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搞科研,莫让走歪路者伤害正派人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12-15 10:06:42 0 论文 学术 职称

搞科研,莫让走歪路者伤害正派人

一场有规模的学术打假还在余波震荡。

12月10日,国家卫健委科技教育司发布了最新一批部分机构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情况,通报了38起案件及调查处理结果。通报显示,涉事医生存在代写代投论文、篡改数据图片等问题,这些论文大多与一场学术打假相关。

去年2月,知名学术打假人伊丽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及其团队发现了400多篇论文涉嫌造假,主要集中在生物医学领域microRNA等领域的研究,引发了学术期刊对论文的大规模调查。今年11月,学术期刊《细胞生物化学杂志》甚至发布了一期全部由129篇论文的撤稿声明组成的增刊(详见本报12月8日报道《这期学术期刊没有论文》)。

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官网开设医学科研诚信专栏,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科研机构按照《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查实并公开通报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予以转载通报。截至目前,被通报次数最多的山东某医院已有145名医护人员被处理。

有医生将学术不端行为归咎于职称评审制度。一位自称涉事论文作者的人曾向学术打假人求情,“没有论文,注定无法向上晋升职称,职称上不去,养家都困难。我也想自己有整块时间做点科研,但是不可能。白天门诊和手术,下班后还要管孩子。仅仅晚上10点以后有点时间,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但在学术打假人看来,“医生不发论文、不晋升职称也不会就过不下去,就算要发论文,也不用非得作假,只要有心,基层的临床也可以写出很好的论文。”

一位三甲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就表示,在医生晋升中,SCI论文从来都只是各种要求中的一项。其他要求包括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廉洁操守、门诊工作量、急症工作量、下乡、支边、工作年限、是否有医疗事故和投诉,等等。

在她看来,能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的医生,对科研范式和对相关研究方向宏观的把握都是有水平的。之所以论文在评价体系受到口诛笔伐,因为其他指标要么是“软要求不能评判”,要么大家“混混都能过去”,要么“熬到年限就行”。“买论文的只是混个职称,没有谁能买成真正的人才。但要是把整个制度都废掉又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只会导致更大面积的学术腐败。”

但现实中,一些医院和科研单位在评价时不细究发表的论文是否产生了真正有意义的学术研究,更看重发文量逐年攀升的表面风光。不少医生也缺乏时间、缺乏培训、英语水平不高、实验室资源不足……一批服务他们的第三方公司应运而生。学术界近年发现的有组织伪造论文的“论文工厂”,这些“工厂”制造数据,根据需求生成论文以供销售,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商业模式”。有的“工厂”不仅搞定文章造假本身,还包括后续流程:论文提交、买通同行评审、买卖署名等。

2018年,广东省一位学术期刊的编辑曾对他所在的一个“万方数据期刊交流”QQ群两个月内的4898条文本信息进行了关键词统计,出现了3922次涉及“买卖需求”的信息。其中包括代写 (1453次) 、毕业论文 (988次) 、过稿转让 (570次) 、大量接单 (497次)等。除了大量与论文写作和发表相关的信息以外,还有少量涉及专利与软件著作权包办、课题申报代写、主编挂名等涉及学术交易的信息。

他发现, 医学和经济领域“过稿转让”问题较严重。一些代笔公司 (或个人)以作者身份向编辑部提出要求并更改、增加作者和机构单位,通过这种方式将“过稿”(录用稿)转让给“论文消费者”。

这背后其实是巨大的利益。一些人走学术不端的捷径,花费不高的成本,就能骗取科研资金、学术荣誉、职称评定,有的甚至还走上了领导职务。很多单位会对发表论文的研究人员发放现金奖励,也进了造假者的腰包。

更可怕的是,在科研竞争这条赛道,往往“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走捷径的人抢先发了论文、拿了奖励、评了职称,戴了“帽子”、占了“位子”,堵住了踏实科研熬出成果的后来人的发展空间。这恰恰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也逼得一些后来人不得不加入“内卷”,同流合污。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解决的是评价机制的改进。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新闻发布会上就说道,论文本身是好东西,但如果把论文作为唯一标准,就走向了问题的反面,走向极端,因此强调的是“不唯”。

8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破除过去职称评审中的“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倾向,不把论文、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出国(出境)学习经历、博士学位等作为申报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制定通用学术规范标准和惩治学术不端的严厉制度,追缴学术不端的名利所得,打击学术造假者的侥幸心理。有学者就提出,不妨效法国家惩治官员腐败的“双开”制度,对查实的学术不端行为,开除其钻营骗得的学术职务、职称,开除其因学术腐败、投机攀爬而获得的行政职务,让一切归零。

相较以前很多通报中取消不同年限的项目申报、立项、评奖评优、职称晋升、招生资格等这些相对“不痛不痒”的处罚,今年这些通报中有人丢了博士学位,有人被撤了主任医师职称,还有教授被解聘。这既是对投机造假者的警示,也是对勤勤恳恳、踏实科研学者们利益的保护。

刘言  【编辑:王诗尧】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2186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