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三味平遥

网络编辑 晋中 2022-12-29 14:04:27 0 古城 平遥 平遥县

古城是会呼吸的历史,也是时代的见证者。屹立于黄土高原的平遥古城,穿过千年历史风烟,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光芒。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处世界文化遗产更添历史味、文化味、幸福味。

保持原汁原味

漫步平遥古城,青砖黛瓦,古道悠长。原真性和完整性,是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命。

经过2800余年洗礼,平遥古城2.25平方公里的城内保存着300余处文物、近4000处传统建筑,大量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活态传承。1997年12月3日,它开创了中国以整座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先河。

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平遥古城,在这座“活着的古城”中触摸历史、寻访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考察调研中指出:“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从2012年起,平遥县政府对私有产权、居住性质的传统民居给予修缮补助。目前,105处院落近千间民居得到修缮。2015年,该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项目奖”。

站马道街8号曾是一处破败的晋商大院。得知民居修缮补偿政策后,古城居民赵渊豪与这处大院的产权人协商,由他牵头帮助修缮,并取得20年使用权。2019年房屋修缮完毕,这处历史建筑如今成为古装戏拍摄基地,重获新生。

同时,各级政府还加大对古城内重点文物的保护力度。

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平遥城墙的保护。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明代内置夯土、外砌青砖,现高约10米、周长6100余米。2021年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内墙出现60余处险情段落,有的部分坍塌,有的夯土滑落。

平遥县文物所所长雷雅仙介绍,在中央资金支持下,当地文物部门委托具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资质的施工单位,采用传统桢杆筑墙工艺,使用更耐风化、更防水的“三七灰土”,并对城墙顶部进行重点防渗处理,经过一年抢险维修排除了险情。

各级政府综合发力,向古城内违建“亮剑”。近年来,57处违建院落被拆除,古城违建整治长效机制建立,新修订的《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对保持古城风貌进行细化。平遥县政府还为民居修缮制定了一套审批流程,以确保古城风貌不受破坏。

为修缮3间漏雨的古民居,今年开春,古城居民郝永明向社区提交修缮申请,随后县自然资源局派人到他家实地考察并提出修缮意见。他拿到批复手续后,再到县城乡建设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报备,领取建筑材料进入古城的通行证,最后找到有古建修缮资质的施工队进行维修。

“手续比以前多了,但古城保护就得这么做!”郝永明说。

留住文化味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2800余年积淀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晋商文化、吏治文化等,让平遥古城厚重而独特。

然而,曾几何时,古城旅游业态出现同质化现象,酒吧、唱吧、非洲手鼓等纷纷登场,浓郁的商业氛围冲击着古城独特的文化韵味。平遥古城,经历着一场“身份危机”。

为此,平遥县成立旅游秩序整治规范领导组,取缔、限制与古城文化不协调的项目,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发展。在各级政府帮助下,平遥建设了非遗数据库和非遗综合传习中心,加大对137项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

在古城清虚观内,陈列着28阁纱阁戏人。这组国家一级文物是116年前民间艺人许立廷用稻秸泥和洒金宣纸扎制而成的。这个与当地民间丧俗礼仪有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融合了木刻、雕塑、彩绘、戏曲、书法、漆艺等多种艺术形式,戏剧人物活灵活现,每一阁都是一出好戏的精彩瞬间。但随着时代变迁,纱阁戏人处于濒危状态。

“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努力下,纱阁戏人通过复制复原、全程录像、著书等方式得到抢救性保护记录和展示。”平遥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霍文忠说。

平遥还大力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表现形式和生命活力。

平遥是晋商发源地,日昇昌票号开创了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先河。为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山西于2013年打造了国内第一部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已演出6000余场,收入突破7亿元。

平遥县文旅局副局长刘文琳说,《又见平遥》以创新的“行走式”观演模式、“穿越感”的情景体验,赋予晋商文化更大吸引力,让晋商精神传播得更远。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南大街80号古色古香的东湖老醋坊里,醋宴、醋面、醋元宵、醋月饼等琳琅满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老陈醋酿制技艺传承人郭俊陆说,他们在挖掘醋文化、醋妙用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无论形式怎么变,都得努力酿好这一滴醋。”郭俊陆介绍,山西老陈醋必须经过蒸、酵、熏、淋、陈工序的精心酿造,再经过一年冬捞冰、夏伏晒的陈酿,才能面向市场。

58岁的侯天龙坚持用祖传手艺缝制传统布鞋,顾客都夸他做的鞋柔软舒适。法国摄影家阿兰·朱利安每次来到古城,总不忘到老侯的鞋店逛逛,买上几双中国布鞋。

增添幸福味

古城,是文化遗产,也是生活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为防止人口密度过高对古城造成破坏,1997年平遥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后启动了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当时古城居民有4.5万人,经过政府引导和自然外迁,目前古城人口数量已下降到约1万人。

保持古城烟火气必须兼顾古城保护与民生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项项民生改善措施在平遥古城扎实推进:古城外围建成迎薰公园、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古城一周栽种花草树木;古城内清零商户燃煤锅炉、修建现代化旅游厕所,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建成4个小游园……

眼下,古城街道上工人们正加紧施工。这是平遥古城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已实施2年多,投资13.9亿元,涉及电力、通信、给水、雨水、污水等综合管线提升和道路改造。

“这是一项百年工程。”山西六建平遥古城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王龙飞说,项目明年底完工后,古城水网、电网、通信网络都将得到大幅改善,不仅彻底解决原有地下管网跑冒滴漏破坏古建筑的问题,也将全面实现雨污分流,保障居民“煤改电”顺利实施等,从根本上改善古城人居环境。

早在2016年,为加快替代燃煤小锅炉,有效治理雾霾天气,平遥古城内开始全面实施“煤改电”工程。

在古城生活了半辈子的郝永明如今用上空气源热泵取暖,还在老屋里安装了水冲厕所。取暖时,只需要按下开关,温度可以自由设定。购买这套设备,他自费了6000元,政府补贴1万元。由于耗能低,一个取暖季电费只需1500元。

郝永明感慨地说:“过去冬天烧煤取暖得添煤、倒炉渣,身上脏兮兮的,天空灰蒙蒙的,上厕所还得跑到外面公共旱厕受冻。现在古城生活赶上外面的单元楼喽!”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平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指引平遥古城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jinzhong/554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