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网红城市长沙的低房价是如何炼成的?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05-23 18:39:30 0 长沙 房价 城市

“所有新一线城市中,长沙房价最低。”2020年,在上海奋斗的90后谢靓花120万在长沙买了套房子,落户成为新长沙人。促成她选择长沙的关键之一,就是可以承受的房价水平。

低房价早已成为长沙的一个重要标签。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新一线城市居住报告》,在35个一二线城市中,长沙居住竞争力指数位列第9,在新一线城市中“居住负担”最小。另据易居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报告》显示,长沙房价收入比仅为6.2,居于末位,同期深圳的该比值达到35.2。

如今,当武汉新房均价已突破2万元大关之时,长沙还徘徊在万元的水平,不改“房价洼地”本色。多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分析,长沙多年来能当好“房价模范生”,其根本原因在于早已启动的严格限价政策,将房价上涨的萌芽成功压制住。

而低房价释放了旺盛的消费力,促成诸多新消费品牌的崛起,茶颜悦色、文和友、墨茉点心局等品牌快速成长,变成长沙的新名片,再吸引更多人来长。

这座GDP过万亿、人口上千万人口的中部省会城市,凭借自身丰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经济基础,新潮的消费文化,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严格调控,压制房价

站在岳麓山顶,向东远眺,视线越过河东掩映在绿色植被中的低矮建筑,湘江、橘子洲及对岸的高低错落的现代化建筑映入眼帘。如果是国庆假期前后登顶,伟人笔下的满山红遍、层林尽染,便会再现于眼前。

走过千年楚湘历史,穿越抗日战火纷飞,历经文夕大火,长沙城在废墟上重建。凭借霸蛮精神,这座不临海、不沿边的中部城市,不仅孕育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造等大企业,被冠以“工程机械之都”的称号,还滋养了一众新消费品牌,成长为GDP过万亿、人口超千万网红城市。

让长沙闻名于天下的,除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经济实力之外,还有远低于相似区位和发展水平的城市的房价,这一“房价洼地”的状态从21世纪初便已形成,彼时人均GDP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的长沙,房价已是最低。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武汉、郑州市区的房价接近2000元/平方米时,长沙的房价在1600元/平方米;2010年,太原房价突破7000元/平方米,武汉、合肥房价超过5500元/平方米时,长沙的还不足4500元/平方米,仅略高于南昌。

“这里有个历史原因,长沙前面十几年的土地供应量比较大,”湖南中原地产战略发展中心总经理陈世霞向第一财经回忆。这促使当时的长沙楼市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时,长沙的商品房供销比为1.81,其中商品住宅供销比为1.83,本地媒体的报道中称长沙已进入“买方市场”。

随着长沙城区的“东拓西进,南移北扩”,土地供应不减,市场仍旧供大于求。第一财经获取的一份长沙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2014年,长沙商品住宅的供销比分别为1.27、1.44。

“2015年起,长沙开始控制土地出让,那一年的供应量很少。”陈世霞说。上述市场报告显示,2015年,长沙市区的住宅市场供求比下降至0.88,2016年进一步下跌至0.63。

市场格局逐步转变为供不应求,长沙房价开始显出上涨的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8月-11月,长沙房价环比涨幅分别为1.5%、4.3%、4.4%、1.5%,在同期各大城市中亦位居前位。这一年,长沙市区新房成交均价7403元/平方米,涨幅超10%。

2017年,低供应叠加炒房客来袭,长沙的房价持续上扬。为遏制这一势头,2017年3月,长沙发布楼市新政,规定非长沙户籍限购1套;5月,进一步规定非长沙市户籍连续缴纳12个月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限购1套;长沙户籍限购2套。

这年7月,长沙祭出限价这一大杀器。多位受访人士认为,这是将长沙房价狠狠压制住的关键。“我记得很清楚,限价参照还不是以2017年的价格为准,而是以2016年10月份的网签备案价为参照,限得非常严格。”陈世霞称。

“2017年的时候,梅溪湖的房价已经涨到了差不多1.4万左右了,二手房价在1.6万,贵的项目可以到1.8万。”在长沙从事房地产工作十余年的薛文告诉第一财经,“但是政府给梅溪湖的项目设定的限价,毛坯房也就在9970元,限得非常狠。”

同时,单独备案的精装修部分,也因为市民投诉货不对板、价格过高等问题,在2017年下半年时被“加盖”,从没有限制变成最高2500元/平方米。

于是,在严格的毛坯限价+精装备案双重限价下,长沙的房价被很好地控制在低位。“2019年之后,长沙设定的每年房价涨幅也只有6%,增速依然很低。”

除了出手早之外,力度大、决心强,是长沙控住房价的一个核心因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单爽在“长沙模式”的文章中做出总结,将长沙政府的调控决心放在了首位:“从严格的调控政策可以看出长沙市政府坚决抑制房价上涨的决心。实际上,通过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房价上涨是各地政府的通用手段,但很少有地方政府抑制房价的决心像长沙一样坚决。”

“140平以下都是刚需”

在房价上如此强力的压制,对长沙楼市的各大参与主体形成了不小的影响。

“2017年开始执行限价的时候,房地价差平均在4500元/平方米。”薛文说,“开发商在2017年拿的地,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钱可以赚的,有些项目的土方成本很高,实际上是处于亏钱的状态。”

不过,长沙一直在持续调整,增加房地价差的空间。据湖南中原地产测算,2021年时,长沙项目的房地价差已达到7508元/平方米。

但相较于中部地区其他5个省会城市而言,这一数值依然不算高。“其他城市基本都接近1万,”陈世霞表示,不过在2022年的首轮集中供地中,这一指标进一步达到了约8400元/平方米的水平。

历经几年的调整,薛文明显感觉到项目利润的提升。“从过去几年的路径来看,长沙在售项目的利润空间是在不断增加的,加精装销售,如果可以顶着精装价格销售,项目利润率可以在8~10个点,对比其他城市来看,这是非常好的水平了。”

在某Top30房企工作的周灿也认为,当前长沙市场留给项目的利润空间是达到预期的。在房地价差、精装修等静态利润空间之余,“流速能够保证的话,动态的利润也是符合要求的。”

项目流速有所保证,简而言之就是“卖得动”、“不愁卖”。长期的低房价和严格的调控政策给长沙楼市带来了这种可能。

低房价首先带来的就是低房贷压力。2013年大学毕业后留在长沙工作的戴阳,2016年,在望城区购置了一套房子,当时单价约为4000元/平方米,每个月还款额度仅为一千多元。除了首付有家里支撑,余下的七成房款,不久之后,她自己一口气还完了。

而目前拥有两套房的薛文,每月的还贷额度也只在6000元左右,“对家庭开支占用不大的情况下,就能把这部分钱存起来”,使家庭财富有了积累的可能。

同时,长沙严格的限售、限购政策下,将市民的购房置换周期大大拉长。“在几年的限购期限内,市民不可能再做出不动产置业这类大额支出,这也就使得市民的钱越存越多,购买力相对增加。”薛文说。

这期间,长沙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保持着较快增长。据长沙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长沙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5.6万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万元,增长7.2%。这已超过同期武汉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事实上,长沙市民的购买力促成了另一个重要的市场特点,即刚需的首套房面积段近年来持续增长。

戴阳购置的两室,面积还在80平方米左右;2018年,在大王山板块附近购房的另一位留在长沙工作的大学生,买的首套房面积就在100平方米以上了。“现在140平以下都是刚需。”周灿说。

根据湖南中原地产统计,2021年,长沙主流的套均面积大约在132平方米;从成交结构上来看,销量最好的面积段集中在120~140平方米;16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产品,从2020年疫情之后,呈现量价提升的态势,供销两旺。

陈世霞分析称,“因为房价便宜,大家房票又有限的情况下,一般都是一步到位,在支付力得以支撑的情况下,一般购房者都会选择大面积的房子。”

在薛文看来,这也是2021年下半年全国楼市大幅下挫的背景下,长沙并未出现大范围降价情况的重要原因,“限价后的长沙房价跟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比,没有出现超涨的情况,也就没有透支居民购买力,使得大家对长沙房价的耐受力也比较强。”

周灿也有同感,大平层的改善项目卖得很好,2021年四季度部分大平层集中入市,单价在2万以上、总价在四五百万,基本都开盘售罄,“把12月的平均房价拉升了超10个点”。

即便如此,据湖南省住建厅数据,2021年长沙新房均价为10119元/平方米,保持在低位。“长沙的房价天花板现在还不到3万,武汉已经达到5万了。”薛文说。

不过,受到当下行业形势的影响,尽管长沙需求充足、购买力充足,但购房者仍有较为明显的观望情绪。“这有几个成因,第一个是很多城在降价,他们心里肯定会有预期,自己关注的项目会不会降价,其次就是企业的交付问题。”

这使得当前的长沙市场,也面临着成交同比下跌的情况。湖南中原地产数据显示,长沙内五区前4月累计供应211万方,同比下滑34%,成交201万方,同比下滑47%。

14年的幸福城市

借着全国楼市松绑之势,长沙也出台了部分松绑政策。5月初,长沙发布新规,将限购时长从网签6年改4年,可买二套政策,缩短了购房周期;5月中旬,长沙再发新政,规定存量房盘活供作租赁住房后,不纳入家庭住房套数计算,被市场称为“租房换房票”。

尽管外界纷纷认为该政策是长沙创新放松调控,在长沙房地产业内人士看来,其中的关键或许在于增加租赁住房供给。周灿也认为,这有利于降低年轻人的生活成本,让他们更愿意来长沙定居工作。

事实上,远低于其他重点城市的房价,早已成为长沙吸引年轻人的一项利器。

2021年3月,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建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长沙是全国所有大城市里房价和收入比最低的城市,一个普通家庭工作6.4年就可以买100平米的房子,年轻人不靠父母,和伴侣一起就可以轻松交首付供房,并表示将继续管控好房价。

低房价降低了购房对消费的挤压,使得长沙人有更多的余力享受生活,又进一步滋养了诸多新消费品牌,茶饮中的茶颜悦色、咖啡里的三顿半、卤味里的绝味鸭脖、餐饮里的文和友、费大厨等;湖南首家京东Mall、宜家家居也将落地于长沙的洋湖片区。

丰富多彩的文娱生活,构成了长沙生活的高幸福感。截至2021年,长沙已连续第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年轻人也在用自己的行动为这座幸福城市添加注脚。

谢靓是湖北人,在外打拼的她想要有个安定的空间,再加上2020年疫情的影响,让她产生了买房的想法。在一番仔细研究后,她选定了长沙。“2020年的时候,长沙均价还没过万,我们家那边小县城都要7000多一平方,”谢靓说,“跟武汉比起来,长沙的消费支出也不算很高,城市充满了生活气息。”

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以前,长沙连续4年每年人口净流入在23-27万人。据七普数据,2020年底,长沙常住人口增加到880万,一年净增加了近41万人。而截至2021年底,长沙的常住人口已达到了1023.93万人。

2017年,长沙首次迈入“万亿GDP俱乐部”;2021年GDP超过1.3万亿,比上年增长7.5%,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在中部地区仅次于武汉。同时,长沙是世界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之一,2021年数据显示,长沙的工程机械总产值约占中国的27.5%、全球的7.2%,产品覆盖180个国家和地区。

将视线拉得更长远,长沙这支潜力股在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2022年4月,湖南发布了《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长沙计划到2026年GDP达到2万亿元左右,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人,并给出多重配套措施,从产业、交通、互联网、能源、人才引进等方面推进强省会建设。

建设强省会的关键在于推动强产业的发展。在原有的强制造业基础之上,长沙还将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到2026年,打造15个左右千亿级产业,实施180个左右十亿级项目。

这样充分的想象空间下,房企对长沙持续看好。“长沙当前楼市的健康度、城市发展潜力、政府财力支撑,相较其他城市更稳定。”在薛文看来,房子的财富增值效应也比周边房价高的城市更加明显。

“现在的市场行情下,我们在地级市拿地非常谨慎,”周灿告诉记者,“另一个中部省会城市房价虽然高于长沙,但房子卖不上价格,居民购买力支撑不足,而长沙则有充足的购买力支撑市场,我们也持续看好长沙。”

(应受访人要求,谢靓、薛文、周灿、戴阳均为化名。文中图片皆来自当地政府网站) 【编辑:谢艺观】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2184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