“科学向未来”——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19日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总设计师兼副总指挥及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及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应邀演讲。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井顿泉表示,今年的科学小会以“科学向未来”为主题,邀请航空航天和天文探索重大科技成就背后的科学家,与大家面对面交流,是适应新时代青少年特点,点亮孩子们好奇心,培养孩子们探索精神的有益科普实践。希望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同探索推动科普教育方式创新和科普教育内容建设,打造特色科普项目,使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贯穿于青少年成长全过程,助力青少年用科学开创更美好未来。

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 主办方供图

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办公室主任孟华表示,从1970年《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到前两日“嫦娥石”最新科学成果发布,航天人用“中国式浪漫”,在星汉之间写下“宇宙级”诗歌。中国航天特有的奋斗历程、科学精神、探索未知元素,是科普宣传的天然“富矿”,希望更多青少年通过科学小会,了解科学之奇、科技之美、科幻之趣,同时高扬理想之帆,脚踏实地逐梦。

1956年,钱学森等老一辈航天人筚路蓝缕开创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伴随钱老的这句经典之问,科学小会高燃开场。

自去年10月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发射至今,仅一年时间其探测成果就创下了五个国际“首次”。会上,赵坚向青少年系统讲解了探日工程的价值和领先成果,太阳会影响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探测了解太阳实时动态情况,对地球安全至关重要。“‘羲和’这位摄影大师,首次实现了在太空给太阳做‘CT扫描’,科学家可以通过扫描到的光谱信息,分析太阳爆发的前兆特征、能量释放和传输过程等。”

“百尺箭,万钧弓。云霄欲上第五重。”两年前,贾阳在执行“天问一号”发射任务时,做了一首词。在今年的科学小会上,他以这首词开启演说,讲述“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火星,一路向南的“探火”故事。在分享“祝融号”的印章“额头”、“中”字车辙等独特符号的设计巧思中,贾阳引导青少年体悟中国五千年文明智慧。

宇宙浩瀚无垠,“暗物质探测时代”开拓者常进在小会上介绍,“目前人类在太空已发现的物质仅占宇宙总质量的5%,一直‘隐身’的暗物质占比超过四分之一。20世纪30年代至今,人类发现的只有暗物质的‘蛛丝马迹’。”常进分享了“悟空号”卫星的领先水平和近7年的探测,它是目前全球观测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高能粒子探测器。2017年以来,“悟空号”在电子、质子和氦核宇宙线测量方面取得了领先成果。现在,它处于二次延寿运行阶段,仍保持着良好的探测状态,继续揭秘宇宙中的暗物质。

“宇宙中哪些地方最有可能发出外星人信号?”“最美的星云长什么样?”面对孩子们一声声“天问”,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及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介绍了“慧眼”卫星多项突破性成果,包括确认首个与快速射电暴相关联的X射线暴来自银河系内的磁星,“这是人类首次确认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天体”。对于未来极端宇宙的探测,他分享了正在推进的大型国际合作“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空间天文台以及“全变源追踪猎人星座”(CATCH)计划,“基于腾讯游戏AI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科学家和腾讯工程师正在训练AI智能学习观测天文现象,未来它将辅助我们管理上百个天文卫星所组成的‘卫星星座’,以捕捉更多天文现象。”

今年5月12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与全球多地同时发布了首张银心黑洞的照片。这个距离地球最近的超大质量黑洞,与三年前人类发现的首个黑洞——M87中央黑洞,拍出的照片都是“甜甜圈”样子。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解释,“观测黑洞需要依赖它周围的发光气体,而这些气体发出的光线被黑洞自身强大的引力所弯曲,就会呈现出一个明亮的环状结构。”他表示,“基于这两张照片,科学家可以进一步研究两个黑洞的异同之处,帮助我们揭开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奥秘。”

本次活动由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办公室、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办公室、腾讯公司联合主办。

科学小会致力于为青少年创造“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信念、参与科学实践”的成长环境。在历届科学小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首席科学家潘永信、“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等25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和科普学者,为青少年解读宇宙探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科学领域的奥秘,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引导青少年以科学探索为新时尚。四年来,已有4000多万青少年通过线上线下参会与科学家“面对面”。(完)

【编辑:姜雨薇】

“银发浪潮”席卷中国,我们如何应对老龄化?

把贷款客户当“提款机”、爱马仕丝巾不敢戴……银行女高管因何落马?

【寻味中华】东乡手抓羊肉:“古风”千百年 天然抵半“鲜”

脍炙人口的蓝皮鼠大脸猫,灵感来源于两个邻居家孩子?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樊振东、孙颖莎继续排名世界第一

《我的县长父亲》引热议 作者:文章为纪念父亲

为何玩羊了个羊会上头?专家:陷入多巴胺陷阱

种植牙为什么这么贵?纳入集中采购有何新进展?

“双减”一年多,哪些习惯变了?记者多方走访

中疾控公布重庆输入性猴痘病例详情

最新工资价位表来了!哪些职业更吸金?

最后的道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葬礼举行

马斌:中欧班列如何促进东西互通?

北村彰英:中国街舞会成为新潮流吗?

北京银保监局提示“短视频点赞赚钱”新型骗局

美国“搅浑水”危害亚太安全,中国如何破局?

中国球员武磊入围2022年金足奖男足30人候选名单

63岁聋哑人徒手爬四楼救回悬窗老人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4619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