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重返马拉松赛道 “探路”比“信号”更重要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11-08 09:13:04 0 赛事 马拉松 疫情

“早上6点08分站在北京地铁1号线的车厢里,周围几乎都是跑马拉松的选手。”这种体验,对于像田同生一样参加过上一届北京马拉松的跑者而言,已过去了1099天。

11月6日上午7时30分,因疫情暌违两年的2022北京马拉松(以下简称“北马”)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在北京冬奥会后北京市举办的第一场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

6小时16分51秒后,86岁的高龄跑者张顺在一群收尾“兔子”(配速员——记者注)陪伴下迈过终点线,成为本届北马最后一位过线的跑者,他坚持完赛的影像迅速传遍网络,高赞的评论说:“等我们86岁时,是否还能相遇在赛道上?”字句间有信心和希望,正如北马刚落幕,开始的意味却大于结束。

回到赛场 老马带新兵

今年北马,最先抵达终点的是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选手阿奴拜克·库弯,他在跑圈另一个被人熟知的名字是“别克”,此前鲜在大赛舞台登顶过,但在北京训练生活了4年后,他将个人最好成绩提升了5分钟,以2小时14分34秒的成绩超越多位国家队选手,夺得冠军。比库弯更令人惊喜的是,以2小时28分57秒的成绩夺得女子冠军的夏雨雨甚至不是本届赛事的特邀选手,这位清华大学在读研究生表示,“这样能展现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赛事非常珍贵,感谢所有人共同创造的比赛机会。”

“一个人也能跑42.195公里,但那更像练,不是赛。”完成过上百场马拉松的“百马大叔”田同生在13年间带动不少人站上跑道,在他看来,体验体育的完整过程,比赛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奏唱国歌、发令枪声、观众的呼喊、奖牌,这些元素让‘赛’的味道更真切。”

北马发枪前全体奏唱国歌时,2000年悉尼奥运会竞走冠军王丽萍“一下子找回原来参加大赛的感觉”。赛后,她在与体育营销专家、关键之道创始人张庆直播连续时透露,比赛前夜,她还自嘲没出息,“我什么大赛都经历过,一个北马,居然还兴奋得有点睡不着。”自退役后转战路跑领域,王丽萍一直致力于科学跑步推广,疫情期间,很多人都在她的带动下坚持训练,“打从知道北马回归后,就开始进入紧锣密鼓的备战状态”,最终,王丽萍的跑团有20多人参赛,“大部分都PB了(最好成绩——记者注)。”

提升竞技水平也曾是田同生跑步时最关注的,但当参赛日历从2019年“一年20场”到现在“3年一场”,工作内容从带着国内跑友去体验国外的赛道,转变为用自媒体服务更多跑者,69岁的他决定适当慢下来,“看看跑步以外的东西”。

今年的北马,田同生拍了两张照,一张是跑过天安门时,“趁着今年赛道不拥挤”,他和一位读者互相留影,“以前不舍得耽误这两三分钟,一分钟好几百米就出去了。”另一张是赛道3公里左右,他和前来助威的老同学合影,“今年北马第40届,我们大学毕业40周年,想留点儿记忆在赛道上。”田同生注意到,尽管今年赛道两边没有以往那么多观众,可赛道上的新鲜面孔多了不少,像这样短暂而温情的互动也明显增加,“很多以家庭为单位,一个人跑就带动一个家庭,几个家庭就能影响一个社区。”

“老马带新兵。”多位受访者均观察到,本届北马赛道上出现了一群在疫情期间成长起来的跑者,“在路跑赛事蛰伏的情况下,一些精英选手会就近保持训练习惯,慢慢地带动一些小白跑者加入,十几人逐渐壮大成几十人,从而形成大量不同规模的跑团。”张庆表示,种子用户不可小觑,他们的经验和热情为路跑行业储存了过冬的能量。

“信号弹”还是“探路者”

11月3日,北马开赛前3天,上海马拉松组委会发布消息称,上海马拉松将于11月27日上午7点再次集结,第26次鸣响发令枪。这一消息让外界对在“超级马拉松周末”硕果仅存的北马如期举办增强了信心,也对路跑行业的复苏投去目光。

当外界试图解读“信号”时,中健体育CEO任俊燊将字眼儿“规范”为积极的“信息”,作为拥有超过20年体育行业大型赛事运营管理经验的从业者,他表示,过去3年对赛事运营机构来说,“的确是一个难捱的冷冻时期”。但冻得越硬,复苏的过程就越要谨慎,因此,他更倾向于将北马和上马的举办视为“为后疫情时代,全面开放的马拉松市场摸摸底、探探路。”

“在如何防控疫情、如何更有效疏导,并且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做好一场从少数人到多数人,从只有本地跑者参与到全国跑者能够同场奔跑的常态化马拉松赛事,我们需要北马、上马这种规范、成熟的运营商,摸索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防疫要求的马拉松赛事运营管理办法,这很需要魄力和勇气,”任俊燊表示,“让大家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才是当下更应该做的事。”

北马创办于1981年,是国内历史最久、连续举办时间最长的单项自主品牌赛事,今年正值第40届举办,但在新的挑战面前,组委会表现出低调和务实。

赛前,官方发布去繁就简,集中于提供参赛服务信息,尤其强调疫情防控要求。

“从早期核对号码布到现在的人脸识别,赛事管理的难度和精细度明显提升了。”田同生提及的,是比赛当日,在起点入场区域设置的人脸识别健康信息核验终端,每次识别后,参赛选手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疫苗接种、体温、健康码等信息一览无遗,同时还有大量志愿者在人工核验行程码动态信息。记者注意到,入口处一批装备齐全的跑者因不符合要求被挡在了赛道外,直至志愿者开始收拾场地才离开。

“率先重启的路跑赛事,如何科学制订、严格落实赛事各项防疫措施,运用疫情防控新技术、新手段,应该视作一个探索的过程,尚不能乐观地称作样本,更不应过分联想。”田同生表示,“过度关注、过度解读会带来新的压力,和过度训练一样,最后导致受伤。”

马拉松还会持续“热”吗

“一个行业的发展,信心比黄金还宝贵。”在张庆看来,北马赛道上“老马带新兵”的场景能窥见跑者不灭的热情,而这种热情也给路跑行业从业者带来了信心,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赛事运营方更应尽早转变思路,打磨精细化的赛事产品去满足区域内的路跑爱好者的需求。他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地域性强的小型赛事或将成为趋势,“实际上,在路跑更发达的国家,赛事体系像金字塔一样,本地市场基础很大,就近就便的基础上再产生跨区域、差异化的个性赛事,而中国的路跑市场正需要夯实这个基础。”

但过去3年,路跑行业经历了重新洗牌,各利益相关方是否还有心力去满足跑者的需求,延续马拉松此前的热度呢?

在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看来,恢复不光是重拾信心,还包括实力重塑,需要考虑未来复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学习曲线,因此,还需要给路跑行业真正的“恢复”时间。

更重要的是,不同于跑者能迅速聚合,利益相关方仍存在观望可能,尤其路跑赛事具有很强的城市和区域的品牌象征,地方政府作为服务采购方,是否还有意愿及足够经济实力参与其中。王雪莉表示,相对而言,原来路跑赛事比较活跃的、经济发达的省份,可能会恢复得更快一些。

此外,赞助商是否还有资源和意愿投放到路跑赛事中,同样需要观望。对此,张庆保持乐观,“从以往成绩看,一些路跑头部赛事吸金能力还不错,已经进入的赞助商不太会轻易撒手。”但他也注意到,未来赞助商将会对赛事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在线社群运营的模式。”

在张庆看来,过去3年线下场景的缺失,反而为行业留下了一群“有热爱,有办法”的从业者,无论是探索线上赛还是搭建线上的路跑社群等,“大家最终学会拥抱互联网,反而为原来的赛事运营方补了一课。”

任俊燊也不认为“马拉松热”会就此结束。作为见证者,他表示,“马拉松赛事从2012年开始被明显关注,到2016年普通人运动热情被点燃,再到2019年全民健身意识的觉醒,带来了运动人群数量的剧增,马拉松的火爆场面恰巧是一种非常吸引目光的运动项目的载体,带来了积极向上的良性的引导力量。”因此,虽然经历了3年的蛰伏期,他坚信,经过近10年马拉松的推广和宣讲,以及我国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智能体育设施全面普及、到现在的数字体育的快速迭代,加速了运动人群的全面扩张以及吐旧纳新的潮汐过程,“我依然看好这个行业的未来,因为体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动’,运动、流动、触动。”

本报北京11月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苏亦瑜】

换4部智能手机 浙江乌镇84岁奶奶玩转“网上冲浪”

“三重”拉尼娜会带来冷冬吗?中国气象局回应

漫话中国|高空抛物杀伤力有多大?一起守护头顶安全

指尖技艺精彩纷呈 四川凉山非遗传承人集中秀“绝活”

品古都人文韵致 北京发布25条建筑主题游线路

今日立冬丨秋尽冬始,万物收藏

同一天同一州,拜登、奥巴马和特朗普罕见隔空喊话

修驴蹄、切肥皂……为何越来越多年轻人爱看解压视频?

卧底网课入侵群:“网课爆破”绝非恶作剧这么简单

今日立冬丨时光流转,冬日可爱

为庆祝查尔斯三世加冕 英国列5月8日为公众假期

中越海警开展2022年第二次北部湾海域联合巡航

剪纸巧娘海外“收徒”:手作课堂里飘起中国红

大陆专家:赠台大熊猫“团团”病情稳定 病因仍未确定

“生命禁区”里的警察:既是国家“守边人” 亦是农家“牧羊人”

古人的“照相机”:千年传拓技艺溯古融今

一部《奥麦罗斯》如何连接东西方诗歌文化?

女性题材电影,东西方有何不同?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515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