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事关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标准

网络编辑 政务 2022-11-21 18:19:52 0 核酸 人员 疫情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各部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中明确了常态化监测的具体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明确:在常态化监测中,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在医疗机构就诊人员检测方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应当提高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和报告意识, 加强对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病例的监测,对所有发热患者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无以上症状的人员,但具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史,或从事风险职业人员(见下述风险职业人群分类)的可疑患者应当及时开展核酸检测。

对不明原因肺炎和住院患者中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开展核酸检测。

对所有新入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2小时内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核酸检测策略,可同步开展抗原检测,尽早发现疫情。

在风险职业人群检测方面,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如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维修等人员,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海关、移民管理部门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的一线人员等、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每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

对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如快递、外卖、酒店服务、装修装卸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工作人员等、口岸管理服务人员以及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员等,每周开展2次核酸检测。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根据疫情扩散风险或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加密核酸检测频次。

旅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交通工具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还对常态化监测中,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购药人员、跨区域流动人员等作出具体规定,对跨区域流动人员,旅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交通工具。

在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检测方面:学校和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精神专科医院、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监管场所、生产车间、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下应做好相关人员症状监测,可根据当地防控需要组织开展核酸抽检。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1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每天至少20%的抽样比例或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社区管理人群检测方面:对纳入社区管理的新冠肺炎出院或出舱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在出院或出舱后第3、第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开展“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赋码管理,第1、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

对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开展“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管理期限自离开高风险区域算起直至满7天。流入地排查发现后,应立即对外溢人员开展1次核酸检测,后续按要求的频次开展;排查发现外溢情况时,如溢出人员离开高风险区已超过7天,立即完成1次核酸检测后,无需进行居家隔离。

对低风险区外溢人员,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期间间隔24小时。

对涉疫场所暴露人员,在判定后的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解除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在居家隔离的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其他需要协查人员,按照属地防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排查或协查发现风险人员后,立即开展1次核酸检测。

在购药人员检测方面,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药店应对购买退热、抗病毒、抗生素、止咳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推送辖区街道、社区管理,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先开展1次抗原检测。

跨区域流动人员检测方面,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原则,在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高速公路省界服务区、港口等地设置核酸采样点,面向跨省流动人员提供“落地检”服务,引导自驾游人员每到一地主动进行核酸检测。

旅客需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于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经研判无社区传播风险可不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对有疫情地区的区域核酸检测也明确了要求,经研判无社区传播风险,可不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实施办法》指出,疫情处置过程中,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综合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如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传播风险较低,密切接触者已及时管控,经研判无社区传播风险,可不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城区之外的区域、农村地区发生疫情后,经流调研判,传播链不清、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风险人员流动性大,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区每日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如有感染者活动频繁、停留时间长的其他区,可基于流调研判,划定一定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则上每日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发生跨区的广泛社区传播疫情时,提级指挥,由省级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决定是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疫情波及多个乡镇时,基于流调研判,扩大范围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则上每日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明确风险区划定、解除等标准

为指导各地在疫情处置中做好风险区域划分,有效落实风险区域相关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明确了风险区划定标准及相应的防控措施和解除标准。

《方案》指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实现常态化精准防控和疫情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快速转换。疫情处置过程中,如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造成的传播风险较低,密切接触者已及时管控,经研判无社区传播风险,可不划定风险区;未发生本土疫情的县(市、区、旗),要切实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无需划定风险区。

高风险区的划分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高风险区实行封控措施,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封控期间发现新的感染者,由当地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开展风险研判,按照“一区一策”要求,可将原封控区域全部或部分延长封控时间。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离开所在城市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所有高风险区解除后,县(市、区、旗)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方案》明确:出现以下情形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不纳入风险区域判定。

1.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经调查评估无集中隔离点之外传播风险。

2.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经调查评估无家庭外传播风险。

3.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严格闭环管理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经调查评估无闭环外人员传播风险。

4.出院(舱)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经调查评估无传播风险。

5.核酸检测Ct值≥35,且经甄别为既往感染的入境人员。

分类实施社区防控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要求对不同风险区分类实施社区防控措施。

高风险区区域封闭。安排24小时巡逻值守,可通过安装监控设备、电子门磁等加强管理,防止人员外出流动,严格做到足不出户。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须经社区防控办公室协调安排,实行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对高风险区内所有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实施每日零报告制度。在实施封控后前3天连续开展3次检测,第1天和第3天完成2次全员核酸检测,第2天开展1次抗原检测,后续检测频次可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解除管控前24小时内,应完成1次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高风险区内人员如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8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发现核酸检测阳性者,2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转运前要就地加强管控,转运中要强化转运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低风险区要强化社会面管控。区域内各类人员按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不聚集、不扎堆,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严格落实进入室内公共场所预约、错峰、限流、测温、登记、戴口罩等措施。收到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协查信息后,应于24小时内完成风险人员排查,并配合做好人员管理、健康监测、核酸检测、人员转运等工作;对无法排查的人员要及时反馈相关情况,形成协查闭环。 低风险区内人员倡导非必要不离开本区域,跨市流动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根据疫情传播风险评估结果和风险人员协查管理情况,科学确定低风险区内开展核酸检测的人群范围和频次等。开展核酸检测时,就近就便设置采样点,并由专业人员评估后启用;加强现场组织管理,有序开展、避免聚集,并督促做好个人防护。(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史迎春) 【编辑:钱姣姣】

日本民间组织举办集会,呼吁归还中国被掠夺文物

这位母亲听到已故女儿心脏移植后的心跳声,激动落泪

神舟十五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事关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极简版重点在此!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落幕:成果几何?多少问题悬而未决?

“专注自身,而不是攻击中国”

岛内熊猫迷追忆“团团”:希望在“熊猫星球”能快快乐乐

时隔150多年 长江口二号古船“重见天日”

11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均维持不变

香港特首李家超新冠阳性 正按指引隔离

世界杯揭幕战破纪录!今天这些精彩比赛别错过

拜登庆祝80岁生日 成美国首位任职期间满80岁的总统

世界杯要通宵看球?收下这些Tips,教你减轻伤害

国内油价调价窗口21日开启 或迎年内“第八跌”

三个中国球迷的世界杯账本:麻婆豆腐加米饭200元 总预算10万

记者手记:卡塔尔举目皆是中国元素,我恍惚穿越了?

从北京冬奥会到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国家如何讲好体育故事?

接纳负面情绪会显得我软弱吗?高情商的表现是这样!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zhengwu/5311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