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奥运史上首次实现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 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精彩办赛 协同发展)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2-12 00:13:56 0 北京 冬奥会 场馆

一台矗立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扇叶直径146米的风电机组,日均发电约2.45万度,经666公里长的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输送至北京后,可供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完成本届冬奥会期间的全部造雪量,相当于在一个标准篮球场堆出28米高的雪。

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2月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指出,绿色办奥,就要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

来自张北的风电,点亮冬奥的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所有场馆都将采用绿电来供应。据测算,到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度,可减少标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绿电看得见

每一度绿电可溯源、可查证

永定河畔,164米长的滑雪赛道宛如一条白丝带,飘扬于4座70米高的冷却塔旁。这里是在原首钢发电厂旧址上拔地而起的首钢滑雪大跳台,2月7日起陆续进行单板滑雪大跳台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角逐,产生4枚金牌。

开赛前夕,11台大功率造雪机马力全开,一道道气柱喷薄而出,凝结成朵朵雪花,飘落在银装素裹的赛道上。

1.15万立方米,这是首钢滑雪大跳台冬奥会期间的总造雪量。“造雪约耗电2万度,赛时维护和补雪保养约耗电10万度。这些电力100%由绿色电能供应,放在过去,意味着要烧32吨以上的标准煤。”国网北京电力石景山供电公司经理张庆说。

不只首钢滑雪大跳台,北京冬奥会赛事期间,3个赛区26个场馆全部使用绿色电能。“国家电网建设完成了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中心,将赛区的供电可靠性提高到99.999%,这是历届冬奥会最高标准,并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全部场馆100%绿色供电。”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彭华岗介绍。

步入国家电网公司冬奥电力保障服务中心,北京冬奥电力运行保障指挥平台大屏幕上,一张五颜六色的地图标注着各个冬奥场馆、换流站、场馆间线路等重要点位的信息。这座在原首钢焦化厂旧址上建成的“智慧大脑”,可实现对北京、张家口两地三赛区各场馆电力运行的实时监测与统一调控。

“指挥平台可延伸至场馆末端电源‘最后一厘米’,24小时守护着冬奥场馆电力设备,时刻感知设备运行状态和内外部环境,指导场馆电力团队开展巡视值守和应急处置。”国网北京电力公司冬奥办副主任代贵生说。同时,国网北京电力也实现了冬奥绿电全环节数据存证,让每一度绿电可溯源、可查证,为北京冬奥会100%使用绿电提供可信证明。

绿电送得上

冬奥绿电交易成交电量7.55亿度

车行张家口,草原上风车林立、桨叶劲舞。

目之所及,风电塔筒上涂装有北京冬奥会徽和奥运五环元素,这里正是北京冬奥的绿电源头之一。在张北县大河镇米家沟村风电场,华源电力有限公司多能互补风电项目副经理杨永生正带领技术团队进行设备维护,保障冬奥绿电供应。

“风轮扇叶直径146米,凌空旋转一圈的扫风面积超过1.67万平方米,相当于2.3个标准足球场。”杨永生说,这样一台风电机组满负荷运行时,扇叶每旋转一圈产生4.8度绿电,日均发电量约为2.45万度。

张北县距张家口市区45公里,与市区的最大海拔落差在1000米以上,高低间形成的悬殊温差导致空气强对流,使之成为蒙古高原冷空气进入华北平原的主要气流通道。目前,张家口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2347万千瓦,较2015年增长约1300万千瓦。

2019年6月,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提出,“通过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消纳和适用于北京冬奥会的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以及储能系统、电力电子设备多能互补等,保障场馆常规电力消费需求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一度绿电,能点亮颁奖广场主舞台22秒,能让厨师在冬奥村“全电厨房”制作两份菜品……在这背后,北京、张家口两地携手探索市场化的绿电供应机制,确保冬奥场馆及附属设施建设期、测试赛期、正赛期足额绿电供应。2019年6月以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已累计组织开展8批次冬奥绿电交易,成交电量7.55亿度。

绿电供得稳

抽水蓄能,低谷过剩电能转为高峰优质电能

铁塔依山而立,银线穿越林海,一台无人机掠过输电线路,进行高空智能巡检作业。

国网北京电力设备部副主任闫春江说,为保障冬奥供电,国网北京电力全面部署无人机巡检,电力巡检效率提升8倍多,减少现场作业人员半数以上。

“山连山,沟套沟,沿线气候复杂多变,施工条件恶劣。”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冬奥办副主任雷为民说,“张北柔直”工程70%的线路地处丘陵和山地,高寒、大风天气较多。从2018年2月开工建设至2020年6月正式投产,工程人员用两年多时间攻克了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领域的12项世界难题,年输送绿电140亿度。

“风光出张北,绿电送北京,送得上更要供得稳。”雷为民说,风电的瓶颈之一是风的不确定性,电能本身无法大量储存。用电高峰时可能寂静无风,风起云涌时或又恰逢用电低谷,如何削峰填谷?抽水蓄能电站给出了把风能转化为水势的解决方案。

在毗邻北京的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依山就势筑起的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矗立于巍巍峰谷间,高低落差逾400米,将上下两座库容都超过48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连通在一起,于2021年12月30日投产发电。

“简而言之,就是‘闲时备着忙时用’。”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丰宁机电安装标项目负责人彭兵说,用电低谷时段,电站利用无法消耗的剩余电能从下水库抽水至上水库,把电能转换成水的势能储存起来。用电高峰时段,再利用400多米的海拔落差,从上水库开闸放水至下水库发电。一抽一放间,把低谷时的过剩电能转为高峰时的优质电能。

“总装机容量360万千瓦,相当于为北京冬奥会装配了一块超级‘充电宝’。”彭兵说。

本报记者 贺 勇 史自强

本期统筹:塔怀旸

版式设计:蔡华伟 张芳曼 张丹峰 汪哲平 【编辑:程子倬】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4659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