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博物馆游“出圈”:把文物背后的故事讲给你听

网络编辑 政务 2023-02-19 06:35:34 0 博物馆 游客 文物

“我们就是为运河边的博物馆群来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是来自外地的家庭游客。刚刚过去的寒假,各地博物馆迎来一波游览热潮。

近几年,《只此青绿》《唐宫夜宴》《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走红唤起了人们对文博的热情,“博物馆热”悄然兴起。沉下心来逛一次展览、听一场专业讲解成为一种热门的出游选择。各地博物馆也纷纷出招,推出互动体验、文创产品、数字文物,为文博爱好者提供博物馆全新的“打开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一座城市,一段历史,一件文物,承载几千年沧桑文化。博物馆旅游“出圈”,让文物背后的故事走向大众,让文化遗产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文化遗产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做了十几年导游的陈刚,对南京几家重要博物馆可谓如数家珍:“长岗村5号墓及青瓷釉下彩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瓷瓶是元末明初青花瓷器中的精粹之作。”陈刚告诉记者,近日南京市博物馆举办的特展中,很多文物是第一次和世人见面,非常受欢迎。工作多年,陈刚对博物馆的情缘也越来越深厚。他还在南京市博物馆做了份兼职,面对人气爆火的现场,忙不迭地为大家服务。

博物馆旅游火热,体现了游客文化旅游需求的提升,走马观花、游览风景、拍照打卡已不能满足需求。博物馆讲解,成为连接文物和大众最直接的途径。

“到一个城市旅游只为专门游览博物馆的游客群体增多,说明深度专业化的讲解成为重点需求。”北京山原猫国际旅行社负责人冯玥对记者说。作为一家以深度研学游为主业的机构负责人,春节过后,她明显感觉到订单量出现爆发式增长。“我们的讲师都是各高校的老师,是建筑、地质、古生物、历史考古等领域的专业学者,能带来高水平的讲解。”

围绕一个文化主题,访遍一个城市的文博古迹,这样的行程对很多游客充满了吸引力。冯玥的团队带着研学团从“最早的中国”到“丝绸之路”起点,将河南博物院、考古博物馆、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等城市的重量级博物馆串联起来,在旅游中学习和梳理历史发展脉络。

博物馆里的每件藏品都是加强文化自信的载体,博物馆游“出圈”,为进一步讲好文化故事、挖掘文物的价值提供了路径。

“博物馆旅游不仅能够让游客近距离触摸历史、接受传统文化熏陶,也能有效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情。同时,博物馆旅游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满足了人们陶冶情操的需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王金伟表示。

随着游客参加文博游的热情不断高涨,每逢节假日,各家博物馆都迎来大量游客,其中不少是亲子家庭游客,以及各地的研学团队。各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敦煌博物馆等成为热门“打卡目的地”。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教育理念的变化,人们希望孩子到更广阔的领域开阔眼界、学习知识,这为博物馆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石培华指出,“文化活动和游览观光有机结合,让普通的旅游观光上升为高品质的文化体验。”

以亲民化路线快速“破圈”

2月11日,国家博物馆恢复疫情前的每天两场志愿者讲解,志愿讲解员于江迅速投入工作。“国博的前身历史博物馆第一次招聘志愿讲解员时我就报了名,如今做志愿讲解员已二十年了。”回忆这些年的经历,于江感慨,一次源于自己兴趣爱好的决定,让他见证了多年来博物馆游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人主动选择有讲解的时间段,我也更有动力把文物的故事讲给人们听。”

有文化体验需求的游客增多了,博物馆也开始追求创新和特色,人气爆火的特展活动,全息技术还原的大师作品,不断“出圈”的文创产品,都给于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博很多文创产品销量都很高,体现了人们对文物和其背后历史文化的热爱。”于江说。

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旅需求,顺应文化消费升级新趋势,博物馆领域掀起创新转型风潮。春节假期,各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首都博物馆传统绒花制作、北京艺术博物馆年画印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汉服折纸,还有许多博物馆推出的线上猜灯谜、小小讲解员、兔年生肖主题特展,都充满新春氛围,“打卡博物馆”成了旅游新风尚。

在南京博物院的“网红”展馆民国馆,大学生游客吴林正不停拍照,报馆、店铺、老爷车,传递着浓浓的复古风情,如同穿越到了民国时期的街头。“我是第四次参观南博了,每次还会觉得新奇,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吴林说。

面对逐渐年轻化的游客群体,各家博物馆在讲好传统文化故事的基础上推出多样化的产品,趣味互动、手工制作、夜游、探秘、鉴宝及各类研学课程深受游客欢迎。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孩子们动手体验兔年纸伞制作;在河南博物院,人们带上白手套、拿起洛阳铲,挖掘、修复、还原,体验考古过程;玩偶“马踏飞燕”、川蜀麻将摆件、可以吃的“古钱币”,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成为“网红”……

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明认为,频频“出圈”的博物馆文创是文化元素、市场需求和时尚潮流的结合,博物馆可以充分发挥设计创意,运用好社交媒体,推进文化传播。

在各类创新元素的加持下,博物馆一改“高冷”“严肃”的形象,以亲民化路线快速“破圈”,走向大众。

数字化技术带来视听新体验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数字讲解员敦敦。”走进莫高窟第285窟1∶1复制洞窟,戴上AR眼镜,以九色鹿为原型的数字讲解员“敦敦”将观众带入1400多年前的西魏时期,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互交融,原本静态的壁画在墙壁上跳跃起来。“戴上眼镜就能看到飘逸的敦煌飞天,奔跑的九色鹿,非常生动有趣,还有很多尚未开放的洞窟开启了数字游览,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一位游客说。

走进三星堆遗址博物馆,戴上MR眼镜,眼前的景象“活”起来,现实场景与虚拟影像融为一体,古老的文物如同置身于千年前的巴蜀大地上,向今天的人们讲述彼时的生活万象。打开故宫博物院公众号,“云游故宫”小程序突破线下游览限制,让游客遍览太和殿、寿康宫。湖南省博物馆以虚拟现实和三维影像制作技术,再现宋朝文人雅士的“慢生活”……

这些场景都是博物馆探索数字技术应用的缩影。在全息投影、VR、AR、三维影像、多传感器融合等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博物馆的游览方式发生了改变,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概念先后出现,历史场景真实生动再现,给游客带来沉浸式游览体验,曾经“沉睡”的文物和历史变得触手可及。

“数字技术拓展了文化的时空边界,也拓展了自身功能,给游客带来新奇体验,在创新中释放文化的力量。”石培华指出,数字经济时代下,博物馆正与数字技术全面融合。伴随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普及,疫情期间全球博物馆运用数字技术“危中寻机”,数字化成为博物馆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速了博物馆知识由“贵族专享”到“大众共享”的历史转向。

三年的疫情影响,越来越多博物馆探索“云展览”“云讲解”模式,线上观众通过直播就可以跟随导游和讲解员“一镜到底”地逛展馆,数字展厅、数字藏品、元宇宙等产品拥有了更多市场。

关于博物馆旅游未来的发展,也有专家认为,要慎重对待商业化、娱乐化的趋势,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要坚持“内容为核”的发展理念,扩大有效供给,提高文化消费品质,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不断满足多样化的博物馆旅游需求。

(本报记者 鲁元珍) 【编辑:房家梁】

心理学专家谈开学季亲子沟通:《狂飙》里有个反面典型

从18岁赢到19岁,苏翊鸣的青春很硬核

如何理解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创造的新模式?

这省水果价格“雪崩式下跌”!“要农民怎么过”……

为什么中国各地的文旅局长们这么“卷”?

【中国焦点面对面】中国如何找到新的人口机遇?

揭秘《西游记》:孙悟空的颜值到底啥水平?

欧盟新一轮出手,将裁掉俄罗斯100多亿欧元?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五指山

周黑鸭、绝味食品、煌上煌业绩大跌,大家不爱吃卤味了?

又一位文旅局长火出圈!今年要去哪玩,太难选了……

2022年度个税汇算16日起可提前预约,注意三件事

陈戌源被查后的24小时:足协开会通报 坊间热议谁接手

中消协发布2022年投诉情况分析,这些问题你遇到过吗

百万年薪抢人,这个岗位彻底被ChatGPT带火了!

一代巨星刘文正病逝:当红时隐退 曾屡传离世传闻

中消协点名“新冠”保险套路繁多

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24小时不间断搜救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608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