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新闻网

 

 

0

 

平鲁区实施“六大工程”书写“六新”大文章

网络编辑 朔州 2020-08-17 20:55:55 0 亿元 项目 全市

中电国际、北新建材、赛诺水务等一批企业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清洁载能为主导的工业园区;内陆港公司完成组建主动融入京津冀经济圈,与河北港口、中煤平朔、山西大秦物流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大型综合物流产业园区……

在转型项目集聚的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厂房林立、机器轰鸣,依托煤炭资源上马的一大批绿色转型企业正成为平鲁区的新生代经济发展引擎。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不断巩固、千万千瓦级电力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横跨境内的右平、荣乌两条高速公路,准朔、准池、木瓜界铁路专线、露矿专用铁路等多条铁路形成拉动经济增长链。

平鲁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思路要求和市委“生态立市、稳煤促新”战略部署,紧扣“转型引领、改革先行,加快率先发展”目标要求,扭住“率先高质量转型发展”这条主线,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改革创新、环境革命、民生改善、作风提振、三基建设六大工程,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绩,有力巩固、持续拓展了率先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10.6、8.4、7.6个百分点;1至4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1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全市第一,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16.2、13.5、1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77亿元,总量全市第一;原煤产量累计完成3099万吨,总量全市第一;发电量累计33.4亿千瓦时,总量全市第一。

项目建设工程蹄疾步稳

平鲁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招商引资论英雄,以项目建设看结果,以项目工作识干部,在全区兴起项目建设热潮。去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继2014年之后再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7亿元,增速14%,居全省第6,前进97位;原煤产量突破1亿吨,稳居全省第一;电力总装机规模占到全市一半,发电量占到全市三分之一。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全市8.2、8.5个百分点。综合经济实力居于全市前列,跻身全省第一方阵。项目投资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6%,切实以项目引领发展、支撑发展、保障发展。

今年,平鲁区继续发挥煤电大区比较优势,切实做好项目提升、拓展、超越三篇文章。重点新上一批智能开采、洗选升级项目,加快煤炭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新增1座一级标准化矿井,累计达到7座;建成3个智能开采项目;重点推动3个火电、7个风电、华电200万千瓦平价光伏示范基地以及2条输电线路建设,巩固提升千万千瓦级电力基地。紧跟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发展煤电循环经济,重点推动普勤低热值煤热解、昌昕50万吨高岭土、北新建材等项目。

瞄准“打造全省一流开发区”目标,全面启动“九通一平”、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开发层次,加快形成一流的园区形态。今年,开发区已着手引进2个5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税收强度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年签约项目总投资达到140亿元,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35%,投资达到55亿元,向上争资增长10%以上。

为了确保实效,区委已经成立了27个重点项目指挥部,建立了四大班子领导领衔破难攻坚项目制度。实行建账、理账、对账、交账、算账“五账法”,严格落实“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督考、一季一问责”制度,连续三次被通报的,对相关责任人实施问责。

改革创新工程勇毅笃行

作为煤炭资源型地区,平鲁区三十年发展历程证明:不改革没有出路,不创新没有发展。从最初的“有水快流、遍地开花”到“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正是依托改革创新,才改变了“小多散乱”的煤炭产业格局,形成了大集团支撑的亿吨级煤炭基地。目前,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正式组建,“三化三制”改革全面推进,“一区五园”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主战场和大平台快速打造,去年引进项目14个,总投资126亿元,实现产值27亿元,位居全市前列、荣膺优秀。

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是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重大机遇。平鲁区紧紧抓住“煤电提质增效”这条主线,探索“分质分级、能化结合、集成联产”新型煤炭利用方式,深入推进电力建设运营体制变革,积极拓展大用户直供电交易范围,加快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推动光伏风电平价竞价上网,促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力争到2025年,建成亿吨级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千万千瓦级电力生产基地、中部地区新能源电力外送基地、碳基新材料生产基地,实现“能源大区”向“能源强区”的跨越。同时继续扩大开放,主动融入京津冀经济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转型发展重大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立足和放大能源大区优势,大力推进内陆港提质扩规,构建区域性煤炭交易中心,主动融入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积极打造直达全国大用户末端的能源合作新平台。

该区把创新生态构建作为重要任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创新发展。持续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全力支持平鲁学子回乡创业,千方百计招引一批领军人物和专业团队,激发本地人才活力。

环境革命工程筑巢引凤

环境是生产力,决定着资源要素的流动和配置。哪个地方的环境好,资金、技术、人才、项目就往哪个地方跑,哪个地方的发展就更具优势,这是被反复证明的不争事实。

去年5月份以来,平鲁区打响以“三清三治三提升”为主要任务的城乡人居环境攻坚战,广大机关、农村、社区党员干部,离退休老党员及工青妇组织带头行动,全民参战,共建共享。累计出动8.2万人次,整治城乡道路1686公里,清理河道、沟道、农村“五堆”、乱贴乱挂、小广告35798处,拆除违建3429处11.2万平方米,清倒垃圾35万方,亮化美化临街立面21.6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市雨污管网49.6公里,新增城乡绿地面积4.6万平方米。人居环境整治在去年首战告捷的基础上,区委把今年确定为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年,进一步组织动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再战再胜,持续向顽疾开刀、向陋习宣战,再次掀起环境革命新高潮。

该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大规模推进洪涛山生态恢复、京津风沙源治理、环京津生态屏障建设等绿化工程,持续推进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确保林木绿化率年内有一个大的提升。全面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年内城区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90%;全面落实清河创优工作,持续推进境内27条河道划界和沿河周边环境整治,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整治成效为美丽平鲁增绿添彩。

在营商环境改善中,平鲁区树立“金牌店小二”“金牌保姆”的服务意识,全力营造尊商、亲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打破各种“卷帘门”“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扫清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让落户平鲁的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民生改善工程事必躬行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冲刺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平鲁区直面难点痛点,不断补齐短板,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军令状”“交总账”意识,在去年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26%的基础上,用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进脱贫攻坚。以省市巡视巡察问题整改为抓手,逐项整改到位,确保所有问题在普查国考之前清零。开展“四问三宣一推动”深入贫困户跟踪回访和决胜“十个清零”百日攻坚行动,防止因疫返贫致贫,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如期决战完胜脱贫攻坚。

同时,打好教育振兴翻身仗。实施“6+1”举措,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全面整顿教师队伍,解决了教师“吃空饷”和不在岗问题;强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多年来学生流失的严峻形势出现大逆转,流失率下降23%,优质生源不断回流,实行小学摇号入学,堵住了择校“后门”;依托名校优势,建成知达常青藤学校,社会办学迈出实质性一步。完善教育评价跟踪督导机制,抓住校长和教师两个关键,加大改革力度,严格考核问效。

唱好促进农民增收重头戏。进一步完善农业奖补政策,充分发挥奖补资金、财政贴息的引导和撬动作用,着力推动六大种植基地提档升级和八大绿色生态肉羊养殖基地建设,加快“三品一标”认证,形成鲁丰肉业、唐氏粉条、红山荞麦、野生沙棘、特色中药等一大批具有平鲁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作风提振工程踏石留印

干部作风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平鲁全区上下大力倡导“心操到、事办实”之风,全面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坚持目标导向。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环环相扣,步步跟进,对于区委、区政府已经明确的每一项具体任务、每一个数据指标,都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做到频道不换、力度不减,确保按时间节点实现既定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实现率先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各项部署,认真查摆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差距和弱项,建立问题台账,深挖问题根源,聚焦问题整改,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坚持标准导向。对每一项重点工作,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严格遵循标准、执行标准、坚持标准,采取“项目式”管理、“工程化”推进的方式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坚持效率导向。始终保持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和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雷厉风行抓好工作落实。坚持结果导向。把结果作为检验工作的最终标准和撬动工作的有力杠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基”建设凝聚磅礴力量

5月下旬,平鲁区委紧扣“精准定岗、精准选人、精准发力”三个重点环节,综合选派干部的工作经历、个人意愿、派出部门职能优势和选派村自身特点反复酝酿选派人选,确定选派干部46名,重点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等“六类”情形村选派到村任职,目前,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全部到岗履职。

平鲁区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突出建强组织、配强干部、增强活力,通过实施“领头雁”工程,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围绕党建服务和保障脱贫攻坚,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建设,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使“五好”党支部达到80%以上。不断夯实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级书记抓党建问题、任务、责任“三个清单”,明确职责、制定规范、强化管理。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为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群众提供保障。建立完善农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困难党员帮扶等关怀机制,努力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全面开展基础工作达标行动,实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处处见规范。持续提升基本能力。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实施全员学习行动,大力加强干部职工基本能力建设,整体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把与群众打交道作为党员干部最好的实践课堂,坚持能力在工作实践中练,本领在服务群众中学,增强综合素质,确保成为服务群众的“行家里手”。“三基”建设凝聚磅礴力量,为率先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shuozhou/12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