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中国人民银行于11月30日开展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11-30 18:38:00 0 永续 银行 资本

原标题:中国人民银行于11月30日开展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

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11月30日开展了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操作量50亿元,期限3个月,费率0.10%。

本次操作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公开招标,中标机构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换入债券既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行的永续债,也有城商行发行的永续债,体现了对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的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将综合考虑市场状况和合理需求,采用市场化方式稳慎开展CBS操作。

此前报道:央行开展50亿元央行票据互换操作 为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提供支持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琪

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10月29日开展了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操作量50亿元,期限3个月,费率0.10%。

本次操作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公开招标,中标机构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换入债券既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行的永续债,也有城商行发行的永续债,体现了对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的支持。

CBS从创设至今不到3年时间。2019年2月20日,央行开展了首次CBS操作,2019年6月27日开展第二次,从2019年8月9日开展第三次开始,至今保持每月一次的节奏。截至目前,央行累计开展了29次CBS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此前介绍,央行票据互换工具可以增加持有银行永续债的金融机构的优质抵押品,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认购银行永续债的意愿,从而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创造有利条件。

当前,银行资本补充可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两大渠道。内源性渠道主要是每年的留存收益以及部分的超额拨备;外源性渠道则主要包括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发行可转债、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高级分析师张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永续债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资本工具,能够有效拓宽商业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渠道,提升商业银行抵御风险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自2019年1月份中国银行发行国内首单银行永续债以来,永续债发行规模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Wind资讯数据显示,至今累计已有76家银行发行了115只永续债,发行规模达1.6万亿元,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的主导趋势愈发明显。

“当前银行补充资本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张丽分析称,第一,从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来看,2021年以来,银行资产投放速度仍相对偏快,多数银行资本充足率呈现下降趋势。第二,近年来,银行资产质量下降、不良率持续释放,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信贷投放大幅增长,同时在表外非标回表的大背景下,银行整体资本金需求加大,导致补充资本需求较大。第三,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低于银行业的均值水平,资本补充手段相较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较为单一,银行为保持盈利能力而“以量补价”的措施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更高,因此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需求迫切。

张丽表示,CBS创设后,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可以将缺乏流动性的银行永续债互换成为市场认可度更高的央票。同时,2020年以来,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放松了保险资金可投资永续债范围,现金管理类产品亦可以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银行永续债的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改善了银行永续债的流动性,更好地助力宽信用。从目前永续债流动性来看,商业银行永续债的成交量有所提升,显示出其交易活跃程度在改善。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126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