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如果实现,中国将处于相关技术世界前沿”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24 18:08:19 0 小行星 中国 地球

中国为何要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专家:有三目的,若实现我国将处于相关技术世界前沿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央视报道称,中国要开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对此,航天专家表示,如果能实现,我国将处于世界小行星防御技术的前沿。

图表:中国将论证建设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图源:人民视觉图表:中国将论证建设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图源:人民视觉图表:中国将论证建设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图源:人民视觉

小行星撞击是地球生命面临的重大潜在灾难性威胁,发生概率极低,但危害极大,人类该如何应对一直备受关注。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3颗小行星分别袭击中国云南省香格里拉、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吉林省松原地区,引发社会热议和学界对行星防御研究的重视。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要争取在“十四五”末期或者2025年、2026年实施一次对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实施就近撞击,并就改变它轨道进行技术实验,为未来人类应对小行星等地外天体对地球家园的威胁,作出中国的新贡献。

对于“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一事,空气动力学家、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对小行星进行探测,建立其编目,“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研发周期很长,我们要着重发现对地区有威胁的小行星,并及时和精准地做出预报。”

中科院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李明涛研究员此前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行星防御一般是通过主动手段,包括核爆、动能撞击、激光烧蚀、离子束牵引、引力拖曳、质量驱动等,破坏小行星的结构或者偏转小行星的轨道。

关于“对某一颗有威胁的小行星,既进行抵近观测,又实施就近撞击,就改变它轨道进行技术实验”这一描述,黄志澄称,该技术挑战性非常大,因为要改变较大小行星的轨道需要很大的能量,必须有大推力的运载火箭。如果能实现,我国将处于世界小行星防御技术的前沿。

黄志澄表示,当前国际航天界对小行星的探测是一个热点,总的来说有三个目的,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对小行星的防御,防止其对地球造成损害。“较大的小行星一旦撞击到地球,其释放出能量的相当于几十个核弹,不仅会对地球造成巨大损失,甚至会毁灭地球上的人类。因此当前对小行星的防御已经提到国际航天界的日程上来。”第二个目的是开发小行星,对小行星上的有用的矿产资源加以利用,“小行星上有很多重要的矿产,如果将小行星的矿产开发并取回来,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第三个目的是学术研究,在对小行星的探测过程中,可以对天体形成的过程,以及人类生命的起源等进行基础研究工作。

根据介绍,在小行星的探测研究方面,日本走在世界的最前列。2003年5月份,日本首先发射了“隼鸟号”探测器,送往小行星25143采集样本并将样本送回地球。隼鸟号原预计于2007年6月返回地球,但因探测器失效,最终在3年后的2010年落地。这是人类第一次针对对地球有威胁性的小行星进行物质搜集的研究,也是第一个把小行星物质带回地球的任务。

2010年6月13日,在澳大利亚南部伍默拉附近的沙漠地带拍摄的日本“隼鸟”号探测器的密封舱下降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2014年12月,“隼鸟2号”探测器登陆了一颗52亿公里外一颗名叫“龙宫”小行星,其回收舱从小行星“龙宫”上带回了黑色砂粒状物质。隼鸟2号探测器在与回收舱分离后继续太空之旅,预计将在2031年左右抵达编号为1998KY26的小行星进行不采样探测。日本在小行星探测技术上取得的成就受到世界航天大国的关注。与此同时,美国也非常重视小行星的探测和防御工作,尤其是在2013年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提出要捕获一个小行星,改变其轨道,当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展了很多研究,特朗普上台后取消了该计划。2020年10月,NASA的一个航天器从一颗小行星上采集了样本,这是NASA首次采集小行星样本。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689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