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再见,“螺蛳壳”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11-16 12:36:21 0 上海 老街 宝兴

新家在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一个普通的小区里,是这对老年夫妻人生中的第一套楼房住宅。

在此前50多年时间里,胡荣干和妻子一直住在位于黄浦区建国东路的老房子中。在上海,那样的房子被称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年久、破旧、逼仄,已不适宜居住。

上海中心城区是全国住房矛盾最突出的区域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组数据显示:在上海,数十万户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其中3万多户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足2.5平方米。因为涉及人口多,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纠葛多,上海的旧城改造工作向来被称为“天下第一难”。

2022年7月24日,随着建国东路68街坊、67街坊东块旧改方案生效,上海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包括胡荣干夫妇在内的165万户居民住房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这一天,距离上海正式启动旧改工作,已过去了30年。

在2020年底搬入新居前,上海市民邱燕萍住在杨浦大桥下的一处老房子里。家里厨房位于阁楼楼梯下,只有一锅一灶和一个小水池。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拎着马桶看东方明珠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里,今年84岁的孤老郑忠宪还是牙牙学语的孩童。拍完照片没多久,他就随父母搬家到了建国东路143弄48号。那是旧时上海最典型的联接式住宅,楼与楼之间挨得近,大多数屋子都接收不到阳光照射,白天也要亮灯。

48号总面积20多平方米,随着更多孩子出生、长大、成家,郑家越来越拥挤。据郑忠宪回忆,最多的时候家里蜗居了14个人。

螺蛳壳里做道场,不大的空间逐渐被用到了极致。人们先把屋子从中间隔开,这样有了前屋和后屋;后来后屋又被从半空中隔一下,隔出了一个阁楼。只是无论主人心思如何巧妙,屋里的局促感依然在不断增强,“半夜上厕所,还要注意别踩到睡在地上的人。” 郑忠宪说。

那时候,女孩子们洗澡是需要全家总动员的大事。备好热水后,男人们就要出门回避,熬足了时间才能回家。至于他们自己,基本都是用热水简单擦擦身子就算洗澡了。

后来,郑忠宪的父母离世,弟妹陆续搬走,可他想在家里洗个澡的愿望还是没实现:屋子太小,安装热水器有安全隐患。“冬天到公共浴室里去汰浴,夏天就只能随便凑合”。就这样,近80年时间过去了。

在老式里弄,郑忠宪的家其实算是“豪宅”了。胡荣干夫妇过去的家只有10平方米出头,餐桌、衣柜、冰箱……居家过日子必需的每样东西都在与人争抢空间。实在没办法了,马桶直接装在床尾,无遮无拦。为了容下不断增加的房客,有的后屋被隔成了“三层楼”,因为楼梯陡,每级台阶只踩得下半个脚掌。

要论条件最艰苦,弄堂居民公认的是住在水塔下的人家。当年弄堂里见缝插针地建房,保志华与马桂珍的家就被单位分在了水塔之下。一楼狭窄的空间是几家人共用的厨房,爬楼梯到二楼,保志华家的 “入户门”是一块在楼梯口上下开启的板子,还被郑重地贴上了“福”字。屋子不到10平方米,层高不足1.8米,一个成年人置身其中,在床桌之间想转个身都得小心翼翼。

地方小还不是保志华和马桂珍最大的心病。由于房屋年久失修,每到下大雨,屋内就墙壁渗水、屋顶漏水。久而久之墙壁“酥”了,有邻居曾装过空调,结果没多久挂机就从墙上掉了下来。再加上头上有个大水塔,马桂珍时时都觉得提心吊胆。据她说,几年前,水塔那儿就有大块墙皮掉下来,虽然相关人员做了维修,但她总怕“什么时候还会有东西往下落”。

仅在郑忠宪和保志华夫妇安家的区域,就有2300多户、4300余位居民。他们的房屋绝大多数是二级以下旧里。距这些老房子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的地方是上海繁华的新天地步行街,而每天早上拎着马桶看东方明珠,曾是数以百万计的上海老城区百姓生活真实且无奈的写照。

2020年12月30日,搬进位于上海青浦区的新房后,邱燕萍在宽敞的厨房里准备午饭。新华社记者 方喆

从青丝等到白头

20世纪90年代,上海中心城区的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始于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巧合的是,它也结束于打浦桥街道。起点和终点之间,有的人等了很久。

“1924年建的老房子,该拆就得拆了。”王勤的家地处最后完成旧改的区域。上世纪40年代,她的父母在这里开了一家小加工厂,“我今年78岁,家就安在这里78年。你看看我,头发全白了”。

随着王勤年龄越来越大,屋子的诸多不便日益凸显。“抽水马桶在二楼,做饭在一楼,洗澡在阳台,走几步就要爬楼梯,现在还能慢慢往上走,以后爬不动了怎么办?” 在旧改征收消息确定前,她已经打探了无数次,“黄浦区的老房子就剩这几处了,啥辰光轮到我们?”

此前希望最大的一次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动迁,“言之凿凿”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大家开心了好一阵,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期望落空,王奶奶特别沮丧:“最悲观的时候,我都怀疑自己有生之年还能不能住上楼房。”

今年7月31日,王勤召集全家人在老屋重聚并拍下合影,她要把照片带到新家去。“几代人的根全在这里,要走了希望大家都能再好好看它一眼”。虽然有不舍,但王奶奶心里更多还是夙愿得偿的喜悦,“看到弄堂里动迁的横幅我就开心,这次是真的要搬了。”

今年上半年,上海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还住在老旧里弄的居民吃尽了苦头。“为了防疫,我们只能在每条弄堂口都装上门板”。 黄浦区建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瑜至今对那段日子记忆犹新。因为条件差、空间窄、人员多,封控在老街坊里的每一天都格外难熬。那一轮疫情出现前,相关旧改工作已经启动。后来,陈瑜与其他居委会工作人员走街串巷送物资、组织核酸检测时,和居民之间相互打气的话就变成了“等到旧改生效,一切都好了”。

到了6月,上海疫情形势趋于平稳,此前中断的旧改工作继续开展,陈瑜他们明显感觉到一些原本对动迁态度暧昧的居民发生了变化,房屋征收等工作的进度也显著加快。“经历了来势汹汹的疫情,街坊们意识到旧改不再只关乎居住环境的改善,在当下更关系到一家人的健康和安全。”陈瑜说。

没有住过上海弄堂的人大概很难想象其中的逼仄,自然也难以体会长久等待后圆梦时的激动。陈瑜知道一位百岁老人,年轻时住在后来成为上海网红景点的田子坊街的老房子里,年纪大了随子女搬到建国东路。在身体还硬朗时,老人总是念叨着想住新房。后来她因病卧床,言语功能减退,但家里人都知道老人心里始终想着这件事。到了搬家那天,工人们刚走进家门,老人的女儿发现母亲的血压一下子窜到了200/110mmHg,“妈妈平时血压都很稳定,她是知道要搬新房了,高兴!”

量准每一平方厘米

旧区居民“天天盼旧改,日日望动迁”,可这一天真来临时,每户人的想法和做法又不尽相同。

2020年8月,黄浦区宝兴里居民区一轮征收意愿启动投票,当时93岁的原居委会干部须松青第一个投下赞同票。可惜老人没能等到二轮征收方案征询签约就过世了。签约仪式首日,须松青的儿子特意赶在第一个签字,只为完成父亲的遗愿。

有人爽快签约,就有人会“拿起姿态”。扭捏的原因无外乎几点,苦了一辈子终于等来翻身的机会,每平方米都意味着真金白银,先看看别人家能拿多少,自己闹一闹拖一拖说不定就能多分些;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的房子人户不符,面对征收补偿款,挂着户口的家庭成员也想分一杯羹……房子要征收了,许多沉睡多年的遗留问题和历史纠葛被瞬间 “激活”,有人就在家里放话说:“我不签字,谁也拿不到钱。”

宝兴里居民区位于金陵东路,距中共一大会址、上海市政府所在的人民广场、外滩等地均只有一公里左右的距离,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地块内老年人多、外来人口多、困难群众多。有数据显示,宝兴里户均居住面积仅12.6平方米。有一栋最初设计给一家人居住的石库门房子,到后来墙上共有两排18只电表,每一只电表就对应着一户人家。

新中国成立后,宝兴里诞生了“申城第一居委”。随着旧城改造进入攻坚阶段,这里又成为上海市委主要负责人的基层调研点和支部工作联系点,承担起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旧改工作的重任。

居民的诉求细碎琐屑,各种问题更似一地鸡毛,“应对起来,却只有情、理、法三种‘工具’”。 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丽华说,为了让“工具”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所有工作人员都把办公地延伸到弄堂口、灶披间,把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都测量清楚。

面对征收组测量出的面积,街坊老冯一家一直意见不小。一来底层7平方米的灶间因为没写在房本里未计入居住面积,二来二层一个房间因为少部分区域墙面高度不达标,按规定整间屋子都只能按总面积的一半计算赔偿金额。

老冯一家觉得自己吃了亏,这事徐丽华和居委会干部许先铭了解得很清楚。为此他们四次和老冯一起去征收所,从经办人一路问到经理,最终为他争取到二楼房间按面积的三分之二支付赔偿款的结果。灶间的问题没办法“争取”,同样是动迁户的许先铭只能给老冯做工作,“这个灶间以前是公共厨房,确实不能算给任何一家”。

阳台、阁楼、灶间,这些因为原有建筑空间不够而由居民不断搭建或改变用途的区域,是旧改征收计算面积时最有争议的地方。居委会干部李琳很善于给街坊们算经济账,“自己私自搭建的阁楼不论怎么算赔偿款都不亏,毕竟违建本是不被承认的。侬要放平心态,好好考虑”。

利益分配也是不少居民迟迟难以签约的关键原因之一。有一户人家,作为户主的母亲已经去世,老房子征收补偿款380万元由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分配。儿子觉得母亲曾说过要将房子留给他,因此自己是房屋的征收确权人,应该拿走大部分补偿款;可一位姐姐强烈反对,因为她一直和母亲同住,承担了大部分赡养责任,且四姐弟中只有她在动迁后要另寻住处。

由于始终谈不拢,手足间差点要法院相见。徐丽华、李琳和户籍警察曹咏群多次从中协调,除了打亲情牌,还给姐弟们把各项实际成本掰开了一一分析:如果这件事进入司法程序,赔偿款会长时间被冻结,不仅损失了银行利息,自己还要掏钱请律师、打官司,费时费力,得不偿失。最终,四姐弟间达成了每个人都认可的赔偿款分配方案。

细致的工作啃下了“硬骨头”。从2020年1月6日开始签约,到6月26日最后一户居民搬离,宝兴里仅用172天实现全部1136户持证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创造了近年来上海大体量旧区改造项目居民签约、搬迁完成时间的新纪录。

“动迁母子”

上海虹口区虹镇老街曾是该市中心城区最大的棚户区,90万平方米范围内容纳了超过1.38万户居民。“老土地”陈子明在那里做了近20年居委会干部。

在棚户区,过道只有一线天,左邻的空调外机一不小心就会把热气吹进右舍的窗户;洗漱间、厨房公用,使用高峰时总有人想插队;晾晒区空间有限,没抢到地方的人在马路旁拉绳子晒衣服,不是挡了这家的阳光就是淋湿了那家的东西。日子久了,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时会在街坊间引起口角,有人甚至大打出手。陈子明自嘲自己因此练成了调解矛盾的行家里手。

其实,同样住在老街之中,老陈心中也有不少苦楚:自己的女儿从小到出嫁,一直都在沙发上睡觉——家里实在摆不下第二张床。

2009年,虹镇老街旧改工作启动。说起动迁,很多人都知道其中有“奥秘”。按照上海人的说法,“动迁是‘喇叭裤’,前面紧后面松”“早走吃亏,晚走还能‘添浇头’”。然而,面对大规模城市更新,老办法难以延续。本世纪初,在全国劳模、时任上海安佳房地产动拆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樑的推动下,该公司负责的多个项目首次尝试“阳光动迁”方案,后来此举逐步在整个上海市推行开来。

所谓“阳光动迁”,就是“一把尺子量到底”,不再是“钉子户最划算”,而是“早搬迁早得益”,“喇叭裤”也变成了前后一致的“直筒裤”。

方法和政策有了,但能否落实才是关键。“阳光动迁”头几年,在张国樑负责的一个地块里,一位叫徐银娣的老人成了最坚决的反对者。明明已经签订了协议,老人又突然反悔。徐银娣的女儿见到张国樑头一句话就是“碰着阿拉老妈,算侬倒霉”。

张国樑知道,老百姓动迁有三怕:怕过程不透明、怕补偿不合理、怕安置房不方便,“说到底就是怕不公平”。为了让徐银娣放心,张国樑想出了一个办法:承诺每年陪她过生日。“这样您每年都能看到我,如果有人多拿了钱,您可以骂我,也可以继续上访告状。” 张国樑这样对老人说。

此后17年,张国樑从未错过徐银娣的生日,并且经常关心老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由于张国樑与徐银娣的儿子同岁,两人还以母子相称。今年1月,老人去世,她的女儿又对张国樑说了一句话:“你是我老妈这辈子唯一喜欢过的人。”张国樑泪洒当场,“她也是我老妈”。

从与徐银娣的“母子情”中,张国樑体会到动迁是一项以人心换人心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2005年世博会动迁项目结束后,他连续10年邀请曾经的老街坊“回家看看”,兑现了当初“公平公正公开”的承诺。

“阳光”同样照进了虹镇老街和其他旧改地块。2017年后,上海城市建设从“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一批曾经的陋居、旧里经过改造后变身为商铺或文化街区,重新焕发生机。未来,上海还将尽快完成零星老旧房屋改造,让更多人住得体面,住得舒服。

过去的事已恍若隔世

郑忠宪是老街坊里最早一批同意旧改征收方案的人。他用赔偿款在弟弟家对面小区买了套40平方米的房子,让他纠结了一辈子的洗澡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想洗就洗”。

在虹口区的彩虹湾小区,住着包括陈子明一家在内的一部分从虹镇老街搬来的动迁户。从陈子明家往外看,医院、学校近在咫尺,远眺还能望见上海中心大厦、东方明珠。三室一厅的房子里,陈子明专门给女儿一家留了个房间,“孩子们回来住上几晚都没问题”。

时不时地,会有以前的老街坊到陈子明家串门,说起过去的事已恍若隔世。“洪镇老街地势低,一下大雨,家家户户底层的家具都会漂起来”。有的人家的女儿谈朋友谈到了30岁出头,因为房子问题一直没结婚,搬家后父母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给她操办了婚礼。

今年上海疫情期间,彩虹湾小区所在居委会需要志愿者,响应报名的人里,有近60位都是洪镇老街的动迁户。因为人多,负责排班的工作人员还加快了轮换频率,尽量让每个人都能“上岗”。后来陈子明听说,相比于普通商品房小区,住着老街居民的彩虹湾小区愿意当志愿者的人数明显多一些。“理由很简单,如果没有搬迁,住在棚户区被感染的机率大得多,大家都愿意出力守护现在的居住环境”。

郑忠宪乔迁新居不久,陈瑜收到了他发来的新家视频。“这里是我睡的地方,乳胶床垫,可以伐?” “阳光可以照到房子里来,看看透亮伐?”在屋里兜了一圈,郑忠宪自己忍不住先笑了,然后又意犹未尽地把镜头转回去,要带陈瑜“再看一遍”。

类似的喜悦,旧改期间陈瑜见过很多种表达方式。7月24日二轮征询首日,胡荣干签完动迁协议回到家,抱起手风琴坐在床上拉了一曲又一曲,琴声飘扬在附近的老房子上空。已经88岁的老人拉着琴,笑中渐渐有了泪,“多少年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张子怡】

房地产市场现积极变化,利好频出加快筑底?

数十万人被裁员 美国硅谷和华尔街发生了什么?

波兰境内导弹爆炸致2死、基辅遭打击,俄乌局势再升级?

直播镜头下的动物园:“云认养”是解燃眉之急?

为何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

世界为什么如此关注中美元首会晤?

送别金铁霖!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地球80亿人口,呼唤命运与共

多地启动吸入式新冠疫苗接种,有何独特之处?

狮子座流星雨18日迎来极大 历史曾大规模爆发

特斯拉“失控”事故追踪:四个疑问待解

气候活动人士再出手,这次被泼的是埃及木乃伊!

3分钟速通世界杯|这十位巨星,值得你特别关注!

【我是8000000000分之一】关于全球人口的8问8答

中国超2.7亿车购买商业险,你的车险信息或正在被滥用

台湾鸡蛋再涨价 学生营养午餐全蛋变炒蛋

“金九银十”秋招季 用人需求稳中有升

特朗普拒为国会骚乱调查出庭作证 会被控藐视国会吗?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5249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