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醉酒不算工伤”为阻击酒文化助力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2-25 06:56:45 0 员工 工伤 家庭
日前,一个“95后设计师猝死生前聊天记录曝光”的话题引发网络热议。很多网友提出:“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算不算工伤?又如何申请认定工伤?”河南省高院公布的一起纠纷案件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给出了答案。该案件显示,员工在自家公司食堂陪客户酒后猝死,当地人社局不予认定工伤,涉事公司起诉、上诉到各级法院。最终,河南高院终审认定:不算工伤!

此案的欧某某是经领导同意在公司食堂陪同客户就餐,算是一种工作行为,但是,为何饮酒猝死不算工伤死亡呢?各级法院引用的多项法律条文解释得很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和《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都列出不认定为工伤的几种情形,其中就包括醉酒。

欧某某去世后,北京市海淀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做出的京海公司鉴(病理)字(2018)第319号《鉴定书》显示,欧某某的血液中检出乙醇,含量为325.6毫克/100毫升,参照我国驾驶员醉驾的判断标准为: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以上,属于醉酒驾车。欧某某的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325.6毫克,属于明显醉酒情形。

根据这些事实和判决结果,可以认定,即便是工作行为的醉酒导致身体伤害或死亡,也无法认定为工伤,得不到应有的补偿和抚恤金。此前,不少地区也出现过类似案件,最终都没有认定为工伤。这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对中国的饮酒文化予以抵制。

醉酒不算工伤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无论是单位还是领导,都不能以喝酒作为工作事由让员工喝酒。如果为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作长远设想,就没有理由要求员工喝酒和陪酒。另一方面,一些企业还受酒文化影响,存在“不喝酒办不成事,签不了合同”的错误思想。当各方利益达到均衡,签署合同和协议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职场中的酒文化陋习甚多。在一些管理者看来,酒量等于业务量,员工能喝酒被认为能干,不喝酒被认为是不服从管理,不给领导面子,不通人情世故。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只有拼命喝酒和陪酒,以避免遭遇职场霸凌和孤立。这无疑是让员工火中取栗。对于这样的文化,应当以欧某某和其他类似员工的去世不认定为工伤的遭遇来予以拒绝。

喝酒不只会对人带来身体伤害,而且会伤害员工的家庭和未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研究早就表明,喝一滴酒都有害身体,更何况舍命陪君子的醉酒行为。一旦员工遭遇不测,会给员工的家庭带来致命打击。因此,饮酒和醉酒的后果不只是身心受创,而且会导致家庭和经济受损。众多陪酒身亡的员工的结果就是为后来人敲响警钟。

从欧某某陪酒身亡的情况看,如果尊重和爱护员工,就不应让员工陪酒;如果想要员工有更多的贡献,长期健康工作,就应当杜绝公司和单位的酒文化。另外,员工也应当自己保护自己,拒绝职场陪酒,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要以坚定的态度和充分的理由拒绝饮酒和陪酒。如此,将是员工、家庭和公司、单位、社会等的多赢。

张田勘
【编辑:陈文韬】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1822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