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赏菊走麟绛

网络编辑 大院生活 2021-10-01 11:04:17 0 屯留 菊花 长治
屯留,我的家乡。那里依山傍水,田广地肥,是种植五谷杂粮的风水宝地,有着“米粮川”的美誉。绛河水欢流,麟山风吹拂,川下岭上绿色葱茏,门前庭后鸟儿鸣唱,晨起炊烟袅袅,鞭声脆脆,傍晚鸡儿上架,牛羊群归,如诗如画的田园景象依然浮现在脑际。童心惬意,快乐难忘。

车子驶入屯留境内,同坐的人惊呼:“好美啊!”隔着玻璃望去,路的两旁飞舞起彩练,赤橙黄绿青蓝紫,流光溢彩醉眼帘,翠生生的鲜艳,闹腾腾的热烈,仿佛走进没边边的花园,牵手娇滴滴的花仙。如今的屯留区从头到脚镶上金边,菊花护路,菊花护田,菊花护村,菊花护院,放眼花枝招展,近前芳香扑面。记协主席宋怀乐情不自禁地吟道:“麟绛赏秋景,遍地陶渊明;荷锄耕芬芳,菊香盈门庭。”大家击掌叫彩,笑声朗朗。

谈笑间,路旁有人招手,是屯留区民康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贾中汉,这位在荒山野坡培植连翘、苦参、山药等中草药材的老板,如今喜欢上菊花,介绍起来眉飞色舞。他说,菊花可作药,可酿酒,可制茶,可养生,更是点缀城乡的一道美丽风景。山川栽上菊花清秀起来,滩涂栽上菊花灵动起来,田园栽上菊花靓丽起来,乡村栽上菊花明媚起来,市井栽上菊花清爽起来,生活贴近了文明,生产提起了心劲。

旁边的老作家、市文联原副主席刘重阳打趣道:“这小侄把菊花说美了,咱还是往前参观吧!”刘重阳对屯留情有独钟,曾经为这里写过数篇报告文学,赞美屯留人实受,有机旱作三晋叫好;屯留人包容,住下来就是老乡;屯留人听话,上面交办的事情都能干成,就像这菊花,撒下种子就扎根,给点阳光就灿烂。

沿着漳泽湖西岸前行,举步景致,抬头芬芳,吸引的摄影记者时而跳起来,时而爬地上,忙碌的不亦乐乎。

前两天,我从人民网上看到屯留李高乡的菊花园,作者是长治市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长治日报摄影记者张国平。一片片、一蔟蔟金灿耀眼,观赏者指指点点、笑容满面,感觉好像游弋在花海里,蹁跹在彩云间。今天,张国平又来了,猫在林中伸出了手上的长镜头,咔嚓、咔嚓拍个不停,蹲了十几分钟才站起身来。人们走过去,他指着镜头里的画面兴奋地说:“拍到了,拍到了,你们看这片菊花高高低低多有层次,还飞来几只蝴蝶。”一旁的市摄影学会会长、《上党晚报》摄影部老主任姚林赞道:“这小伙儿是个拼命三郎,春天迷上屯绛八一水库戏水的天鹅,秋天迷上了百里飘香的屯留菊花,不拍出个神采不罢休。”

文字记者看得仔细,记得认真。市记协秘书长杜培武每到一片菊花前,都要瞪大眼睛端详一会。在开满小白花的一块洼地边,他左看右看叫不来名字,我告诉他这是荞麦,花谢后结籽三角颗粒,加工后的面粉做成碗坨等面食食用,很受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喜欢;退下来的壳子是荞麦皮,装上枕头是清凉催眠的好材质。由于生长期短,产量低,屯留老乡只是在路边圪壕和坡梁圪脊上种一点,一来为菊花作个点缀,二来产下些制作稀罕食品和枕头。

邻地是片低秆作物,头上长出火红的穗穗,杜培武高兴地说见到矮杆高梁了。旁边的长治日报老记者徐子良和他说,当地老乡还管它叫“小老汉”和“茭籽”。这种作物产量高,是酿酒制粬的好材质,他跑过去轻轻用嘴吻了一下。看得出来,他对酿酒的农作物格外青睐。

市记协副秘书长、长治广电驻上党区记者站站长宋学平,高级编辑、《长治新闻人》执行主编平华林,《长治新闻人》副主编苏安平、郭建斌几位看着聊着,品菊谈诗,兴味浓浓。他们说历代诗家写菊画菊,咏菊颂菊,足见菊在他们心中的高雅和圣洁。就连曹雪芹的《红楼梦》里,也没有忘记写菊,十二钗之一史湘云邀办的《菊花社》诗会,留下12首脍炙人口的“咏菊七律”。老苏满怀敬意地赞道:“文人墨客把菊写在书画上,屯留老乡把菊‘写’在了大地上,这才是真真切切的感同身受。”一语道出心声,又是一阵朗朗笑声。

座落在漳泽湖畔的小南村,林绿水碧,花香鱼跃,走进去如同到了江南水乡。村上南风驿站,亭榭雅室,分外热眼。据说这里曾经是晋、冀、鲁、豫、陕的通衢要道,明、清、民国时期的商贾驼队和生意人路经此地,打尖住店。当时土坯茅草屋,村民生活清苦寒酸,但是村外漳河环绕,村里小桥流水,在这里歇歇脚,喘喘气,也别有一番情趣。

青年作家江雪和支部书记王旭东聊上了,王旭东说改革开放唤醒了村民,中国梦武装起村民,现在搞城乡一体化建设,村民更有了心劲。江雪赞道:“村变面貌民变富,关键在于党支部。站位高,执行力强;履民事,践行力强;谋长远,创新力强;爱家乡、战斗力强。就像这满村菊花,根扎泥土,放飞馨香。”“不敢当,不敢当,我们做得很不够!”王旭东是个实在人,从来不说过头话,其实他心里有数,已在谋划打造湖畔旅游景点,请来了远方一家高校具有创意的高手,在悄悄进行新农村的规划设计。

我想起清明回家祭祖,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组织村民种辣椒,安电架线,挖壕铺管,平整土地,开渠引水,干得热火朝天,做得有规有距。新当选的村支书张富明说,育苗那天县里四套班子领导和机关干部都来村上下地干活,乡党委书记和乡长隔三差五下来检查把关,还派乡人大主任蹲到村里跟踪落实。人家饭没吃咱一顿,水没喝咱一口,感动的村民们都上了劲,咱不领头干好还说甚呢!我说这是:“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来办公。”他笑了,笑得十分开心。

返程路上,区摄影家协会主席张爱民兴致勃勃地对我们说,栽菊花推进了城乡文明,种辣椒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全区上下铆足劲干,山里川里到处在变,摄影爱好者伸出镜头,就能拍到美丽景色。说的是,前几天,记协几位同志到张店镇甄湖村薛家沟自然庄探望农民通讯员王栓富,潺潺流水的吴儿河两岸有不少妇女在摘辣椒。王栓富说他老伴一天摘下来能挣几十元钱,不用出山就有收入,脸上露出了喜色。透过车窗,看到一辆辆满载辣椒的农用车向县城方向驶去,穿行在菊花飘香的公路上,同车人兴高采烈地哼起“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曲儿。(摄影:张国平)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qzgl/38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