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草原少女乌音嘎和妈妈的互联时代牧场梦

网络编辑 政务 2021-10-08 18:23:34 0 牧场 图为 受访者

包头10月8日电 题:草原少女乌音嘎和妈妈的互联时代牧场梦

作者 奥蓝

十月的内蒙古草原天高云阔,牛羊肥壮,牧草已泛黄。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的斯琴格日乐家庭牧场里,一切井井有条,一派悠然肆意。

牧民斯琴格日乐是一位单亲妈妈。她花近30年精力,在自家万亩牧场上打造出远近闻名的互联时代牧场梦。如今,“造梦计划”正在传到“90后”女儿乌音嘎手上。

图为斯琴格日乐母女和董杰。 受访者供图

解读互联时代牧场梦:最起码,不再受苦吧。

“以前的日子真得太苦了。”斯琴格日乐谈及以前生活,心有余悸。那个时候她的生活重心只有一个:养羊。

不论春夏秋冬,每天都要背着水壶去放羊,一走就是一整天。最初是步行,后来有了摩托车。棚圈都是露天的,刚出生的小羊羔不及时保暖就会冻死,而冬夜又是羊羔出生的“密集期”,需要每隔3小时起床去棚圈里检查。

为了卖羊,斯琴格日乐还尝试过做羊肉水饺。没日没夜的辛苦和操劳让她攒下一身病痛。

“小时候喝水和饮羊要去井里担,冬天晚上还要起夜加炭。雪糕埋在房外雪堆里,家里没冰箱,夏天就吃不上了。”女儿乌音嘎如今已能把儿时的贫苦当做有趣的段子,但说起妈妈时总是难言心疼。“因为常年劳作关节都变形了,手指到现在都不太能伸直,天一冷就胃疼。”

图为游牧印象大礼包。 奥蓝 摄

慢慢的,生活变好了。

牧场里盖起了新羊圈,放羊用上了无人机,万亩草原用监控代替了人工巡逻。乌音嘎和妈妈也住进大房子,屋里有暖气和上下水,方便极了。以前做水饺的小作坊逐渐发展成正规厂房,机械化流水线让斯琴格日乐再也不用起早贪黑、挨苦受冻。

“以前说起牧场和母亲,我真得觉得太苦了。但现在,我觉得回来也挺好。”大多数现代人向往的诗与远方如今就在家门口。乌音嘎告诉记者,她打算留在家乡,和妈妈一同经营牧场。“能刷抖音能网购,去哪都很方便。”

图为斯琴格日乐家庭牧场中打了耳标的小羊。 受访者供图

互联时代牧场梦升级版2.0:从养羊大户到女企业家

要说生活越来越好,最根本原因还是“羊卖出了好价钱”。

“生的不行就弄熟了卖,整只不行就拆开来卖。”30年来,羊一直是斯琴格日乐的“移动金库”。“不管怎么样,把羊卖掉就行。”

最初是把羊杀掉,一整只卖掉,不需要其他任何加工手段,顾客是周边居民和熟客。

后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对物质生活有了新要求,羊肉水饺、羊肋排……这些年来,不同形式的羊肉产品斯琴格日乐都尝试过。

再后来,斯琴格日乐提出了个新概念:我在草原有只羊。不管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在斯琴格日乐家庭牧场认养一只羊,等羊长成后,会按照认养者的要求做后续处理。

图为无人机视角下的斯琴格日乐家庭牧场。 受访者供图

这几天,斯琴格日乐和女儿正在和青岛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商谈,想开发一款全新溯源系统应用程序。未来认养者们可以通过手机,实时了解羊的生活轨迹和状态。

“已经在试验阶段啦。”谈及进展,乌音嘎很是兴奋。

2018年,斯琴格日乐家庭牧场搞了一场万人领养大会,最远的认养者从香港赶来。

如今的斯琴格日乐更像是一个企业家,事业重心也早已从养羊转变为卖羊。她还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靠着“领养”项目,周边160户牧民平均年增收1500元。

互联时代牧场梦强化版3.0:面向世界的游牧文化传播者

从万人领养大会开始,斯琴格日乐的人生目标就发生了一些小变化。“看到好多人对草原都是既新鲜又感兴趣,我想让他们了解更多一点。”

为此,斯琴格日乐家庭牧场对外开放,提出“做一天草原牧民”的概念,邀请领养者夏天体验生活。

2019年,斯琴格日乐注册“游牧印象”商标,与周围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最初只是想把当地特色饮食文化推广出去。如今,摊子越铺越大。

目前“游牧印象”的大家庭已有约60人,他们中有地方特产供应商,有专业销售团队,有运营推广团队,还有像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董杰这样的智囊。

“我们不是卖特产,我们是把‘游牧文化’这个概念通过产品表达出去。”董杰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利用产业兴旺促进内蒙古乡村振兴,颇有心得。“说起游牧,以前人们的印象是牧民在苍茫草原上辗转迁徙,这是一种物理空间上的变迁。如今我们在做的,是把游牧这种生态概念搬进互联网,让更多人感受到生态文明的魅力。”

图为乌音嘎和妈妈。 受访者供图

“游牧文化传播者”的定位也留住了女儿乌音嘎。2020年3月至今,因为疫情,原本在蒙古国读研究生的乌音嘎也一直没有去学校,每天在家上网课之余,俨然成为妈妈的好帮手,兼职网店客服、办公室文员等多个工种。2020年起,她还做起直播,介绍游牧文化、当地风土人情和草原生态产品。“以前总想着毕业后要出去闯荡,如今我觉得借助互联网,留在家里照样可以实现‘众创’,在合作中实现每位参与者的人生价值。”

“永远的自由向往,心中的游牧印象。”董杰告诉记者,未来,这样的内蒙古草原牧民和牧场,会越来越多。(完)

【编辑:房家梁】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566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