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涨粉1500万,爆火的张同学说他一分钱没赚到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12-10 18:55:43 0 同学 中国 新闻周刊

还是要带货,这或许就是网红的归宿

过去两个月,一个名为“张同学”的抖音账号横空出世,如坐上火箭一般蹿红,只发了44条视频,条均点赞近百万,话题阅读量超50亿,吸引1500万粉丝。

扒火炕、做豆腐、赶大集、到村头商店买肉买酒……以农村单身汉形象出现的张同学用浓烈的纪实色彩,讲述了东北乡村里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这种高清的还原之下,不少粉丝留言说,羡慕这种生活,在线上点赞观看不过瘾,还有人驱车几百公里前往张同学拍摄处打卡留念。

现实生活中的张同学则是一位生活在农村,已婚已育,曾外出务工,在家做短视频创业的中年男人。如今,他似乎过上了明星一般的生活:接受采访、认识客户以及被粉丝缠身。晚上九点,在打了一天电话后终于拨通了张同学的电话,他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应了网上对他有团队、拍摄农村脏乱差的质疑,讲述了走红之后的心路历程和他的故事。

张同学说:“在别人眼里可能我是个网红或者明星,我自身看得不重。”不过他也坦诚说做短视频是看到了线上赚钱的机会,他不排斥广告和带货。

张同学部分作品截图张同学部分作品截图

短视频做出了大动静

中国新闻周刊:什么时候开始做短视频的,之前有没有接触过短视频拍摄?

张同学:去年7月回到村里,才开始做视频,之前是个生手,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和设备,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平常拍摄也就是一部手机和两个支架。

中国新闻周刊:回到村里就想做短视频吗?有什么规划?

张同学:去年回到村里,真的没啥可干的,看到线上流量的发展,抖音也是公开式的创业平台,就想着找一些机会。那时候就一心想做短视频了,自己也爱玩,爱好拍段子,没提前做好文案和计划,更别说商业发展规划了,其实我拍摄的时候也一样,很多都是现场拍出来的段子。我就是想在上面拍些段子,涨些粉,赚些钱。

中国新闻周刊:有想过做短视频会做出这么大动静吗?

张同学:没有,不过我之前帮别人做的账号还是有点名气吧,我对我自己的段子,还是很有信心的。之前没有这么热的时候,按照平常的流量,到今年底粉丝也能破个150万到200万左右。

中国新闻周刊:觉得自己的视频为什么会火?从内容产品的角度总结一下。

张同学:其实视频能不能火,主要还是由视频本身质量决定的。以前可能搞笑视频更吃香一点儿,比如撞一下头或者做一些搞怪的事,没准儿就能上热搜,涨个几万粉丝甚至更多。但现在我感觉线上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都用上平台和技术,所以能火的视频,应该属于技术流,技术越高,包括剪辑制作,在每方面都做到精致,这样作品才更容易突出重围。

中国新闻周刊:火了之后是什么感觉?

张同学:其实我没什么感觉,要是了解我就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了,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个网红或者明星,我自身看得没有那么重。家人和朋友也都比较淡定。从去年我就开始拍摄短视频,之前给别人做的账号也挺优秀的,我自己的账号一下火起来,真没有想象中那种感觉,就是网红、名人了。

现在很多粉丝来家里合影、参观,说实话挺困扰的,也想些办法处理这个事,因为粉丝来打卡这个事避免不了的,但是在疫情期间很麻烦,接下来也会针对疫情防控,安排严格一点;另外就是我可能会找适当的时间见粉丝,如果我正在拍段子,可能拍完之后会有时间来做这个,毕竟人家是因为喜欢你才大老远来的。有人从营口开两三个小时车来的,看不着人的话,他们可能也会有失落感。

一个有故事的男同学

中国新闻周刊:去年回到村里,之前是在做什么工作?

张同学:其实我一直都在农村,从小到大在这个地方土生土长,不过不念书之后我也出门打过工,我的家人一直留在村里。之前我在大连做过小型企业管理,算个不那么正规的白领,在外面漂泊五六年,和家人相处也不多,去年回来了。

中国新闻周刊:视频里出现的都是朋友?有没有想过他们也火了?

张同学:是村里的朋友,带火身边人,这个之前真没有想过。

中国新闻周刊:粉丝们很想参观用来拍摄的房子,那个房子是自己家的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张同学:那个房子是我爷爷留下来的老房子,房龄有四十多年了,平时没人住。这么多年,虽然也翻新过,但还保留着原来那种面貌,村里其他房子都不是这样了。我小时候在这里面长大,一方面是怀旧,另一方面我自己家住得不远,但家里有小孩比较闹,没法拍摄,就选了这里。

中国新闻周刊:很多人质疑视频里的农村生活,甚至有人说是脏乱差,拍这些想传递一些什么?

张同学:我也会看一些回复和评论,很多粉丝说,看你的作品很解压,而且也向往农村生活。其实我在作品当中,表达出来一些我内在真实的东西。

这个事情,就像看电视剧一样,每个人感觉都不一样:有人说张同学表达了一个单身汉脏乱差的形象,这是有点客观的看法;更多时候大家会说看完视频很解压,很有意思。比如前几天拍摄磨豆腐,大家会发现原来农村还有这种传统做豆腐的手艺,这些本就在传达农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只不过是现在这个季节,题材会受限。

中国新闻周刊:看过李子柒吗?这个磨豆腐和她做农活是不是有点相似?

张同学:虽然题材有点相似,但是通过视频表达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李子柒表现的是人家向往的生活,我拍摄的都是身边发生的邻里之间那点事,在表达上稍微有点粗犷,但是接地气,也写实。

中国新闻周刊:喜欢在农村的这种生活吗?

张同学:我一直都在这里生活,没有离开过。2013年、2014年,在外面我和别人合伙开了一个修理厂,那时候赔了不少钱,三四十万是有的。在我眼里是很多钱,赔完钱之后,感觉自己天天晚上睡不着觉,那个时候得了抑郁症。

后来我就放弃了修理厂,等回到老家就感觉心里一下子就非常恣意,家乡每一个角落,甚至空气都让人感觉舒服。我好像一下子就从困境中走过来了。虽然我没有什么钱,但后来我对物质看得非常淡,感觉最重要的还是每天活得有点意思。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会觉得快乐吗?有没有想过不火了怎么办?

张同学:其实我一直都挺快乐的,只是说那个阶段比较特殊。回到老家以后真的对什么都看得非常淡。不火也很正常,太阳不能永远升到最高点不落吧?账号不起来,我心态是这样,起来了,我心态也是这样,再落了,我心态也不会变。

没野心,不接受投资

中国新闻周刊:最开始就抱着简单的目的,谋个营生,才做了这个事对吗?

张同学:应该可以这么讲。说实话账号做起来了,但我现在确实一分钱都没赚到。这也没啥,我个人心态挺好的,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经历的事情比较多,磨炼出来了。我说你可能不会信,但我真没什么感觉,现在唯独有一个变化,就是每天有很多媒体来找你,商家来找你,粉丝来找你。

中国新闻周刊:会不会接商家的广告?团队会扩建吗,怎么招人?

张同学:后期估计得看是什么广告,如果要是想要商业效果特别大的商业广告,我可能不会去接。我主要还是以自己的拍摄节奏为主,想把更精彩的内容呈现给粉丝们。团队肯定会扩建,只有身边这几个哥们朋友肯定不行。招人就随缘了。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的内容比较写实,有点像纪录片,后续在内容上有什么规划?

张同学:我想展现的东西太多了,比如家乡风土人情,农村种地等写实题材,后期还可能讲张同学怎么在村里创业。题材可能会有改变,但是这些新段子还没有拍完。

中国新闻周刊:有投资人找你的话,是否接受投资或合作?

张同学:这个我不会考虑,目前还是想自己玩,感觉人家要是签你的话,肯定是想把商业化放大,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就会把人设给毁了。

中国新闻周刊:火了之后,会有野心了吗,想做更多的事?

张同学:我还没有那么多野心,还是求稳,一步一步往上走。有多大能力就干多大的事。比如带货,我是这么想的,别人可能感觉卖得越多越好,但我会要求东西质量好,哪怕只能卖一千单,我就卖一千单,不求卖多少赚多少。

中国新闻周刊:不会想赚到很多钱的事吗?

张同学:说实在的,已经有了就不要要求更多了。钱这个东西够花了,非得要求更多干嘛?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够了吗?

张同学:现在没赚呢。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1911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