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对话钱前院士 南方旱情是挑战也是提醒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08-29 09:10:57 0 水稻 旱情 农田

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遭遇极端天气,大江水落,湖泊水缩,作为我国水稻最主要的产地,南方地区多地经历着干旱和高温的严峻考验。

一场夺秋粮保丰收的大战在南方大地上展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赴水稻主产地之一江苏指导抗旱。在江苏的田间地头,新京报记者专访钱前,他表示,旱情是一次考验但也是提醒,尤其对南方,今年很多地方都做了排涝的准备,没想到却要抗旱,在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未来南方水乡,可能需要做更多抗旱准备。钱前院士同时指出,在科技进步与政策支持下,“面对极端情况,我们已不会完全束手无策,而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旱涝保收。”

习惯抗洪抗涝,汛期旱情出乎意料

新京报:此次在田间调研指导,旱情影响的情况怎么样?

钱前:南方降雨丰沛,在过去一直是涝害频繁,这一次旱情确实出乎意料。

新京报:高温干旱会对水稻生长造成怎样的影响?

钱前:我国中稻比较多,当前普遍在孕穗期到扬花期之间,此时的高温,会对水稻花粉的产生、授粉的效果产生影响,导致水稻结实率降低。干旱同样影响着水稻的产量,所以这个时期很关键。

新京报:江苏此次旱情影响如何?

钱前:江苏是水稻生产大省,也是我国最好的耕作区之一,土壤肥沃,产量很高。这次旱情中,我们走访发现,除了一些望天田、丘陵岗地的农田受影响较大之外,绝大部分影响不算大。很多地方尽管缺乏抗旱经验,但在旱情刚刚显露时,就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花大力气调水保粮。

科技不断进步,不完全靠天吃饭

新京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评估显示,今年的南方高温强度为1961年来最强,但农业受灾情况远低于想象,我们是怎样抵御灾害的?

钱前:科技的发展是主要的原因之一,今天已经不再是完全靠天吃饭的时代了。以育种为例,我国的育种事业发展迅速,水稻、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完全自主,且育成了丰富多样的品种,有适应性好的、有产量高的、有品质优良的、有抗逆性强的,还有许多兼具多种特性。育种的进步,不仅让我们在面对环境变化时更有应对的能力,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粮食生产方式,提升国家粮食保障的能力。比如黑龙江,以前水稻只有200多万亩,现在有7000多万亩,翻了几十倍,就是因为找到了一个耐寒的基因,育成了耐寒水稻。

新京报:在水稻耐旱的方面,我们是否有相关成果?

钱前:这些年来,我国育种家们在水稻抗旱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如上海农业科学院罗利军研究员育成的耐旱系列水稻,在全国许多地方推广应用,去年还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还有许多品种,也可以实现抵御高温的效果,比如一些中晚熟的品种,这个时候可能刚到孕穗期,或者还没有进入孕穗期,躲开了高温对花粉的影响,等到这些品种抽穗扬花,已经8月底9月初了,温度也降下来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一些中晚熟的品种长势很好,预计亩产可以达到1500斤,这些都是大面积种植的品种,这样的产量已经非常不错了。

高标准农田,在抗灾减灾中得到检验

新京报:除了品种之外,今天还有哪些抵御灾害的措施和能力?

钱前:之所以实现旱涝保收,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长期以来对农业的政策支持。我国是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从未减弱。比如农业水利的建设,二十世纪50年代建成的许多水利设施,今天还在使用。而且,这种投入一直在持续,从未间断。我国是世界上农田灌溉比例最高的国家,农田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同时,我们国家的农业机械化率也提升非常快,小麦、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这些都是国家通过政策保障,投入无数人力财力实现的。

新京报:育种、机械化、水利等如果是藏粮于技,那么在藏粮于地方面,有何措施?

钱前: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显示,到2022年底,我国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在这一次抗旱中,我们也发现,高标准农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完全靠天吃饭的“望天田”相比,高标准农田中各种优良的设施,可以帮助生产者更好地应对各种变化。事实上,高标准农田本身就有优秀的抗灾、减灾能力,是改变“靠天吃饭”,实现“旱涝保收”的利器,这次南方旱情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在过去,还有观点认为国家投入那么多钱建设高标准农田不划算,我想,在经历了今年的南方旱情之后,会有更多人看到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性,我们国家的高标准农田不但要建,还要多建。

旱情考验农业,耐旱水稻品种将更多

新京报:这次南方旱情对我们有何挑战和启示?

钱前:旱情是一次考验,尤其对南方,今年的干旱高温60年一遇,过去没有经验,很多地方都做了排涝的准备,没想到是抗旱。在今天,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未来,南方水乡也需要做更多抗旱的准备。育种方面也是如此,要考虑将耐旱水稻的育种标准化、程序化,育成更多的耐旱品种。我们有这样的条件和基础,我们国家的作物种质库中,保存着超过10万份的水稻种质资源,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地鉴定这些资源。我相信,一定能找到更多更好的耐旱水稻。当然,旱情本身也是一次自然筛选,大自然也在帮我们,逐渐把那些耐旱性不强的品种筛选掉,让我们的耐旱品种更丰富。

面对旱情,农民可以怎么做?

南方六十年一遇的旱情,正在影响着近1800万亩耕地,水稻、玉米、大豆、经济作物……面对旱情,我们有哪些抗旱的利器?新京报记者采访多位农业专家,探索当前条件下,可以帮助农业抗旱的方法和策略。

开源节流科学浇灌

水是抗旱的根本武器,旱情之下,不但需要开源节流,也需要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水。在开源方面,充分调动和利用水库、坑塘中的水源,在有条件的地方,打井抽水,浇地抗旱。在节流方面,尽可能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在科学利用方面,水稻灌深水有一定降温护苗作用,有条件可采取日灌夜排或长流水灌溉的方式,果树穴灌可以高效发挥抗旱作用。在水源有限的情况下,灌跑马水,优先灌溉需求更高的抽穗扬花期水稻、喇叭口期玉米等。

选育更多抗旱品种

抗旱品种是应对旱情的重要途径。在玉米方面,我国北方有多种广泛推广的抗旱品种。在水稻方面,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团队育成的抗旱系列品种,推广广泛,该团队还发现了一个水稻抗旱基因,该基因通过减少细胞上的水分通道来减少细胞失水,提高植株在干旱条件下的保水能力。在极端天气日渐频繁的今天,抗旱品种不仅可以丰富农作物多样性,也可以提高粮食生产中抵御风险的能力。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具有更好的灌溉和排涝等水利设施,地块平整、渠道通畅,旱能浇、涝能排,在今年抗旱中表现出优异的成绩。《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明确提出,“通过建设,解除制约农业生产的关键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在具体标准方面,和抗旱相关的包括“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灌溉水源有保障,水源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源及渠首工程(含泵站)总体完好,运行安全可靠”等。

施用叶面肥

旱情往往伴随高温热害,这也是造成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时适当的施肥,有助于增强作物对高温的抗性,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如灌浆期的水稻,可以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等叶面肥。对受灾后仍有一定产量的田块,要加强管理,酌情增施粒肥。对穗分化期受到高温热害的田块,于破口期前后,根据叶色酌情补追一次粒肥,每亩尿素用量2公斤左右。对大喇叭口期的玉米,结合灌溉及时酌量追肥,施肥方法以深施为宜。对处于籽粒形成期的玉米,同样可以结合灌溉补施穗粒肥。

综合防控病虫害

高温干旱天气一般不利于病虫发生,但高温干旱也会导致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抗耐性下降,同时施药操作困难加大。部分区域高温期间的间隙性降雨,可能导致一些感病水稻品种叶稻瘟、穗稻瘟、稻曲病等重发。在虫害方面,需加强对稻飞虱、二化螟和纹枯病等的监测,加强对夜蛾类害虫的监测。此外,在喷雾施药时,需确保施药用水量,同时,施药时需避开33℃以上的高温天气以及花期水稻、喇叭口期玉米等。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秋粮丰收,还要再过几关?

粮安天下,而粮食生产中,秋粮是最重要的部分,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除南方旱情外,病虫害、北方秋汛等同样影响着秋粮产量。目前,距离全国秋粮收获还有不到50天,这些天里,我们还要警惕和预防哪些风险?

病虫害

加强预警及时防治

全国农技中心7月召开的2022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消息显示,玉米方面,草地贪夜蛾、三代粘虫、棉铃虫等迁飞性害虫威胁大,大斑病、褐斑病、南方锈病等病害在局部地区偏重发生。中晚稻方面,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在华南、西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偏重发生风险高,稻纵卷叶螟、稻瘟病中等至偏重发生。马铃薯方面,晚疫病在东北、西北和华北主产区局部偏重发生。

北方秋汛

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2021年,北方秋汛致使1.1亿亩冬小麦晚播。2022年7月,南方出现罕见干旱的同时,北方山西、陕西、甘肃、辽宁、内蒙古等多地暴雨频繁、东北南部最大河流辽河干流水位数十天持续超过警戒水位。进入8月后,北方降雨偏多,中国气象台数据显示,省会城市累计降雨量排名前10里面有7个都是北方的城市。今年北方秋汛是否会再一次影响秋粮生产?宜未雨绸缪,及早做好应对准备。

旱涝急转

关键时刻不能放松

8月2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消息显示,未来十天,华西地区将进入多雨期,累计降水量由前期的显著偏少转为偏多。同时,随着北方冷空气南下,南方高温干旱天气或将进入尾声,转为降温降雨季节。而早在8月23日,我国防汛抗旱部门就已经发出提示,近期有降雨过程的部分地区,要密切监视天气变化,严防旱涝急转。

东北早霜

预防水稻玉米减产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地处高纬度的东北地区中北部、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受到冷空气影响较早,易出现“霜冻期”提前的现象,影响尚未成熟的玉米、水稻等秋收作物,同时也会影响未收获的露天蔬菜及果树等。

北上台风

预防低温暴雨影响

今年第9号台风“马鞍”已于8月25日10时30分前后,以台风级(12级)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沿海地区登陆,给粤西、珠三角等地带来强风暴雨。8月26日,中央气象台停止“马鞍”编号。8月至9月是台风登陆我国的重点时段,尤其是秋季台风,可能造成大面积降温降水,在水稻、玉米等秋季作物灌浆期,低温多雨可能影响产量的形成。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吴涛】

“抗中保台”?台湾网友都乐了

重装启程!这趟缆车见证香港百年繁荣

赵俊鹏收获世锦赛奖牌后,国羽男单却依旧任重道远

台当局对大陆协助在柬台胞说三道四 网友:无能+无人性

中秋小长假火车票开售,节前部分短途车票紧俏

普京扩军不为乌克兰,为它!

美国留学秋季学费“涨”数千元,发生了啥?

儒家思想为何能促进中国-东盟合作?

读懂今日之中国,为何需了解过去的历史?

真功夫真要赔李小龙女儿2.1亿元吗?律师详解

月饼标价499元附加600元运费?发改委督促整改

南方高温逐步消退,川渝最后退出“高温圈”?

台湾士兵朝大陆无人机丢石头 台湾名嘴们不淡定了……

志愿力量涌动重庆北碚山火救援现场

秦泽文究竟啥来头?谁在举办世界小姐中国区大赛?

侵权纠纷、巨额索赔……真功夫的商标还能保住吗?

中国排协回应女排戴口罩比赛:诚恳道歉,总结教训

特朗普心愿达成?美法官下令公开编辑版搜查宣誓书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4284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