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港股严重超卖 214家公司789亿港元回购史上最豪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11-01 12:34:34 0 港股 港元 香港

投资人王凯如此调侃当下港股,“放眼望去,连一只像样的标的都找不到。目前的跌势跟公司基本面无关,资金是慌不择路地离场。”

美股持续上演史诗级的波动行情拖累香港恒指,导致其市况倍显低迷。恒指当前PE(市盈率)仅为7.4倍,正处于10多年来最低水平,甚至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的水平相当。

思睿研究中国市场策略首席分析师洪灏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港股已经严重超卖,从数据来看,无论是相对强弱、还是高于其200日移动均线的成份股占比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之一。

股价下行,港股不少公司用真金白银回购自家股票以凸显投资价值。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合计有214家港股上市公司耗资789亿港元实施股份回购,创港股有回购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

不过,高达789亿港元的回购金额,似乎依然止不住港股下跌趋势。港股底在哪里,似乎没人能回答。

港股严重超卖

10月24日,恒指收跌1030点,跌幅达到6.36%;10月31日,恒指再跌1.18%,报14687点,最新市盈率为7.4倍,已接近恒指历史PE最小值7.34,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的水平相当。

跌势最大为恒生科技指数,年初至今累跌近50%,最新报2852.57点。值得一提的是,10月24日,恒生科技指数当日跌幅达到9.65%,而该指数在2021年2月最高达到11001.78点,当前点位较高位已经下跌超74%,成为全球股指跌幅最大者。

而恒生科技指数30只成份股,今年以来的股价表现尤为低迷。小鹏汽车、商汤、哔哩哔哩、明源云、万国数据、舜宇光学科技累计跌幅均在70%以上,瑞声科技、华虹半导体、阅文集团、金蝶国际、小米、腾讯、快手等跌幅在50%以上(表1)。

统计数据显示,港股最近3个月的日均成交额缩减至979亿港元,对应当前30.8万亿港元的市值,凸显成交低迷。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卖空成交比近日明显上升。进入10月份,港股沽空率持续在历史高位徘徊。统计数据显示,港股20天平均沽空比率达到20%,是自2006年以来的历史高位。沽空比率越高,反映的是投资人看空股票资产未来价格,因此提前借券卖掉,然后在未来以更低的价格买回来还给券商,赚取其中差价(图1)。

当前港股总市值30.8万亿港元,2021年底港股总市值42.38万亿港元,不到一年时间市值蒸发近12万亿港元。当下港股主板所有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在8.8倍,投资人王凯说,“我知道估值低,但也很难说是否还会继续降低。”

洪灏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港股已经达到严重超卖程度,从数据来看,恒生指数无论是相对强弱,还是高于其200日移动均线的成份股占比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之一。”

王凯称,“放眼望去,我们不知道还能买什么股票,也无法预测市场走势,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市场资金出逃已经跟公司基本面无关,而是完全由情绪主导。港股的低估值问题由来已久,无法成为买入的理由。比如腾讯,目前已经跌到200多港元,但我依然选择观望。”

而这股抛售的力量来自何处?

洪灏向记者表示,香港外资券商的持仓市值正扶摇直下,而内地券商的持仓市值基本保持稳定,这种分化肇始于7月份之后。香港外资券商还在减仓,与内地券商的持仓分化背离。

市场逐渐见底?

洪灏向记者表示,地缘政治的影响、美国加大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遏制、中美审计监管合作事项等,都影响着港股的表现;更遑论香港金管局在与美联储同步提高最优惠利率方面拖泥带水,并选择消耗外汇储备来维护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在如此这般的超卖水平上,诸多不利消息已经在价格方面有所反应。

“没有人可以告诉你港股什么时候能见底,鉴于美国市场对美国通胀前景仍然迟疑不决,市场情绪变幻莫测,美股的最后一波下行将会非常剧烈,这是很多人都没有准备好的,美国将继续成为其波动的源头之一。也就是说,港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还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波动。因为香港金管局的利率、货币政策都跟美联储挂钩,这是没办法改变的。”洪灏称。

与此同时,香港金管局正与港元空头鏖战。目前港元汇率再次跌至7.85,触及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10月20日根据联系汇率制度再次承接30.62亿港元沽盘。自5月12日起短短几个月,香港金管局已经39度接钱,合计承接2381亿港元,可见资金流出压力大。

根据摩根士丹利发表的中国资本市场策略报告显示,统计出股票级主动型基金经理(Stock-level active managers)于9月份累计净沽出金额达到330亿美元(约合2590.38亿港元),中国科技股录得今年以来单月最高净沽出金额。

一位多头主动型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大多数投资组合经理现阶段都在加速赎回资金,降低投资中国互联网股票的仓位。由于市场波动,我们的投资人(养老金、主权基金)短期内将保持防御性,也并不急于增加中国科技股。目前恒生科技指数从峰谷到低谷的跌幅与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的跌幅相当,我们更喜欢在即将到来的市场周期中寻找优质成长股。”

有迹象显示,资金还在继续撤出港股。根据香港金管局的数据显示,8月香港活期存款同比减少11.7%,定期存款同比增长22.6%。今年以来外币定期存款(美元占绝大部分)录得较高增长,主要是美国加息造成资金流出并转换为持有美元(表2)。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向记者表示,随着港元利率逐渐上调,港元的定期存款正在增加,意味着大量的活期存款或股票市场的资金,回流到利率较高的港元及美元定期存款。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香港有不少银行推出定期存款优惠,个人客户以全新资金或兑换资金开立指定定期存款,可享受特惠年利率。比如美元定期存款收益最高可达5.1%,港元定期存款最高收益率达到4.6%,人民币定期存款收益率最高2.5%。

“由于当前一年期港元定期存款利率已经达到4%以上,而较高的无风险利率削弱了风险资产的吸引力,因此预计短期港股的流动性及风险偏好仍然较低。相比于股市投资,买这种定期存款产品收益率也相当可观。”颜招骏补充说。

王凯称,港股外资参与度很高,而外资选择性也很多,所以机会成本高,比如投定期存款、高收益率债券等各种金融产品,所以利率高对港股有很大影响,即资金流入股市的意愿变得更低。

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法确定港股何时回暖,在整体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我们依然面临全球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利率上升,因此我们的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会非常犹豫,导致交易频次下降。”

而在股价低迷时期,投资价值也逐渐显现,不少上市公司纷纷回购股票以提振市场信心。

上市公司回购额创新高

港股下跌已经无关乎公司基本面,而是各个行业都出现了无差别下跌。随着市场的恐慌性下跌,港股整体估值已经处于历史极值位置。更多的上市公司大手笔回购,市场掀起一波“回购潮”。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今年以来一共有214家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总金额达到789亿港元,创港股有回购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2021年港股上市公司回购金额为296亿港元,2020年回购金额为113.96亿港元。

在本轮回购潮中,有10家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0亿港元。其中腾讯今年以来回购金额高达244.89亿港元,占整体回购金额的31%;其次是友邦保险大手笔回购了2.72万股,耗资205.7亿港元;汇丰控股回购金额达到35.15亿港元;小米今年以来回购2.19万股,合计耗资25.83亿港元。

此外,本轮回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回购频次非常密集。腾讯今年以来回购次数高达76次,自9月以来的回购次数就达到30次。友邦保险回购次数达到128次,而像小米、汇丰控股、明源云、京东健康等回购次数也都在50次以上。

海通证券研报称,港股自2005年以来共经历过五轮回购潮。历史上看,回购潮之后港股往往企稳回升。中长期看,回购潮结束后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均能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而其中又以信息技术板块在回购潮之后表现最好。

洪灏表示,“公司回购当然是想凸显投资价值或者信心,但我多次强调,目前的下跌跟公司基本面无关,而是由情绪导致的恐慌,从股市撤离到一个收益率更高的地方。”

因此,并不能将上市公司回购举动,作为投资港股的最佳时机。

记者统计数据显示,超过90%上市公司的期间回购均价高于现价,账面出现亏损,合计亏损金额达到207亿港元,而回购亏损主要集中在18只股票。其中腾讯今年以来的回购均价为320.14港元/股,截至10月31日收盘价为205.6港元,亏损比例达到36%,回购亏损额达87.61亿港元。其次友邦保险的回购亏损达到44.03亿港元,两只股票的回购亏损金额占合计亏损额的64%(表3)。

上述多头主动型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我们仍将宏观风险管理放在首位,并不急于寻找交易机会。我们目前的策略大多是保守的,等待关于更多货币政策等关键信息的出台,以增加中国的成长型股票投资。”

市场集聚反弹动力

诚然,全球地缘政治变化的影响依然存在,港股显然尚未见底。然而洪灏认为,这是一个洗盘的过程,有人卖就有人买,不管怎样,这里面应该有交易机会。

从数据来看,7月以来,海外主动资金整体净流出,且流出时间较长。而南下资金依然延续了自年初以来持续稳步流入的趋势,进入10月更呈现加速抄底的状态。最近一周(10月24日~28日)整体流入规模达到281亿港元,创下自3月中旬以来最大周度流入规模。

另一项数据也表明确乎有人在逆势买入。最近数周,香港最大的港股ETF盈富基金(2800.HK)的周度资金流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这只ETF的累计资金流入亦处于史上最高。

“我就是从15000点轻仓买入的,虽然没有买很多,但加仓是一个过程。我很难说什么时候是底,只是已经到我的心理点位了,而且你也不太可能买在最低位,或者卖在最高位。就当下恒指超卖的程度,我认为可以逐步加仓,这并不是公司基本面出了问题,也不是商业模式本身的问题。但前提是这笔投资能否拿得住,我觉得只要时间足够长,比如三年以上,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洪灏表示。

颜招骏称,资金都是寻求最高收益,当下撤出港股并非就永远不回流。当恐慌情绪消化完毕或海外市场逐渐回稳后,港股很容易出现空仓平仓盘带动的反弹。截至10月31日,AH溢价指数报156.06点,处于过去10年的高点,同时亦反映当前H股相对A股的估值折让处于历时最高水平。若市场短期的风险偏好回升,H股会比A股更具弹性。

截至10月31日收盘,大市沽空比率升至19.6%。有分析指出,沽空比率的阶段性高点,通常也是股市阶段性低点。即是说,港股空头聚集之下,多头也在伺机反扑,集聚市场反弹动力。

中金研报认为,港股当前资金面情况反映的是市场面临的“三重压力”,即美联储紧缩影响流动性,国内增长影响盈利预期,以及地缘局势影响风险偏好。短期来看,当前外资主动型基金大幅低配置港股情况需要在后两者上找到转机。

而国海证券分析指出,港股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更大,若未来经济恢复未能超预期,则港股的反弹力度可能较弱,且美股走势变化的拐点可能要考虑到12月。保守来看,港股在明年才能翻转,迎来更大级别行情的概率更大。

创金合信港股通成长基金经理李志武称,对港股后市非常乐观,港股的估值接近历史悲观极值点位置,安全边际极高。从历史经验看,这种极值位置往后的回报都相当可观。其次,本轮历史罕见的大跌,既有国内经济基本面转型期,也面临海外流动性紧缩期,既遭遇历史性的疫情,又处于国内多个支柱行业的政策规范期,影响了投资者信心。但好处是,利空已经反映在股价上,只要对中国经济有信心,胜率会更大。

与此同时,作为市场监管者,港交所近来频频释放利好。10月19日,港交所刊发有关特专科技公司新上市规则的咨询文件,建议扩大和完善香港现有上市制度,允许特专科技公司来港上市。以此增加香港上市公司种类,让更多不同类型的公司进入这个具备深度和流动性的国际市场,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更多选择,提升吸引力。

【编辑:刘阳禾】

0元薅羊毛,年轻人省钱的快乐中是否有套路?

中消协发布报告 点名未成年人盲盒消费热等

为何说“长城两边皆故乡”?

老北京琐忆:鲜鱼口因何得名?小吃蕴含哪些民间智慧?

对话丨韩旭:感谢国际篮联盛赞 会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七部门出手!规范明星广告代言活动

佩洛西丈夫遇袭最新细节曝光 凶手包里带着这些物品

“团团”病重台“农委会”官员却称大陆可拿回去 蓝营批冷血

文旅部:进一步提高演出经纪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事关电子烟、个体工商户、药品召回……11月新规来了!

卢拉在巴西总统选举中获胜 将开启第三任期

“新职业”不新 “上门做饭”能否一直红下去?

业内资深人士复盘A股:“诱空”,没必要慌

浙江教育观察:大学生为啥在宿舍楼道里走秀?

“劫后”梨泰院:封路、哀悼与泪水

三宅一生:当东方审美闯入西方时尚

与“时”应势,宜促中外文明互鉴

台北故宫博物院三件文物损坏:怎么坏的?谁来负责?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4545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