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考古“特种部队” ——青年水下考古工作者的故事

网络编辑 政务 2023-03-28 09:06:29 0 水下 水底 江口

水底匍匐,摸索前进。两位潜水者,时年37岁的崔勇和他的潜伴,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他们正调查宋元海战崖门古战场的水下遗存。

暗流翻滚,泥沙铺卷,探照灯的光仅仅让能见度拓展几十厘米。崔勇和潜伴在湖底缓缓行进。

忽然后背一阵拉力袭来,无法继续了!直觉告诉他——是可怕的渔网!

能见度太低,只能靠摸索!没有更多救援,唯有彼此!潜伴用潜水刀,一刀一刀镇静地帮他把缠身的渔网割开,这场水下危机才得以解除。

10年后,福建平潭海域,九梁一号沉船点。

水面上,乱流中,崔勇的学生、26岁的王泽冰,用尽力气抓住救生绳。

激流把他按入水下,又将他抛出水面,肆意摆弄着这位考古专家。他丝毫不敢放松,若是放手,不知水流会将他带往何方。

来自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王泽冰,是参加国家文物局第5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的考古专家之一。

事发这一天,队员们两两一组,轮番进行水下考古实训。完成水下作业后,王泽冰脱下沉重的潜水设备,在船上休息。忽然紧急状况出现,为了救被海流冲远的另一组队友,王泽冰“轻装上阵”,下水救人。

就在他下水后,海流变得更加狂暴。他为救人携带的救生绳,成为他在险境中自救的工具。

20分钟后,王泽冰被救上船,被冲走的队友也被远处的作业船只救起。这20分钟,王泽冰觉得很漫长,他“似乎穷尽了毕生的力气”去抓那根救命的绳索。

在后来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每当遇到困难,他都会回忆这个时刻。“它凝结着我的职业荣誉。”王泽冰说,这便是水下考古工作者引以为傲的追求——冒着生命危险做科研。

这只是水下考古队伍这支“特种部队”建立30多年来的两个片段。

今年3月,当记者来到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采访时,他们中的一些年轻人正在休整。他们的脸庞,大多被江风、海风深深地雕刻过,皮肤被炽烈的阳光烘烤过,但他们的那一双双眼睛里,写满了勇敢、坚毅和纯真,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正是这一双双眼睛,曾抢先在摄影机和照相机之前,第一次见到水底的南海一号、圣杯屿沉船、定远舰……代表着孜孜以求的当代人,第一次亲密接触那些封存久远的人类文明。

胆魄

被渔网缠、被水流冲,都是“小场面”。

水下考古专家们讲述曾遇到的危险时,无不带着爽朗的笑声:“在青岛那次,我顶着水母出水,脸被蜇得像大花猫。”“咱俩差不多。我去东极岛调查,水母给我‘描’了个香肠嘴。”

险情在水下考古中并不罕见。然而已到退休之年的崔勇,今年仍计划下水,他希望带更多后辈进入这个意义重大的领域。

水下考古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能吸引着这些考古专家?

“冒险色彩”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的答案。是啊,谁的青春里没有一个冒险梦呢?

刘志岩自认为是幸运的,“江口沉银”的发掘之旅就是他的圆梦之旅。“江口沉银”出土了大量明末清初张献忠的金银宝藏,这是我国少有的印证宝藏传说的考古发现。在刘志岩看来,历时5年的“江口沉银”发掘过程充满着扣人心弦的曲折,电影《夺宝奇兵》《古墓丽影》中的寻宝探险情节也不过如此。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过人的胆魄使水下考古专家们保持着冒险热情,也让他们面临险境时沉着镇定。

水下状况瞬息万变。有时,考古人员走到深处才发现自己进入了渔网环绕的水域;有时,一个激流就把正在作业的考古人员放漂到很远的地方。

作为多期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的教练,崔勇总会把“保持镇定”作为遇到险情的第一原则教给后辈。“每种险情都有一套系统科学的处理方法,只有在镇定冷静的状态下,人才能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解决这些问题。”崔勇说。

遇到危险,恐慌是人的本能。可在水底,越慌越险!考古专家必须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克服本能,留出更多的体力、脑力、氧气、时间,以此逃生。发现进入渔网遍地的水域,须谨慎退出;被放漂至远处,须释放浮力柱,静等救援。

长期从事水下考古的人,具备敢于冒险的勇气和一颗处变不惊的心,胆魄是这项事业赋予他们的独特礼物。

默契

田野考古的同事同甘共苦,水下考古的兄弟姐妹同生共死……在考古工作者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十月的威海湾,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这里曾是海防前线,是定远舰的深埋之地,也是水下考古人的一线战场。

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队员杨小博下水前,和潜伴对视一眼,便跨步跃入海里。这次作业,杨小博的潜伴是“长机”,负责拉线布设探方,而他充当“僚机”,为潜伴把控方向。

冷、静、黑,这是杨小博入水后的第一感受,隔着潜水服,海水的湿冷仍透入骨髓。他不由紧了紧手上的牵引绳,感受到潜伴入水时的轻微牵扯,看着身边慢慢亮起一束微弱的灯光,心里一下子定了下来。

某种程度上说,潜伴之间是过命的交情。在变幻莫测的水底,哪怕只是微小的失误,都可能给考古队员造成致命伤。而两名队员同行,便有了依靠和保障。

水况复杂,作业无声,考古队员嘴咬呼吸器,只能通过手势交流,甚至一个眼神,潜伴便能领会。这是一种怎样的默契啊!

潜伴是兄弟姐妹,在水面观察情况的安全监督员是兄弟姐妹,随时准备入水救援的考古队员也是兄弟姐妹。2018年,上下川岛,潜水作业已近20分钟,船上的监督员紧盯着海面,和往常一样,两股气泡在水面上平缓移动着。不觉间,一股气泡停止移动,大家迅速意识到,他们要么是找到了沉船,要么是在水下遇到了危险!

“穿设备,有情况!”监督员抓起喇叭,朝另一组考古人员喊道。不一会儿,一名队员从水里钻了出来,“快!他被渔网……我气不够!”话音未落,两个应急队员已装备整齐,沿着气泡下潜救援。

在一次次关键时刻,水下考古队员们用默契为彼此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眼界

潜入水中是为了追逐理想,留在海上则能拓展眼界。

2010年,刚结束培训,王泽冰就走进西沙群岛,开启了为期数月的海上生活。

“海上苦吗?”

苦!

船舱狭小,只摆得下一张窄窄的单人床,这个年轻的“山东大汉”,每次睡觉都得蜷缩着才睡得下;想吃蔬菜,往仓库一看,“嗬!出海太久,烂了一大半”;给家里人打个电话,还得爬到船顶上举着手机找信号。

可王泽冰和同伴们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很少在意吃喝睡这些小事,他们要对话的,可是大海、是天地、是历史啊!

“很酷!”考古队员们都这么描述自己。船只出海,置身于沧海茫茫、水天一色,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考古上。

白天,他们接力下水,海底发光的物质随着水流四处漂浮,点点荧光将他们引向一段段被尘封的历史;晚上,他们回到渔船上整理标本,有时忙到凌晨,一抬头就与漫天星光撞个满怀。

大半夜,兴致来了,这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小伙子围坐在甲板上,吹着海风,比赛钓鱼。钓上来的金枪鱼,直接吃。在一片片水域的摸索中,不少考古队员一干就是十多年。这十多年,他们不仅从水中发掘了文物,而且发掘了心中那份洒脱与豁达。

大海如此,大江亦然。

2017年1月,“江口沉银”第一次发掘启动。岷江水流湍急且水体混浊,考古队选择在目标点进行围堰,变水下考古为陆地考古进行发掘。“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提上去了,可工作过程变枯燥了。”刘志岩回忆。

头一个月,每天从睁眼到闭眼,就一个工作——挖沙子。考古队员们一头扎进江底,抬眼就是望不尽的泥沙。虽是南方,冬季的四川也说不上暖和,队里的小伙儿常常打赤膊、光膀子。

也有过想休息的时候,实在累得不行,有队员就开玩笑说“我们去求雨算了,这样明天不用干活了”。可第二天早上,大家来得一个比一个早,干得一个比一个卖力。因为他们心里装着厚重泥沙里的文物,眼中看得见厚重的中华文明。

那年的考古发掘,他们连续工作了122天。

本领

2015年,辽宁丹东海域,一艘甲午沉舰被发现。几经调查,专家们始终无法掌握这艘沉舰的身份信息。

这时,一块小小的瓷片引起水下考古人员的注意。不放过任何细节的考古人员,在瓷片的发现处建立探方,之后,更多小碎片在这里被发掘出水。

将碎片拼接成盘,考古人员惊奇地发现瓷盘的中间显出篆书“致远”二字。

当年的“英雄舰”致远舰,由此确定!

一块碎片确认了一艘船的身份,水下考古人员向世人展示了于细节处洞见大世界的超强本领。而这群知识分子在成为考古“特种部队”前,已练就了“十八般武艺”。

王泽冰、杨小博、刘志岩都先后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

与其叫培训班,不如叫“魔鬼训练营”!“刚来我们就被扔进游泳池,练体能。稍靠岸休息,教练就拿竹竿将人赶回水中。”杨小博回忆。让王泽冰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晚上10点钟雷打不动的脚蹼打水1000米训练。他觉得,集训,是把他们当成战士来练!

“潜水员学会考古至少要花四年,考古人员学会潜水只要半年。”执教经验丰富的崔勇介绍,让考古专家学会潜水,无疑更高效。近三个月的集训时间里,这些年轻的考古专家已能掌握搜索寻回、船潜、夜潜、水下摄影等多项潜水技能,达到一名三星潜水员的标准。

然而,对于一名合格的水下考古工作者来说,学会潜水只是第一步。测绘、水文、生物、气象……不少年轻人白天下水,晚上还要抱着书“补课”。就这样,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从有变强,迈向世界前列。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俯瞰中国,海水澎湃,江水湍急,湖水汹涌,还有多少秘密被封存水底?

水下文化遗存是历史写了一半的剧本,故事的“句号”要靠考古专家来完成。水下考古人正是历史的揭秘者,在水底,他们拨开时间长河的泥沙;在水底,他们发掘淹没已久的文明;在水底,他们搜集历史的碎片,填补历史的空白。

这项事业,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前赴后继。有人老去了,但总有人正年轻!

(本报记者 殷泽昊 彭景晖 本报通讯员 王舒雯 光明日报)

(本期选题支持:安胜蓝) 【编辑:苏亦瑜】

人这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柳州

罕见!中央巡视为何点名足球腐败?

清明祭扫高峰提前到来,多地创新祭扫服务形式

中国商务部部长5天会见11位外企高管释放哪些信号?

孔子为何被海峡两岸共同纪念?

官方:采取切实措施避免大数据杀熟等侵害旅游者权益行为

英国一港口发生重大漏油事故 当局成立最高级应急指挥部

美国一警用直升机追捕嫌犯时坠毁 两名警察当场身亡

贵州省政协党组成员、原副主席李再勇接受审查调查

63人上榜!中央政法委发布两个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

《三体》改编为漫画,科幻漫画未来会有多大市场?

体验“18.8元祛痘” 消费者掉进网贷连环套

美国多地遭强风暴袭击:房屋被掀翻,灾区如“战场”

故意隐瞒、模糊处理……食品配料表应按规范标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出炉!升学成最大风险因素

“村BA”总决赛激战正酣 冠军争夺战因降雨推迟

记者调查: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普遍不顾限令推销大课包

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纷纷降价为哪般?对车市影响几何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6398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