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海南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每一粒种子都有身份证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16 21:29:53 0 种子 实验室 种业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这几天成为国内种业乃至整个农业的热点,那么,这个实验室,究竟在做什么工作,又承担了什么样的使命?4月15日,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规划发展部负责人杨新泉,讲述了这个实验室的重点工作和未来规划。

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受访者供图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受访者供图

20位院士走进种业实验室

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了解海南支持种业创新等情况,并发表重要讲话。刚成立不到一年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也由此走进大众视野。

实验室规划发展部负责人杨新泉介绍,去年5月,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成立,这是海南省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搭建的大型种业科技科研平台,依托和服务于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在种子科技创新和种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持续发力。

杨新泉透露,实验室目前作为海南省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全部按照国际高水平实验室运行,不长的时间内,已经初步形成了由院士创新团队、全职科研人员、双聘科研人员和全职博士后组成的科研队伍,“目前,已经有20位院士在这里启动了院士创新团队筹建工作。”

种子实验室为什么选择海南落地?

“南繁”是国内农业尤其是种业科技工作者绕不开的地方,恐怕也是最喜欢的地方。没有别的原因,实在是海南太适合种业培育了。作为中国的热带省份,这里长夏无冬,阳光充足,光能利用率高,被誉为“天然大温室”。凭借着良好的光热条件,海南三亚、陵水、乐东三市县,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全国育种基地。

据统计,每年有29个省份超过700家育、繁、推相关单位的上万名科技人员,来到海南开展种子繁育工作,累计超过2万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南繁加代繁育,占全国育成新品种70%以上。杨新泉说:“海南的南繁基地,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不可替代。我们在这里建设种业实验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无可取代的优势。”

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在做实验。受访者供图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在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杨新泉同时介绍,借助海南自贸港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最大程度的自由便利政策,也有利于实施种子种业开放政策,扩大种业对外交流合作,推动种业新型举国体制先行先试。

实验室的每一粒种子都有溯源

“实验室目前正全力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杨新泉说。高通量种子微切片设备、种子品质鉴定设备、种子表型组学研究设备……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已经配备3000多台崭新的高精尖科研仪器设备,按照种子研发流程布局依次展开,为种子进行全流程、多环节的检测、分析和研究。

杨新泉介绍,实验室已经把321亩科研基地升级改造成了高标准科研用田,其中配有智能化水肥管理系统、土壤环境检测系统、水质监测系统、环境气候监测系统等,以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好地进行研究工作。“实验室是‘智慧农业’示范平台的实施主体,会采用无人机搭载高光谱、多光谱等各种表型数据采集装备,地面还布置了各种感知探测装备,采集到的数据将会传到生物育种大数据中心,帮助研究员开展生物大数据育种、表型组学、智慧农业等相关研究。”

科研人员在学习仪器设备使用。受访者供图科研人员在学习仪器设备使用。受访者供图

“在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每一粒种子都拥有自己的‘身份证’。”杨新泉介绍,实验室每份种子都有唯一编号,用来记录种子品种、入库时间、供种单位、代数等信息,并与后续种子研究测试的各项数据关联。

比如,育种科学家会提供一份种子要求入库,要先通过线上系统,提交入库申请单,标明种子的品种、数量、采收日期、供种单位等信息,由实验室审核后,对接收的种子进行干燥,以此获得种子的表型数据,最后根据以上信息,种子就获得了一个独特编号。科学家能够凭此唯一编号,对对应种子进行一系列研究,而获取的数据也将与此编号关联,方便全流程地信息记录和工作溯源。

为粮食安全攥紧中国种子

2020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在此次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杨新泉说:“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我们种业工作者就必须抓紧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杨新泉提出,实验室将持续以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科技战略力量,持续科研,产出育种新理论、新技术,创制革命性新品种,建立种业创新高地。“我们实验室的希望就是为南繁硅谷插上中国种子创新的‘芯片’,为‘国之大者’的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目前,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已经启动了“揭榜挂帅”项目,针对制约种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发布榜单,资助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该项目申请榜单,是针对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种业发展、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中存在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的,目前已经有76项揭榜成功,仅2021年的资助总金额已超过7000万元。

新京报记者 陈璐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63546.html

上一篇:天理学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