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守护蓝天碧水净土!长治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网络编辑 长治 2021-09-27 14:10:58 0 长治市 生态环境 断面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初秋的长治,不论行走在中心主城区,还是漫步于乡间田野,目光所及皆是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碧水蓝天,空气清新,绿树环绕。这是长治人身边的风景,也是近几年市生态环境局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构建良好生态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据统计,去年长治市优良环境空气天数272天,同比增加43天,优良率74.3%;PM2.5平均浓度44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相比下降20%。全市17个国省考水质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15个,优良比例88.24%,与2016年的76.47%相比上升11.77个百分点,国省市考全面消除劣Ⅴ类,圆满完成国家、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优良断面个数排名全省第一,优良比例排名全省第二。

“通透蓝”深入人心

一场秋雨过后,长治大地碧空如洗。打开空气质量App查询,长治当前空气质量指数为26,优。据统计,2021年1~8月,长治市主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176天,优良率72.4%,同比增加14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3,同比下降18.6%。

蓝天保卫战打响以来,长治市作为京津冀“2+26”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城市之一,面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严峻形势和空前压力,市生态环境局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超常举措和顽强韧劲,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产业、能源、运输和用地四大结构同步调整。全部完成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稳步推进了工业窑炉和重点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进一步完善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大力推进机动车污染治理等,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圆满完成了各项约束性指标和工作任务。

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治市做到了多个“率先”。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公安环保联合执法机制,率先实施秋冬季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率先开展城市大清洗,率先成立长治市固废综合利用研发中心和山西大学固废综合利用长治研发基地,率先建立“交通、环保、交警、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常态化路检路查机制,率先建立冬季清洁取暖综合监测管理平台,率先实施国三柴油货车淘汰政府补贴制度,率先实施处级领导包县、科级干部包点、业务科室研判、综合执法查企、分局蹲点包片的监督机制,率先邀请国家级环保专家团队成立“秋冬防”攻坚联合办公室建立日分析研判、日调度、周通报工作机制等,机制落实,措施落地,本地污染物减排成效显现。

据数据显示,去年长治市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55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了20%,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2016年全省第八升至2019年全省第三。2018年,累计获得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励资金4106.08万元,排名全省第一;2018、2019年空气质量连续排名“2+26”城市前三名;近年来降尘量监测结果考核稳居“2+26”城市前三名,且长治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正因如此,2017年,长治市生态环境局被国家人社部和原国家环保部联合评为“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2019年,市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被省生态环境厅考核为优秀。

“水岸清”绿醉人心

“水清了,环境美了,心情也格外舒畅。”望着波光粼粼的黑水河,潞州区角沿村居民李俊峰开心地说。前些年,黑水河臭气熏天,人们绕道而行,经过“三河一渠”综合治理工程,长治市主城区的水又重新变得灵动起来。

一河清水秀,两岸风光美。要想全市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还得从源头抓起。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地表水断面考核”和“水污染物总量减排”两项约束性指标,坚持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

狠抓饮用水源地治理,完成了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和乡镇级及以下饮用水水源地基础信息采集;全部完成35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和批复。狠抓黑臭水体治理,完成了石子河上游十中桥至东外环桥段、石子河下游潞泽桥至迎宾桥段黑臭水体河道治理和控源截污工程;开展了“清河行动”,对辖区内主干流及支流等河道进行了清淤、清垃圾。狠抓工业废水治理,排查了751个入河排污口,均按要求完成分类整治。狠抓城镇生活污水治理,1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外排水COD、氨氮、总磷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完成了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年。狠抓流域水环境治理,对潞州区岚水河段、长子县浊漳南源、屯留区绛河、上党区黑水河部分河段进行了清淤疏浚;在屯留区司徒桥断面周边种植荷花等生态植物,规范化整治了长子县南李末断面;黎城县小东河人工湿地、北寨人工湿地建成并投入运行。

一系列措施落地,使得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主城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优良水体由2016年的76.47%上升为88.24%。2020年,长治市优良断面水质个数排名全省第一,优良比例排名全省第二。

“土壤净”顺应民心

草长莺飞,万物生长,一切美好的风光都源自土壤;玉盘珍馐,靓妆艳服,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土壤。土壤,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为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打基础、强管控、抓试点、破难题、防风险“五措并举”,加强企业用地调查、源头防控、固废堆场整治、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全方位开展土壤治理和保护。

加强企业用地调查,完成了345个地块基础信息的核实确认、16个新增调查对象基础信息的采集;完成了29个地块初步采样调查,6个化工园区周边农村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调查、现场采样及检测,开展了272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风险等级划分。加强源头防控,持续开展了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完成了3个污染源整治工作,建立了9家涉重金属企业全口径清单,正在进行41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三防”整治,完成了全市145个固废堆场整治工作。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对294家危废产生单位和6家经营单位开展规范化抽查考核,长治市2020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全省考核结果为“优秀”。与此同时,市生态环境局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大力补齐医疗废物处理短板,实现了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置全覆盖,处置能力由5吨/日提升至18吨/日,2020年全市医疗废物收集量处置率均达100%。曾经的1079家“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1063家,提标改造16家。

与此同时,市生态环境局还开展了砖瓦行业、钢铁冶金建材、火电、造纸行业、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百日清零”等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总数2729件,一般行政案件2324件,罚款总金额31045万元。2019年,市生态环境局被省生态环境厅表彰为“大练兵先进集体”。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治理,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也要有持之以恒的魄力。作为京津冀“2+26”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城市之一,长治市担负着重要责任,市生态环境局也必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不断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竭尽全力打好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组合拳,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原标题:长治市全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编辑:张乐]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初秋的长治,不论行走在中心主城区,还是漫步于乡间田野,目光所及皆是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碧水蓝天,空气清新,绿树环绕。这是长治人身边的风景,也是近几年市生态环境局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构建良好生态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据统计,去年长治市优良环境空气天数272天,同比增加43天,优良率74.3%;PM2.5平均浓度44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相比下降20%。全市17个国省考水质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15个,优良比例88.24%,与2016年的76.47%相比上升11.77个百分点,国省市考全面消除劣Ⅴ类,圆满完成国家、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优良断面个数排名全省第一,优良比例排名全省第二。

“通透蓝”深入人心

一场秋雨过后,长治大地碧空如洗。打开空气质量App查询,长治当前空气质量指数为26,优。据统计,2021年1~8月,长治市主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176天,优良率72.4%,同比增加14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3,同比下降18.6%。

蓝天保卫战打响以来,长治市作为京津冀“2+26”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城市之一,面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严峻形势和空前压力,市生态环境局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超常举措和顽强韧劲,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产业、能源、运输和用地四大结构同步调整。全部完成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稳步推进了工业窑炉和重点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进一步完善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大力推进机动车污染治理等,多措并举、全面发力,圆满完成了各项约束性指标和工作任务。

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治市做到了多个“率先”。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公安环保联合执法机制,率先实施秋冬季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率先开展城市大清洗,率先成立长治市固废综合利用研发中心和山西大学固废综合利用长治研发基地,率先建立“交通、环保、交警、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常态化路检路查机制,率先建立冬季清洁取暖综合监测管理平台,率先实施国三柴油货车淘汰政府补贴制度,率先实施处级领导包县、科级干部包点、业务科室研判、综合执法查企、分局蹲点包片的监督机制,率先邀请国家级环保专家团队成立“秋冬防”攻坚联合办公室建立日分析研判、日调度、周通报工作机制等,机制落实,措施落地,本地污染物减排成效显现。

据数据显示,去年长治市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与2015年(55微克/立方米)相比下降了20%,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2016年全省第八升至2019年全省第三。2018年,累计获得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励资金4106.08万元,排名全省第一;2018、2019年空气质量连续排名“2+26”城市前三名;近年来降尘量监测结果考核稳居“2+26”城市前三名,且长治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正因如此,2017年,长治市生态环境局被国家人社部和原国家环保部联合评为“全国环保系统先进集体”,2019年,市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被省生态环境厅考核为优秀。

“水岸清”绿醉人心

“水清了,环境美了,心情也格外舒畅。”望着波光粼粼的黑水河,潞州区角沿村居民李俊峰开心地说。前些年,黑水河臭气熏天,人们绕道而行,经过“三河一渠”综合治理工程,长治市主城区的水又重新变得灵动起来。

一河清水秀,两岸风光美。要想全市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还得从源头抓起。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地表水断面考核”和“水污染物总量减排”两项约束性指标,坚持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

狠抓饮用水源地治理,完成了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和乡镇级及以下饮用水水源地基础信息采集;全部完成35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和批复。狠抓黑臭水体治理,完成了石子河上游十中桥至东外环桥段、石子河下游潞泽桥至迎宾桥段黑臭水体河道治理和控源截污工程;开展了“清河行动”,对辖区内主干流及支流等河道进行了清淤、清垃圾。狠抓工业废水治理,排查了751个入河排污口,均按要求完成分类整治。狠抓城镇生活污水治理,1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外排水COD、氨氮、总磷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完成了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万吨/年。狠抓流域水环境治理,对潞州区岚水河段、长子县浊漳南源、屯留区绛河、上党区黑水河部分河段进行了清淤疏浚;在屯留区司徒桥断面周边种植荷花等生态植物,规范化整治了长子县南李末断面;黎城县小东河人工湿地、北寨人工湿地建成并投入运行。

一系列措施落地,使得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主城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优良水体由2016年的76.47%上升为88.24%。2020年,长治市优良断面水质个数排名全省第一,优良比例排名全省第二。

“土壤净”顺应民心

草长莺飞,万物生长,一切美好的风光都源自土壤;玉盘珍馐,靓妆艳服,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土壤。土壤,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为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打基础、强管控、抓试点、破难题、防风险“五措并举”,加强企业用地调查、源头防控、固废堆场整治、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全方位开展土壤治理和保护。

加强企业用地调查,完成了345个地块基础信息的核实确认、16个新增调查对象基础信息的采集;完成了29个地块初步采样调查,6个化工园区周边农村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调查、现场采样及检测,开展了272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风险等级划分。加强源头防控,持续开展了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完成了3个污染源整治工作,建立了9家涉重金属企业全口径清单,正在进行41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单位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三防”整治,完成了全市145个固废堆场整治工作。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对294家危废产生单位和6家经营单位开展规范化抽查考核,长治市2020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全省考核结果为“优秀”。与此同时,市生态环境局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大力补齐医疗废物处理短板,实现了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置全覆盖,处置能力由5吨/日提升至18吨/日,2020年全市医疗废物收集量处置率均达100%。曾经的1079家“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1063家,提标改造16家。

与此同时,市生态环境局还开展了砖瓦行业、钢铁冶金建材、火电、造纸行业、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百日清零”等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总数2729件,一般行政案件2324件,罚款总金额31045万元。2019年,市生态环境局被省生态环境厅表彰为“大练兵先进集体”。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治理,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也要有持之以恒的魄力。作为京津冀“2+26”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城市之一,长治市担负着重要责任,市生态环境局也必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不断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竭尽全力打好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组合拳,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原标题:长治市全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changzhi/99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