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经过天安门时,心中默念着小伙伴的名字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8-01 17:57:58 0 战役 淮海战役 来了

7月29日,隋焕华坐在家中,身后的墙上陈列着老照片和奖章、纪念章。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隋焕华

1930年6月出生,山东文登人,中共党员。1947年7月参军入伍,在昆仑县警卫营服役,1949年3月加入三野32军警卫营,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青即战役,1955年获解放勋章,两次荣立三等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从前方部队被抽调到北京,在中南海周边担任保卫任务。1983年离休,自筹经费组建起双秀之声合唱团和玫瑰园健身队。

7月29日下午3点。隋焕华在家里接受采访。他穿得很正式,白衬衣绿军裤,戴一副黑框眼镜。

老人家里有个小书房,一张桌子,两个书柜,一个沙发。书柜里塞着满满的歌曲词谱和照片相册。隋焕华翻开一个看起来最旧的相册,指了指上面的一个人:“我们村里出去的17个人中,就我和他活着。”

今年92岁的隋焕华,出生在山东海边的一个小村庄,十五岁的时候帮村里的八路军传情报,手里攥着手榴弹和村里人一起躲避鬼子进村实行“三光”。十七岁时,他正式入伍从军,前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青即战役,荣获两个三等功。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隋焕华坐在12号礼宾车上,缓缓驶过天安门。鲜花、掌声,繁荣、富强,曾经向往中的那个中国,他觉得,已经替15位小伙伴看到了。

从小小“情报兵”到参加三场战役

1930年6月8日,隋焕华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西坑村,他是家中幺儿,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

隋焕华记忆里,他很小的时候,“鬼子来了”就是让村民们最心惊胆战的四个字。“一听鬼子来了,全村都往外跑,往南山跑。”十五六岁的隋焕华,手里攥着两个手榴弹,跟着全村人一起跑,“随时都想着,要是鬼子跟上来了,那就转头打。”

村里的小孩子们有时也会成为八路军的情报员。隋焕华家里住了两个养伤的八路军,他常常帮两人传递情报。“我家在西坑村。我们村往东一个村,往西还有一个村。我就帮忙在这两个地方之间传信。”

抛开关于鬼子的烦恼,隋焕华记忆中的小时候,大体来说是过得愉快的。他印象最深刻的记忆,基本都是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滚铁环、打石子儿。孩子们成群结队呼啸来去,一颗颗小石子噼里啪啦射出去,谁打得最准,谁就最能获得尊敬。

这些孩子们逐渐长大,略微年长些的,陆陆续续离乡参军。17岁时,隋焕华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一心一意解放全中国。”现如今他已经92岁了,说起什么都笑呵呵,“还能为了什么嘛,那时候就这一个想法。”

1947年,隋焕华在胶东军区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2军军部警卫营担任副机枪手。“那个时候紧急转移特别多,因为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保卫军部安全转移。”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只有18岁的隋焕华成为这场重大战役中的一员。

炮弹声总是在附近响起,“没害怕过。”他说,当时脑子里“就没这个”。军营生活物资也极其匮乏,睡稻草住牛棚,一条床单都没有。

有一次,部队接到命令,要从山东青岛到江西上饶,再到福建。“急行军的时候,我腰上生了个疮,走路很疼。领导让我坐车去,不然就坐担架。”提起这个,隋焕华摆摆手,“那不行,那不是给战友们拖后腿吗?”

他腰上缠了布条,每天十几里路走下来,“脱衣服的时候,生疮那儿磨得全是血。”

1949年,隋焕华接连参加了渡江战役、青即战役。枪林弹雨里,获得两个三等功。

出去17个,只回来了两个

隋焕华从军时,西坑村一共有大约60户人家,加起来近200号人。抗日战争时期,一共有17人从这个小村庄里走出去,踏上战场。

“都是认识的,一起玩耍过。”隋焕华记得他们所有人的名字,“隋心、隋风税、风兰、老虎、风年、隋焕增、风为、隋焕汉、十柱子、隋风军、风俭、风斤、风本、风安、二黑子。”92岁的老人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手指顺着纸上的名单,一个一个轻轻摸过去。

这些人里,大多是沾亲带故的兄弟叔伯。隋焕华曾听闻过其中一些人的消息,或者是当时被炮弹震聋了,或者是直接牺牲了。到他返回家乡时,只有一个叔伯和他一起从战场上活着走下来,其余15人,全部牺牲。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在受阅部队接受检阅后,331名旗手手擎红旗组成勋章形状,引领着“致敬”方阵的21辆礼宾车缓缓驶过天安门。

隋焕华坐在第12号礼宾车上,他身着军装,胸前佩戴着沉甸甸的勋章。须发花白的老人面向主席台方向敬礼,举起右手的时候,他又想起了那15个人的名字:“如果他们也能看到这一幕,该多好啊。”

“向前向前向前!”

新中国成立后,隋焕华被从前方部队抽调到北京,担任保卫任务两年后,他转入二炮工作。

现在,一家人四世同堂。他的儿子后来也成为一名军人,当了炮兵,现在也已退休。小书房里,围绕在隋焕华奖章照片周围的,是小辈们的结婚照,还有妻子打门球赢回来的好几个奖牌。

1982年离休后,隋焕华自筹经费组建起双秀之声合唱团。“逢年过节,我们都办点活动,大家唱唱歌。”每周一三五,都是合唱团的活动日。不管炎夏还是寒冬,每次活动,隋焕华都会穿着自己的绿色军装,精神抖擞,中气十足。

他的书房里,一摞摞的歌词曲谱用文件夹分门别类存好,每一本都有目录,还会标注音频存在哪个U盘里。他已经收集了700多份乐谱,整理挑选出来的70多首,成为合唱团的固定排练曲目。

“我最喜欢的歌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以前叫《八路军进行曲》。”老人翻开曲谱,照着开始唱,“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他的双脚在地上一下一下点击,打着拍子,唱错音的时候,他会停下来重新唱一遍。一曲唱罢,他抬头吁了口气,露出笑容。

他终于过上曾经无比向往的生活:宁静的,充满爱意的,和平的生活。

我最喜欢的歌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以前叫《八路军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隋焕华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雪

【编辑:叶攀】

对话丨中国男排队长江川:我为何选择去日本打球

短评:“握手”何以成为“友好”的世界通用语?

高温之下,何处乘荫?

吉林“瑜伽大爷”刻苦训练二十载:变身“最酷大爷”

桃园市长参选人林智坚涉论文抄袭 台大学生真实反应……

四川天全:管护站工作人员偶遇野生大熊猫 连连惊叹

苹果CEO库克回应在中国打折:与清理库存无关

国足选拔队28日返回国内 按规定进行集中隔离

教育部等五部门部署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

这些“大猫”也需要爱猫人士的关注

猴痘病例不断增加 美国旧金山宣布进入卫生紧急状态

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完成重要试验 转入初样研制阶段

街拍为何愈发惹人厌?未经同意街拍涉嫌侵权

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保交楼”,楼市下半年怎么干?

注意,你的住房公积金可能涨了!

三四线楼市现新变化,要回老家买房吗?

美联储承认或将放缓加息,为何强硬不起来了?

多地查处公务员考试违纪行为,这些人禁考五年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9645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