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如何破解老旧小区加装及使用公共充电桩难题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8-16 12:31:27 0 小区 社区 居民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社区居民充电补能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公共充电桩成为小区最缺的“社区新基建”。近年来,上海市政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建设充电示范社区,鼓励小区探索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模式等,旨在加快落实居住社区充电设施配建要求。上海“十四五”中也提出将加快布设新型充电基础设施和智能电网设施,到2025年新建20万个充电桩。然而充电桩进入社区,尤其是老旧小区,依旧困难重重。

老旧小区“最后一公里”难题

多数老旧小区属于老公房,停车位为业主集体共有,理论上业主的停车需求应当尽量满足,即不论普通汽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可以停。但现实中新能源车需要充电设施,对车位“刚需”高于普通车。安装充电桩的难点首先便是社区共识较难达成。它仅能满足少部分业主新能源车的充电需求,而对于那些不需要充电桩的业主来说,充电桩则显得可有可无,部分业主甚至对小区内大功率电器建设持有疑虑,并觉得自身享受不到服务,因而不同意安装。

老旧小区往往停车位紧张,在规划扩充之后仍难以满足小区业主的停车需求,加之一些小区公共空间缺乏总体规划、管理存在漏洞,建设充电桩很难找寻到合适用地。即使部分停车位被划定为新能源车专属的停车位,也会挤占原有的停车资源,加剧停车困难。

而且很多老旧小区电容量设计不够,也不具备安装条件。上海城市化建设开始较早,许多老旧小区供电管线铺设年代久远,供电管线腐蚀、设备老化严重,加之电容量设计时较低,规划时期也没有考虑到预留电量。而充电桩的供电功率在7000W左右,瞬时电流强,老旧小区普遍难以承受充电桩的供电负荷。如果不对小区电网进行全面改造,将难以满足充电桩的安装要求。

最后,小区物业也缺乏配合。按照安装充电桩的一般流程,需要由物业公司根据停车位情况、线路情况等客观条件出具物业证明,然后业主才可以持各项证明去供电公司办理手续。但是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属于新增需求,市级层面没有相应的服务政策支持,也没有相关的服务规定,如车位的使用权、施工的配合、供电增容等,部分物业公司担心充电桩建成后后续维护困难,因此在面对部分业主加装充电桩需求时,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拒绝出具物业证明,延缓了加装进程。

打通“堵点”的探索实践

为破解充电桩进入老旧小区的难题,笔者对部分成功安装公共充电桩的老旧小区进行了深入调研,他们分别是徐汇区M社区、长宁区H社区及松江区X社区。三家社区的做法不尽相同,结果却殊路同归,成功加装了充电桩。

M社区——公司赞助+党建引领

M社区是整个徐汇区最早安装充电桩的小区之一,建于1990年代,属于动迁安置小区,共有6500人左右。小区没有地下停车库,经过近年来的道路拓宽后共拥有439个地面公共车位,没有私人产权车位。在小区登记备案的车辆有500余辆,其中电动车有50多辆,车位显得供不应求。2018年以来,小区已成功安装4个公共充电桩,目前正在冲刺8个。

在市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基于M社区是市文明小区、自治家园示范小区及低碳示范社区,E公司找到居委会,提出免费给社区安装公共充电桩。居委会从业主长远利益出发接受了该提议,并且在居民区党支部的领导下,首先召开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等的民主协商会议,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其次,做好居民宣传工作。

针对部分居民的质疑,如小区内能否安装大功率电器、安装公共充电桩是否会挤占停车资源、自己能否享受到服务等,居委会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耐心细致地向居民介绍安装充电桩的可行性,宣传政府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最终打消居民顾虑,在社区居民中形成共识。

面对车多而车位少的难题,居委会引导居民建立“充电位自治群”,用于沟通协调停车位,做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有事协商,从而有效提高了充电桩车位的利用率。微信群成为新能源车主线上自治的重要协商议事机制,增进了居民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撑起了停车治理的大平台,为后续公共充电桩的安装打下了基础。

H社区——搭上区级“顺风车”,高效利用空间资源

长宁区H社区建于1980年代,人口数量超过一万人,属于规模较大的社区。小区没有地下车库,只有地面公共停车位400个。内部机动车近350辆,其中电动汽车51辆,一直面临停车难,充电更难,以及飞线充电造成安全事故问题。

近年来,长宁区打出旧改组合拳,推进“精品小区”工程。H社区搭上精品小区建设、低碳社区创建的快车,借力区发改委的资源,加强社区整体规划,顺势开展充电桩示范小区创建,在2020年成功安装了11个公共充电桩,并成为了示范小区。

H社区党总支牵头,首先召开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四位一体”会议,并与居民骨干协商,拟选择相对独立场地新增车位,建设共享充电桩。原垃圾房附近废弃空地,被辟为新能源汽车专用充电站建设用地;加强与电力公司沟通,做好安装前的统筹衔接,提前预埋电力管线管道;降低充电桩使用功率以规避小区电容量不足等。由此,既统筹了社区资源,优化了公共空间和设备设施,同时降低了施工费用,减少了对居民的影响。H社区党总支书记说:“有了把这块空地建成新能源车充电站的想法之后,我们召开了全体业主大会,征询居民意见,没想到这个想法赢得了居民的普遍认可,投赞成票居民的比率达到了90%多”。

小区充电设施由专业公司统一规划设计、改造、运营,适度超前满足充电需求,并为后期增大充电功率预留容量,有效避免重复无序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在安装过程中还增加了智能设施:对接小区“一网统管”,加强设施和场地管理,实时读取汽车电池信息,实时跟踪检查充电过程,确保安全充电;入口增设道闸,加装车位地磁装置,利用科技手段破解油车占位难题;车主通过门口的红外感应系统或刷卡进入车棚,投币进行便捷充电;根据车主意愿和运行需求远程有序调节充电功率和时段,降低充电费用。

充电桩建成后,还要引导居民共治共享。本着“资源共享、有序充电、邻里友爱、自觉守约、自治管理”的原则,社区引导居民发起小区电动车主微信群,协商制定电动汽车充电站自治公约,坚持专场专用、共享共用、平价使用、安全有序使用、自管自用、违规者禁用。

X社区——物业精细化服务,邀请第三方运维

X社区属于建设较早的商品房小区(共分三期),主要为高层住宅,产权明确,总计有1230户居民。在党总支的领导下,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关系和谐,他们在处理社区公共事务问题上既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

由于安装公共充电桩需要物业公司开具证明,物业公司专门建立了一个小区物业群,业主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在群里咨询并得到答复。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业主的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物业公司又将自己的工作人员嵌入到每一栋楼的业主微信群,倾听他们对安装充电桩的意见和心声。包括物业公司经理在内的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从早上7时一直工作到晚上7时,只要在微信群里看到居民提出的需求,就会立刻回复解决,因而物业公司得到了居民们的高度认可。除此之外,还充分发挥了新能源车主微信群的沟通协调作用。

本着服务业主的原则,物业公司委托一家专业的公司负责充电桩的安装、运行与维护,并签订合同,安装资金由该公司承担、与电力公司沟通扩充电容量事宜也交由该公司。X社区物业公司则派工作人员定期抄电表,与该公司进行结算,两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小区原本建有2个大型地下车库,可容纳停车位800多个。目前小区登记车辆有900多辆,其中电动车100多辆,已成功安装12个公共充电桩,后续还在安装快充充电桩。

思考与建议

安装公共充电桩解决的是重要民生实事,连接的是政府“碳中和”和“碳达峰”的重大发展工程。老旧小区加装公共充电桩属于发展中的新问题,既涉及旧区改造、社区公共空间重新规划,也涉及社区治理主体关系协调、居民自治等问题;既涉及发改委等政府相关部门,电力公司、安装充电桩公司等市场主体,也涉及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社区居民等社区治理主体等,因而需要多方配合、协同推进:

就政府层面而言,首先需要统筹规划建设用地。一方面积极探索小区存量土地资源,合理开拓改造实施单元,推进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加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共建共享,统筹增加充电桩;另一方面鼓励开展充电车位一桩多用、相邻多用、分时共享,提高公共充电桩使用效率。其次,改造老旧小区电网,适应性加装充电桩。借力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同步推进小区电网升级工程,对小区内居民电表箱、供电线路等设备进行一轮全面特巡,及时更换陈旧的进户线、低压电缆等设施;适时改变小区线路结构,将架空线路改成地下电缆线路,增加小区配电变压器容量,解决充电桩建设的后顾之忧。最后,通过智能化赋能充电桩建设管理。建立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做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严格制定行业标准,要求充电桩零件商、设备商、建设商和运营商按标准,提供便捷、智能和安全的充电桩产品和服务,从而有效拓展充电桩的使用空间。

就市场主体而言,需要与社区合作、共建共享。尽管上述三家社区均已成功安装了公共充电桩,并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可能面临的新问题是一旦小区内新增新能源车,现有的公共充电桩将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在提高社区存量利用率的同时,也需适当扩大增量,即采取社企停车资源共享的策略。社区内或毗邻的商业综合体、大型国企等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积极参与到老旧小区加装充电桩中,与居民共享自身已有的充电桩。同时,在公共充电桩的安装管理运维方面,由专业性较强的第三方公司统一负责提供安全加装指导,解决后续运维及居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就社区层面而言,要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居民区党组织是基层社区治理体系的领导核心,将社区“三驾马车”凝聚起来,就是否需要安装、如何安装公共充电桩等问题进行民主协商、快速达成共识。通过小区议事会、业主大会等自治机制,引导居民有序参与,最终达成社区共识。其次要善于借力、对接资源。依托政府在推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或工程,统筹规划社区公共空间,同步推进充电桩安装,合理有效使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对居民造成干扰。规模较大的社区可选择多个点位,分散建设。对于停车位过于紧张的小区,也可以实行混合停车的方式,但需要优先满足新能源车充电的需求。最后还要引导居民通过自治有序使用和管理充电桩。由于老旧小区停车资源有限,所安装的充电桩大多无法满足社区内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所以需要引导居民通过协商自治加以解决:一方面制定小区文明充电公约并进行公开,形成自治规则,通过规范化的方式来约束居民停车行为。另一方面,引导建立社区新能源车业主群,由业主在群里及时沟通、信息共享,实行错峰停车,来破解社区充电桩供需不平衡的困境。

(潘鸿雁,上海市委党校教授;潘立争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 【编辑:陈海峰】

山西临汾男子离世 生命在3个陌生人身上延续

打拐一线的“无名英雄”:用爱与坚持铺就团圆路

30万元可“买”人才身份?杭州回应将依法处理

佛教中国化是佛教的世俗化吗?

厦门警方:两名游泳馆教练不配合疫情防控 被行拘

上海开启“炙烤”模式 记者直击高温下的封控社区

直击义乌疫情:病毒隐匿性更强 一县支援一镇保供

四川彭州山洪灾害搜救排查工作接近尾声 已致7死8伤

独家对话航司:滞留三亚旅客离岛航班何种条件可起飞

天气炎热 但别用生命和安全为清凉和玩耍打卡

最具发展潜力的全民健身活动?飞盘掀起新户外运动热

电影节有何文化意涵?

泡泡玛特市值较高点跌八成 盲盒经济退潮?

卖鸡蛋的盲人张喜平:几十春秋坎坷 从容应对苦难人生

隐藏机密文件、违反《间谍法》?特朗普会面临牢狱之灾吗?

31省份7月CPI出炉:8地物价涨幅收窄,有你家乡吗

反腐风暴持续 河南金融监管系统1个月内7人被查

抛开年龄“枷锁” 中国涌现“逆社会时钟”人群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4074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