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大河之“光”

网络编辑 运城 2022-05-19 10:22:20 0 临猗 西瓜 生态

素有运城 母亲河 之称的涑水河,流域面积5774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1%,是运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近年来,我市统筹涑水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和修复,发掘沿线资源优势,盘活生态、文旅、康养、农业等相关产业要素,建设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互利共赢。

在涑水河流域规划的总框架下,我市本着适度超前、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的原则,围绕 控污、清淤、添绿、畅通、增产 五方面内容,谋划示范带建设项目83个,总投资165.6亿元。

其中,控污项目12个,投资3.3亿元;清淤项目7个,总投资13.1亿元;添绿项目6个,投资1亿元;畅通项目17个,总投资40.4亿元;增产项目41个,总投资107.9亿元。

一个 生态向好、田园向美、生活向上、发展向前 的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渐行渐近。

光 在生态

水不在深, 去污 则灵

光 ,消化 成长烦恼 !

让涑水河流域重现山清水秀、河畅岸绿、景色怡人的秀美风光 ,在涑水河临猗段人工湿地附近,巨大的标语格外醒目。

涑水河在临猗县境内由东北向西南流过,途经楚侯、猗氏、牛杜、嵋阳、庙上、七级6个乡镇,全长39.96公里,流域内面积985.44平方公里,是临猗县内主要排污及泄洪道。

涑水河是黄河一级支流,涑水河生态保护,直接关乎黄河生态质量。

为提升城区治理标准,改善涑水河水质,临猗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施行蓄分流、污水处理等工程。

涑水河临猗段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沿涑水河的北侧而建,项目总投资1553.61万元,总面积达3.8万平方米,相当于5个标准足球场。该工程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治理技术工艺,将首创污水处理厂尾水分流到泵池,由污水泵送入人工湿地配水系统,提升至总配水池,再通过UPVC管将总配水池污水均匀输送至各分配水渠,送至各个水平潜流湿地单元,末端由出水井引至总收集管后流入涑水河。

该项目改善了涑水河临猗段断面水质,提升了两岸生态功能,增加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从这里排进涑水河的水,达到灌溉标准,水质优良。 市生态环境局临猗分局负责人介绍,结合涑水河临猗段实际情况,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及大地生态自然循环的多种方式净化,确保涑水河临猗段水质长期保持地表水IV类标准。   

为提升涑水河两岸的生态环境,临猗县投资4000多万元,对3公里左右的城区段河道两侧进行治理,还实施行蓄分流和滞洪渠配套工程,增加了人行步道、湖心亭等设施。

碧水清波、绿树成荫的生态公园,已然代替曾经杂草丛生的荒地,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在永济市涑水河入黄口,只见环境整洁,绿意盎然,碧波荡漾。

多年来,由于黄河河床的不断抬高,涑水河在入黄口地段形成了大片漫滩积淤区,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入黄水质造成了极大影响。

为了恢复水生态,确保入黄水质,省水利厅对涑水河入黄口水生态修复工程进行了立项批复。

项目总投资3100万元,占地593.4亩,新建一、二、三级沉水植物塘3个,共115500平方米;新建一、二级潜流湿地2个,共47250平方米;栽植绿洲一号、狐尾藻、眼子菜等水生植物150余万株;河道疏通5700米,修建园区道路4700米,安装节制闸门1座等。

项目由中设设计集团设计,陕西源泉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共分9个标段9个施工项目部负责施工。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永济市涑水河入黄口水生态修复工程,日前已全面完工,进入整体试运行阶段。

试运行以来,各处工程运行正常,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日处理水量2万方,为黄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和保护,贡献了山西力量。

昔日污水横流的涑水河入黄口,眼前焕然一新,清澈的水流从湿地流出,汇入黄河河道,显著改善了进入黄河的水质标准。

曾经,经济发展上去了、环境质量下来了这一 成长烦恼 ,困扰着涑水河沿线;

而今,随着涑水河生态治理的强力推进,沿河两岸进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锦绣图景跃然眼前。

光 在产业

问民何富,为有 特优

光 ,化解 转型彷徨 !

绛县古绛镇上高池村是中条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这里也是古绛镇万亩旱作小麦节水增粮增效示范基地所在地。

老支书陈效国回忆,打记事起,全村家家户户以种植旱地小麦为主。他自己经营管护70多亩土地,还负责本村小麦旱作节水增粮项目的召集和实施。

近年来,受益于旱作农业项目体系实验示范 粮药间作轮作模式 ,2021年陈效国40亩中药材收入12万元以上。

保墒、抗旱、稳产,每亩小麦可增收100斤,如果套种中药材两年三作,效益可翻3倍以上。 陈效国对 探墒沟播+长效肥 技术体系的评价,颇具代表性。

探墒沟播+长效肥 技术体系包含

深松耕蓄水保墒技术。麦收后机械深松30厘米以上,加厚耕作层,提升蓄水保墒能力;

测土配方技术。应用生根型长效肥,亩增收60公斤以上;

探墒沟播技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4道工序,达到节水保墒、保温防寒、提高化肥利用率,使项目区水分生产率提高10%以上;

粮药间作模式。 小麦 夏玉米 中药材 间作轮作模式,实现两年三作,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该示范基地面积达1.6万亩,辐射超过5万亩。

作为产粮大县,绛县农业科技人员正在努力尝试,让节水增粮增效技术和间作增收模式逐布推广全县16.92万亩旱地小麦,有效推动粮食产业优化升级。

现代科技,使山区农业由 特色 变 亮色 ,正化解山区农民 转型彷徨 ,山里人的日子赶上来了。

涑水河畔乡村休闲农业,也如火如荼。

5月10日,夏县古垛沟村瓜农在分装挑选好的夏乐西瓜。

从开瓤第一口到最后一口,夏乐西瓜的口感都是一样甜润。 夏县宏伟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红卫,有着20多年的西瓜种植经历。他对自己种植出来的西瓜十分自信。

多年来,他带领乡亲规范生产流程,实现了夏乐牌西瓜 瓜瓜都有标识码、颗颗都有成长卡、个个质量可追溯 ,让西瓜 有名有姓 上餐桌。

夏县西瓜种植历史悠久,瓜形美观、皮薄瓤沙、入口即化,含糖量是普通西瓜的两倍,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前几年,为有序发展西瓜特色产业,夏县大力实施西瓜品牌整合战略,成立了夏乐精品瓜业协会,采取技术规程、生产监管、品牌商标、质量标准、产品认证、售后溯源等 十统一 新模式,不断提升西瓜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夏县又大力推行 党支部+瓜业协会+农户 的模式,把中国著名品牌 夏乐 牌西瓜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县大棚西瓜面积发展到3万亩,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麦浪滚滚,瓜田碧绿。

涑水河岸边,特色产业越来越兴旺,群众生活越来越甜蜜。

以 水 保 绿 ,以 绿 带 富 。我市以空间优化推动绿富均衡,以产业发展推动绿富协同,以生态优势激活绿色动能,努力探索黄河流域绿富共赢新路径。

光 在田园

远看山色,近闻花香

光 ,驱散 环境阴影 !

一方山水,满眼胜景

伍姓湖环湖路上,不时可见骑车慢行的游客;

道路两边,格桑花开始抽芽,芦苇缠绕着湖岸,伸向纵深;

站在湖边,深深呼吸,每一口都是满满的负氧离子;

近看,波光粼粼的湖水变幻莫测,颇有 北国江南 的意境;

远眺,南边的中条山,势如山龙,呼啸西去;

空中,盘旋着几只苍鹭

明版《永济县志 伍姓湖》记载: 湖旁昔多楼台,居人环绕,每夏荷花尽发,灿若霞锦,杂以绿萍、红蓼、渔人、罟师,水凫鹭,疑乃间作,飞浴相翔,致为胜观。

此时的伍姓湖,与数百年前实现了时空同步。

行至路边的一个观景台前,只见东边竖着一块大石壁,上刻 五姓之源 字样。

石壁简介显示,伍姓湖的湖名始于金代,因住在湖边的陈、虞、姚、胡、田五姓而得名。此地属盆地,由湖中地泉、涑水河及周边溪流汇集而成湖泊,是山西乃至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

然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伍姓湖上游多处拦坝蓄水,加之周边大面积开采地下水,致使伍姓湖干涸少水,渐为荒滩。

随着黄灌工程的实施,伍姓湖蓄水量渐增,又因涑水河上游工业、生活污水排放和发电厂粉煤灰堆积等因素,造成伍姓湖水体恶臭、湿地萎缩、生态环境恶化。 荷花尽发,灿若霞锦 的美丽景色不复存在。

进入新时代,伍姓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全面展开。

拆除破旧违建20处3000余平方米,移除废弃电杆300根,清除各种垃圾4000余立方米;

修建22米宽、650米长的引道,6.5米宽、16.7公里长的巡湖路,以及护坡、管涵、东西两座桥梁;

建起围栏20公里,实行封闭式管理

如今,伍姓湖 水质好起来、水量丰起来、风景美起来 ,逐渐恢复原本生态,昔日 环境阴影 随之被驱散。

我几乎每天都要来湖边转一转,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享受一下田园的宁静,心里特爽。 市民张晓慧满满幸福,伍姓湖已成为她的 心灵圣地 。

新生活,就在碧水青波畔!

伍姓湖绽放江南韵味,涑水公园则定义 绿色生活 。

初春时节,漫步于涑水公园,只见这里植被繁茂、绿树成荫、水系丰沛,令人心旷神怡。

涑水公园位于闻喜县新城区,绿化总面积约43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约25万平方米,植物品种300多个,草坪面积20多万平方米,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 打卡地 。

这儿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大人可以晨练、散步,小孩可以尽情玩耍,我们一家人都喜欢来。 附近居民李永红不住点赞。

今年以来,涑水公园又进行提升改造,新栽植各类景观苗木十余种两万余株,着力打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 绿色长廊 、 左手烟火、右手诗意 的 文化长廊 。

幸福,在群众家门口不断 升级 !

生态兴,则文明兴。我市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着力打造 出门有公园、散步有绿道,能在城市感受四季光阴变化、能在乡村体验山水田园风光 的诗意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yuncheng/382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