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凝共识勠力同心铸伟业 集众智砥砺奋进谱新篇

网络编辑 阳泉 2023-02-22 10:08:54 0 市政协 我市 阳泉

攻坚推进“双碳”工作 探索绿色发展路径

——访市政协委员武建斌

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武建斌提出了“我市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需探索建立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的建议。

武建斌表示,“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多维、立体、完整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是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单位的“单打独斗”,必须坚持“一盘棋”思想,发挥地方、行业、企业、公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分类施策、持之以恒、重点突破;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落实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行业、企业积极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武建斌提出如下建议,在我市尽快成立碳中和产业研究院,由政府出台政策,引导鼓励有想法有思路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双碳”工作。开展低碳政府机关、低碳企业、低碳园区、低碳城区及低碳社区等低碳试点,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发行低碳出行卡,研究设置居民交通出行碳账户,出台将城市交通纳入碳交易体系的工作方案。推行碳积分制度,对绿色出行产生的减排效果进行核算。完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成效。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提高公民的低碳意识,加强低碳教育,培养节能绿色生活方式,厚植绿色低碳新文明风尚。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节能、低碳等方面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的宣传,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探索建立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的“阳泉路径”。(吴琦)

创新农业生产模式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访市政协委员李雪薇

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阳泉田园颂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雪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有关推动我市农业发展的建议。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农业从原始社会发展至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土地、农民、粮食作物的代名词。”李雪薇说,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让农产品的价格更加透明化,营销更加全球化。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力军。眼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转换农业种植思路和营销模式迫在眉睫,需要形成“订单农业+共享农业+商业化农业”的农业生产新模式,多措并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此她建议,创新农业生产模式,要通过订单农业助力农民增收、避免农业损失、促进种植业结构优化;通过共享农业实现农田、农机、农技、劳务共享,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通过商业化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从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环境,提供设施保障;结合实际,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大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拓宽融资渠道,提供资金保障,对生产经营管理效益好、发展规模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优惠政策和奖励制度支持;支持农业企业引入农业高新技术,以科技为引领,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毕彧年)

加快文创多元发展 助推文旅携手共赢

——访市政协委员马俊

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市文化馆副馆长马俊提出了“文创多元发展,文旅携手共赢”的建议。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马俊对我市文化旅游繁荣发展有着深刻体会。他说,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实施红色领航战略,铸就文化特质鲜明的新高地。随着我市一批批文化展馆、旅游文化产业园、文化园等建设项目的建成、开放,小微文化企业在工艺上不断创新,文化旅游多业态的兴起,非遗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市文化旅游产业保持了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让“阳泉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为加快我市文创产业多元发展,马俊提出如下建议,加强政策引导,突破体制障碍,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强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和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等方面给予扶持政策,大力培养民营文创企业,加强公共文化机构与文创企业合作。深度挖掘我市红色资源,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内涵,多元设计出更多具有红色文化艺术价值的文创产品,培育红色文化旅游消费热点,打响“阳泉礼物”精品文创品牌。着力提升文创产品与科技融合度,借助VR技术、3D打印等新技术打造文创产品,并在景区设立体验项目,给游客“新体验”。加快文创购物店的标准化建设,筹办地域性文创产品展销会,组织我市景区运营商对外交流学习,加强原创IP文化产品设计转化,提升社群传播力度,让文化创意产品富有新活力。(魏君桦)

聚集合力提升动力 加快建设美丽阳泉

——访市政协委员朱继明

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市园林管理处处长朱继明提出了关于“聚集合力提升动力,加快建设美丽阳泉”的建议。

朱继明表示,桃河公园是我市城市绿化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建设水平较高的一块综合性公共绿地。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近年来我市持续提升桃河公园品质,乔、灌、花、草的有机组合和步移景异的景点构成了城市的生态走廊,与下游的湿地公园连接,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为持续推动美丽阳泉建设,朱继明建议,以桃河公园为样板继续向下延伸,对桃河至绵河(娘子关)两岸进行整体提升改造。用好本土植物资源打造桃河两岸生态修复景观带。重要路段及人流量大的地方成批量种植观赏性桃花,沿线村庄种植桃树经济林,从赏花到品桃,从旅游到经济,以桃兴业、以桃促美、以桃为乐。深度挖掘桃河沿线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传承高地。桃河两岸有很多和“正太铁路”一样的红色资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红色旧址、革命遗迹再放光彩,提供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探寻桃河沿线古村落,书写连片发展美丽乡村新画卷。通过进一步提升桃河至绵河(娘子关)沿线传统村落民房风貌和打造街头小景,深耕项目设计和特色塑造,激活古村落发展新动能,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聚焦桃河两岸旅游资源打造太行康养度假胜地。将桃河两岸的文化旅游资源串联成片,形成合力,协同发展,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特色活动,吸引游客打卡游玩,真正使文旅康养产业旺起来、火起来、热起来。(魏君桦)

加快构建高效体系 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访市政协委员路婷

多年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市政协委员路婷,一直关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她提出了“关于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议。

路婷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病有所医、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新冠疫情让我市的公共医疗卫生系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必须加快构建形成系统完备、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路婷建议,按照安全化和人性化要求,对县级以上人民医院进行局部改造,实现人流量较大情况下人车基本分离,医院内部设置预约就诊大厅,单独开辟出用于紧急医疗的建筑区域,设置用于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的急救通道及直达手术区域路线,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在院感控制方面,设置应急状态下的密集区通风换气设施,并配备相应的消毒基础设施;放宽引进医疗人才标准,简化引进医疗人才流程,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举措,组织社区、卫生院医生护士到市级医院进行专业化培训等,提升医疗队伍素质;构建分级诊疗服务网络,统筹现有医疗资源,畅通双向转诊机制,加大医疗经费投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互联网医疗体系,让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刘俊英)

聚焦移动污染立法 助力空气质量提升

——访市政协委员杨荷花

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杨荷花提出“制定《阳泉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的建议。

作为市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杨荷花对环境保护有着独特的见解与深入的研究。她说,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质量在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不断得到满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但同时,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还很薄弱,我们所面临的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和用地等结构性污染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特别是通过综合分析我市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发现,移动源污染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杨荷花建议,结合阳泉市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及其他省市相关工作经验,尽快制定《阳泉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通过立法方式,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指导与依据。《条例》中要明确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在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职责范围,有助于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同时,要细化机动车排放污染监督管理、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特别是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备案和编码制度、排放检测制度、维修和报废制度以及对非道路移动机械违法排放行为的罚则等内容,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提供法律支撑。(吴琦)


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提升健康保障水平

——访市政协委员杨瑞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一直是近些年来深化医改所坚持的原则,是医改工作的重心,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暴露出基层医疗仍然薄弱的问题。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杨瑞就“提升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出了建议。

杨瑞说,根据我市2022年度医保定点协议签订数据显示,有42家乡镇卫生院、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62家村卫生室签订了阳泉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我市存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足、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短缺、检查检验设备配套不足、信息化建设不容乐观等问题。

为此,杨瑞建议,要通过探索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实施乡聘村用,组织县域医疗集团、龙头医院开展对口支援,采取临床进修、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多措并举建强人才队伍;充分利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及家庭医生签约的有利契机,精准掌握辖区内居民健康情况,提供上门护理、送医送药服务,建立完善基层短缺药品保障机制;加强“互联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平台建设,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同质化,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无法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齐相关的检查检验设备及专业的检验师的情况下,可探索由县(区)卫生部门牵头,购买第三方检查、检验服务;由县(区)医疗集团牵头,采用“一体化”建设模式,助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减少软件适配、联调测试及后期系统升级运维的工作量,以量换价,节省资金,便于后期监管。(刘俊英)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创新练好企业“内功”

——访市政协委员石文斌

核心竞争力既是企业的“内功”,也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础。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市工信局副局长、民建阳泉市委会主委石文斌提出了“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石文斌说,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国企改革重要安排部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了高质量收官。22户“僵尸企业”全部终结破产程序,1.4万余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实现全覆盖,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维修改造创造阳泉经验。全面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市国资国企改革步入深水期,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质量低,负债率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特色优势不明显,尤其是商贸流通类企业因重复度高,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战略协同,加之受电商冲击、疫情及政策性影响,效益不佳。

为此,石文斌建议,要苦练“内功”,实现“强筋健骨”。有效发挥现代企业制度作用、有力落实市场化经营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要坚持分类改革,做到精准施策。一般竞争类企业要进行整合重组,公益类企业要加强成本控制,功能类企业要优化资产布局。要发挥比较优势,调整产业布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抓工信局牵头产业链发展、专业镇打造契机,着重在国有资本布局及投资结构上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在新能源电池、新型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九条产业链上求发展,持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薄红贞)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yangquan/1002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