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总书记,乡亲们非常想念您!”

网络编辑 晋中 2022-03-10 18:09:57 0 总书记 习近平 人民

早春时节,近5000名代表委员汇集首都北京,共赴一场春天的盛会。来自天南海北、身处各行各业,他们带来人民群众最真诚的嘱托和期盼。

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亿万人民战贫、抗疫、反腐、铸魂……气吞山河的史诗画卷中,记录下一处处乡村的旧貌新颜,一个个群体的命运转折,一片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明媚的春光中,代表委员们捎来了人民群众对总书记的心意——“总书记,乡亲们非常想念您!”

“总书记给我们当家当得好,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石拔三大姐现在就像重生的梨树,真好看。”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红端详着参会期间收到的一张照片,高兴地说。

照片上,十八洞村梨子寨村民石拔三站在自家堂屋中间,抬头笑着,落落大方地招呼游客。

梨子寨得名于一株枝繁叶茂、有着200多年树龄的梨树。现在村里最出名的是“大姐”石拔三。

2013年11月3日,十八洞村梨子寨村民院坝的前坪上,面对围坐在身边的父老乡亲,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

石拔三家是总书记在村里走访的第一家。

“怎么称呼您?”

问的人正是石拔三。她没出过深山,没上过学,家里没有电视,认不出总书记。

总书记亲切地回答:“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得知石拔三64岁了,总书记说:“你是大姐。”

从那天起,石拔三牢牢记住了这个“勤务员”。

十八洞村是石红的精准扶贫联系点之一,因此她常去。2016年,她第一次见到石拔三。此后,她们每年都见面。

石拔三也叫石拔哑,“拔三”意为家里排行第三的女儿。在石拔三人生的前60多年,她像一个沉默的影子,很少说话,也不爱抬头。年纪大了,她弯了腰,走在人群里都看不见。

总书记的到来,唤醒了这个沉睡在贫困中的小山村,也让石拔三的命运天翻地覆。

如今的十八洞村青石铺路、木屋错落,游客纷至沓来,再不见一丝“山高沟深路难走,有女莫嫁梨子寨”的模样。石拔三家的厨房修好了,添了电饭煲、电冰箱,还买了一台大彩电。

每当电视上出现总书记的画面,她总要停下手中的活儿,走到电视机跟前,仔细端详,听他讲话。她最爱看的节目是新闻联播,因为“里面常有总书记”。

石红来北京前,在十八洞村的小年“村晚”见到石拔三,那时就觉得她的“精气神不一样”。

那天,石拔三穿着新衣,专注地看着舞台。五彩流光映在她的眼睛里、皮肤上,让她整个人看起来那样耀眼,那样明亮。“谁想到照片里,一个多月不见,拔哑大姐又进步了。”

“总书记的那声大姐,就像一个开关,让她神奇地从内而外地变了……”石红抚摸着照片,眼眶湿润,“是那声问好,给了她从未得到过的尊重和鼓励。”

石拔三家堂屋墙上挂着总书记和她坐在火塘边聊家常的照片。来北京前,石红曾问她:“你说再见到总书记,你要说啥?”

石拔三说:“就想跟他说,现在我有钱花,吃的也不愁了。总书记给我们当家当得好,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乡亲们非常想念您!”

从河北阜平骆驼湾村,到江西井冈山神山村、青海格尔木长江源村……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过的几十个贫困村,哪一个不是换了模样?像石拔三这样近1亿贫困人口,谁不曾被总书记深情的话所鼓舞,从此绽放新的容颜?

四川大凉山“悬崖村”村民的出行难,曾让总书记“揪心”不已。

告别了由藤条和木棍编成的17段“藤梯”,用上了6000余根钢管构成的“钢梯”——新旧天梯的对比照片,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政厅厅长益西达瓦带到今年两会上,欣喜地展示给总书记看。

“乡亲们都下来了吧?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下山住了吧?”总书记关切询问。

益西达瓦高声答道,搬了一部分,留了一部分。村里发展起了旅游,日子越来越好。

“悬崖村”的巨变,让同处大凉山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昭觉县庆恒村女村支书吉克石乌感同身受。

今年来京前,彝绣合作社的姐妹们打来电话。她们七嘴八舌地问吉克石乌:“有机会见到总书记?一定把彝乡变化说给总书记听,请总书记一定放心!”

是啊!何止“悬崖村”、庆恒村……整个昭觉、大凉山都在蝶变:产业兴了,日子火了,村村建起了幼教点,女娃们背起书包进了学堂。不少村里开起彝绣合作社,姐妹们飞针走线,努力绣出新天地。

今年两会期间,吉克石乌穿着美丽的百褶裙、披着白色的“查尔瓦(彝族披风)”走进人民大会堂的身影传回家乡时,彝绣合作社的姐妹又打来电话:

“看到总书记到处奔波,我们想给他披上一件我们亲手做的‘查尔瓦’,说一句‘卡沙沙(谢谢)’!”

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数年间,总书记的足迹遍布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留下久长的念想和深情。

地处滇藏交界处的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曾是云南乃至全国最为贫穷的地区。这里生活的独龙族人,是“一步跨千年”的直过民族。

2014年元旦前夕,贡山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

收到来信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十分高兴”“独龙族群众居住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我一直惦念着你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一年后,2015年1月20日,正在云南昆明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特地抽出时间,把当初写信的干部群众接到昆明来见面。

一见面,总书记就亲切地说:“我们并不陌生,因为有书信往来。”

想起这一幕,时任贡山县长的全国人大代表、怒江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马正山就分外感动:“独龙族是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但总书记告诉我们,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今年两会,独龙江乡的村民们通过5G信号,在智能手机上就能随时随地看到总书记,了解两会上的国家大事。

当地决定给独龙江乡架设通信基站的时候,曾有一些不理解的声音:有了公路,还要网路?

的确,在半年大雪封山的大山深处,搭建通信基站的危险性和成本难以想象,维护的难度更大。

“我们当时说,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一家商业公司去做这种毫无性价比的事,只有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有这样的决心!”土生土长的独龙族人、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贡山分公司副总经理马春海说。

他和乡亲们二话没说,身背肩扛、顶风冒雪,穿行在滑坡不断的山路上,身旁就是不见底的悬崖,终于架设起了一个个通信基站。

“没有总书记对民生的重视和‘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真情,就没有独龙江的今天。”每次看到大山里那些云遮雾绕的通信基站,马春海都由衷地赞叹,“脱贫攻坚是伟大的事,总书记是伟大的人。”

2019年的这封信,让乡亲们最开心最难忘。

“你们乡党委来信说,去年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得知这个消息,我很高兴,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乡干部分别用普通话和独龙语宣读这封回信时,一次次被乡亲们欢呼声、掌声打断。

在独龙江乡,家家户户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贡山县干部群众代表的照片,处处可见总书记那些“金句”标语。文面女广场上,总书记与乡亲们书信往来、坐在一起的巨幅喷绘,远远就能看见。

独龙江人还将这份心意转化成了歌声。马正山用手机打开视频,放起那首群众自创的歌曲《幸福不忘共产党》:

“公路通到独龙江,公路弯弯绕雪山,汽车进来喜洋洋,独龙人民笑开颜。啊哟啦哟……哟哟哟……党的政策就是好,幸福不忘共产党……”

这10年,这位每年都深入最偏远农村,经常出现在最贫困群众身边“人民的勤务员”,就像他所说的那样——

“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这是一段发生在两会上的“超长”对话。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来到青海代表团。贵德县大史家村党委书记毕生忠发言时,总书记不时插话:“政府给你们补贴了吗?”“你们现在都种什么庄稼?”“去年牛羊肉价格降了吧?”……

5分钟过去了,毕生忠发现总书记问起的并不是他准备好的那些“大政策”,而是百姓身边“细微事”。

20分钟,这位当了16年“村官”的汉子越说越轻快,越说越开心。

那句萦绕在毕生忠心头很久的话,终于脱口而出:

“我们那里的老百姓把您……怎么说呢?喜欢得不得了!”

“至暗时刻我们勇毅前行,只因坚信领路人;风吹浪打我们岿然不动,只因紧靠主心骨”

刚跑完冬奥会火炬手的赛道,74岁的张伯礼又“跑”进了全国两会的“议事厅”。

当了15年全国人大代表,他依然步履不停:10份议案和建议,不少涉及防疫抗疫。他还有个想法,要总结形成一份全面系统的抗疫经验报告,“具有史料价值”。

“晓飞江城疾,疫茫伴心悌”。2020年1月下旬,年过七旬的张伯礼受命飞赴武汉抗疫最前线,飞机上,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在大疫来袭的危急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关闭离汉通道的重大决策。“总书记的这一重大决策,充分显示了作为人民领袖的政治担当和政治勇气。”张伯礼说。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英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上下同心战疫魔,“雷神”“火神”震全球,复工复产保民生,武汉“挺”过来了!

回望那段风云激荡的日子,张伯礼感慨万千:

“习近平总书记的关键决断、镇定指挥,是举国上下同疫魔较量的动力源泉。正是因为有了总书记的力挽狂澜,华夏儿女才能面对世纪疫情而奋勇前行。总书记是主心骨,更是领航人!”

今年两会,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罗杰代表带来的每一条关于人民健康的建议,都贯穿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总书记同他曾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审议现场,就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有过一番深入的交流。

“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

2020年5月22日,罗杰在“代表通道”接受了媒体采访。24日,罗杰在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发言,刚一开口,习近平总书记就认出了他。

“十堰这次一共有多少确诊病例?”

“病亡率多少?”

“你们医院在传染病方面医护人员有多少?”

…………

总书记听得仔细、问得用心,罗杰更是记了满满两页笔记。

他在笔记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至高位置。我们基层医务工作者要把“生命至上”落实到每一次救治生命过程中。

守护人民健康,要迅速织牢“防护网”。去年,太和医院参与成立了湖北首家医防协同中心,实现了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有效衔接。

“至暗时刻我们勇毅前行,只因坚信领路人;风吹浪打我们岿然不动,只因紧靠主心骨。”罗杰盼着总书记能再回湖北看一看。

同样是那次代表团审议上,禹诚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带来了武汉人民的心里话。

“总书记,您到湖北考察时说,武汉人民喜欢吃活鱼,要多组织供应。不到一个星期,活鱼就送到了我们社区。”禹诚说,“有位80多岁的廖大爷激动地说,没想到这么严重的疫情,还能吃到鲜活的鱼,谢谢党、谢谢政府。”

讲到动情处,禹诚哽咽了。她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深深鞠了一躬:“来之前,大家委托我一定要说一声‘谢谢’!感谢总书记,感谢党中央,感谢所有支持湖北和武汉的全国人民和各界朋友们!”

如今,站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的讲台上,禹诚经常向学生们讲起和总书记交流的这段往事。“我希望更多学生了解那段历史,让他们带着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奔跑。”

“自疫情暴发以来,我一共参与了11个省、20场重大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今年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委员说,我国目前采取“动态清零”是最有效、最负责任的做法,我们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得了最大的效益。

去年的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吴浩正是当天联组会上发言的7位委员之一。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再次证明,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令吴浩深有感触。

从湖北武汉、辽宁营口,到广东、江苏……吴浩一直奔波在战“疫”的道路上:“我们打出了一场有中国特色的、教科书般的社区防控战役!”

去年5月28日,在第七十四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吴浩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了“笹川卫生奖”。这一奖项全球去年仅授予两人。

“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总书记。”吴浩说,正是总书记领导的中国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高度负责任态度,通过积极、高效、公开、透明的防疫举措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才有了世界对中国基层卫生工作者的认可。

这一年,吴浩也从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专科医生、疾控专家,变成一位教育工作者,站上了全科医学的三尺讲台。

两会前,学生们对吴浩说,希望捎给习近平总书记一句话:“我们会牢记总书记的教诲,好好学习,做能够解决老百姓小病的‘大医生’。”

“您是全国人民的福星。这些年,咱们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又回来了”

两会间隙,来自江苏镇江的全国人大代表聂永平接通了一个特别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名叫崔荣海。

“你是我们镇江的代表,我想托你给总书记带句话——您是全国人民的福星。这些年,咱们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又回来了!”

崔荣海提出这番嘱托,是因为这位农村老党员与总书记有段特别的缘分。

那是2014年年末,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调研。

在镇江市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有着50多年党龄的崔荣海握着总书记的手,激动地说:“总书记,您好!您是全国人民的福星!”

正是在这次江苏之行,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首次阐释“四个全面”。

总书记当时回答:“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

近8年过去,如今已80多岁的崔荣海身体还不错。他说,他最近最爱看的是电视专题片《零容忍》。

“请客送礼没人管,公款吃喝无人问。”说起过去,这位老党员痛心,“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受到严重影响。没有习近平总书记抓全面从严治党,哪会有这样大的反腐力度?”

说起现在,崔荣海倍感骄傲:“对腐败零容忍,总书记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

“我们这么强力反腐,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赢得党心民心。”总书记言出必行,老百姓拍手称快。

全面从严治党,一直是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大关切。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

这次审议中,他第一次提出“三严三实”。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014年的滁州,连续两任市委书记落马,人心不稳。滁州市下了一番硬功夫,将‘三严三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介绍说,全国有名的滁州小岗村,就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小微权力清单,村级项目资金管理和其他权力的运用都在村民监督下进行。村民感受到风气一新,人人点赞。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调研。在小岗村,看到村民们用上了自来水,通上了宽带,公共服务进入社区,生活环境干净整洁,他高兴地说:“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

许继伟说,今年两会前,他到小岗村调研。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告诉他:“许书记,您多把小岗的新故事说给总书记,请他放心,他来过的小岗更美了、更和谐了、人心更齐了!”

“随着政治生态愈加风清气正,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家积极投身建设事业。”许继伟感慨,“全面从严治党改变了滁州。”

从2015年在江西代表团提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到2017年在辽宁代表团谈形成良好政治生态,再到在内蒙古代表团对涉煤腐败问题查处作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正是为了人民期盼的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作为一名村干部,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的领导下,基层党员干部说话大伙更相信、更愿意听了!”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喀左县水泉村党支部书记唐廷波说。

唐廷波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水泉村是市级贫困村。村集体靠着租赁土地等有限的经济来源,一年到头,收入仅有两万元左右。

贫困村里多计较,一点点小事,就会惹得兄弟阋墙、怨声载道。唐廷波不仅需要带着村民探寻脱贫之路,也渴望找到安心之策。

2017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语重心长地指出,要“真正把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的干部选拔出来”“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这几年,唐廷波亲身感受到,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断加强,村干部脑袋里拒腐防变的弦越绷越紧。

“现在我所了解的村,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民不民主、公不公平一目了然。村干部的威信就立起来了。”

良好的干部形象,带来的是心齐气顺、安居乐业。唐廷波说:“就拿我们村举例,过去忙,是忙调解矛盾、忙处理问题;现在忙,却是忙着发展、忙着进步。全村上下都有获得感。大伙儿都说,总书记抓全面从严治党真是抓对了!”

“总书记让我们中国人长了志气、骨气、底气”

来北京开全国两会,“90后”农民工代表邹彬随身带着一套工装。

每天和砖块、水泥打交道,工装是他最基本的“装备”,也承载着他的职业自豪。

“这两年,总书记鼓励的话总在我耳边回响,鞭策我当好‘农民工状元’。我要感谢总书记,感谢这么好的时代!”邹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芒。

邹彬出生在湖南新化的一个小山村,16岁辍学后就跟随父亲来到建筑工地,成为当时2亿多农民工中的一员。凭借吃苦耐劳和勤学苦练,邹彬的砌墙技艺成了他所在的中建五局的标杆。20岁那年,他代表中国参加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作为唯一取得砌筑项目参赛资格的中国选手,赢得了该项比赛优胜奖,实现中国在砌筑项目“零”的突破。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邹彬作为代表之一,与总书记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当时总书记就坐在我正对面,他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邹彬说,总书记的关心和鼓励,更坚定了他做“工匠”的决心!

近两年,他常常受邀去一些技能学校和建筑单位宣讲,总会把总书记的这番鼓励与大家分享,大家都很受鼓舞。

大国崛起,科技为先。

中国高技术企业和高技术产业日益壮大、不断赶超,西方国家的限制、打压也接踵而至。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拥有话语权,我们不能在别人的院子里盖大楼!”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代表说,我们迅速组建“卡脖子”技术攻坚团队,主攻人工智能五大方向。

“从跟随到被限制,再到突破,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前进。”言语间,刘庆峰满是自豪,“总书记让我们中国人长了志气、骨气、底气。中国高技术产业一定能奋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持续遭受无理打压,尤其高端芯片断供情况下,2021年华为公司的消费端业务大幅下滑。

但华为咬紧牙关、逆势而为。截至2021年底,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设备已突破2.2亿台,华为自研的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产品实现量产搭载……

创业前8年,亏损了8年,这曾让全国人大代表、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感叹:“创业比西天取经还难!”

他带领年轻的团队9次把产品推倒重来,直到完成第10次产品创新,才实现了用户大幅增长。

2018年3月10日上午,在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朱明跃向总书记介绍了创办人才共享平台的情况。

“总书记听得很认真,问得也很细,并勉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如我们先人所讲,要苟日新、日日新,要天行健、自强不息。”朱明跃说,“总书记的话,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行。”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骤然来袭,平台及创业者都举步维艰,朱明跃的公司账上资金只够发3个月的员工工资。

关键时刻,朱明跃牢记总书记嘱托,带领团队创新业务模式,在疫情危机中捕获了发展新机,众多创业者的梦想也得以延续。

“当下年轻人的创新创业环境已今非昔比。他们常说,总书记和他所领导的这个国家,就是他们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底气。有了这个底气,就一定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定、更自信、更从容。”朱明跃说。

“如果总书记再到我们村里,我一定用双手、竖两个大拇指给总书记点赞”

想起两年多前在家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场景,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依然十分激动。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赵会杰和总书记面对面交流,并热情邀请总书记到小庙子村走一走看一看。

转过年来的7月,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赤峰考察,专门请赵会杰来参加座谈:“你的邀请我一直记在心上,今天我履约而来,就是要实地看看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那一刻,赵会杰止不住热泪盈眶。

2017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说,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我绝大多数去过了,还没有走到的吕梁和凉山会尽快去。三个多月后,习近平到山西考察,专程前往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调研……

“总书记心里有人民,他总把人民说的每一件事都放在心上,当成最重要的事。”赵会杰感慨道。

“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习近平总书记言出必行。

走过沟壑纵横的高原路,走过坡急沟深的盘山路,走过覆满冰雪的乡村路,走过滚滚麦浪的田间路……行在“履约”路上的习近平总书记星夜兼程、初心不变。

1975年,在陕北梁家河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即将结束7年知青生活,赶赴北京深造的那天,全村人排起长队为他送行,很多人流下了不舍的眼泪。

一个乡亲们送给习近平的镶着“贫下中农的好书记”的镜框,是无声的赞誉,更是情感的吐露。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离开陕北,习近平始终惦记着父老乡亲,先后帮村里通了电、修了桥、翻建了小学。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他还专程回到梁家河挨家挨户探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的朴素愿望,“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坚定决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告白……

从梁家河到正定,从福建到浙江、上海、北京,再到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始终如一。

“这两年,我们村里有个‘老光棍’终于结了婚,听说我要来北京,让我一定向总书记报告这个好消息。”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灵寿县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说。

山高路远、土地贫瘠,太行山脚下的车谷砣村一度被称作“恶水穷山”,甚至一度有“好女不嫁车谷砣”的说法。

借着好政策的春风,车谷砣村靠着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摘掉了穷帽,走上了小康之路。曾经的“恶水穷山”,变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村里人都说,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陈春芳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发出掷地有声的宣示。

从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一项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落地见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十年沧桑巨变,最好的答卷是人民的笑脸。

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农民工代表黄久生,来北京时肩负着一位老人交代给他的“任务”:“有机会了,一定代我给总书记回声好。”

老人名叫晏传忠。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黄久生向总书记讲述了晏传忠老人一家靠外出打工脱贫的故事。

他向总书记转达了老人的心里话:“总书记十九大报告讲了3个多小时,我是站着听完报告的,我如果不站着听完,我就感觉对不起总书记……”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没上过学的农民,对总书记、对我们党这么深厚的感情……”讲完故事的黄久生忍不住哽咽。

“你回去向这位同志转达我的问候!”习近平总书记温暖回应。

总书记的问候,黄久生第一时间就打电话转达给了晏传忠老人。电话这头他兴奋地讲述,电话那头的老人感动不已。

对于老人的心情,黄久生最能理解:“党带领我们脱贫致富,心里咋能不感激?总书记工作那么忙,心里还挂念着农民工兄弟,我们咋能不激动……”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未来的发展路上,我们还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说,无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是应对复杂国际局势,都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举旗定向。

人间三月天,春光正当时。

井冈山深处,茅坪镇神山村的村民们有晒腊肉的习俗。因新冠疫情,当地旅游受一些影响。但去年冬天以来,办农家乐的家家户户还是准备几百斤肉,晒腊肉的情景颇为壮观。

“从晒腊肉可以看得出,乡亲们对今年的乡村旅游信心满满。”全国人大代表、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左香云说。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神山村考察时,老支书彭水生质朴地竖起一个大拇指,赞扬总书记“你呀,干得不错嘞”。

几年时间过去,神山村这个曾经边远闭塞的贫困村,80%的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开民宿、办农家乐。村民说:“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这都是总书记给我们带来的人气、福气、财气!”

今年已经81岁的彭水生身体硬朗,常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讲村里变化。

左香云赴北京开两会前夕,彭水生多次找到他:“请你告诉总书记,如果总书记再到我们村里,我一定用双手、竖两个大拇指给总书记点赞!”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jinzhong/151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