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山西省2021年小麦播种技术指导建议

网络编辑 太原 2021-09-15 06:03:00 0 小麦 品种 旱地

  丰收的日子,播种的季节!秋分将至,我省麦农开始忙于腾茬、备种、施肥、整地,准备冬小麦播种。如何种足种好今年冬小麦,事关明年粮食生产稳定,事关国家口粮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高标准、高质量种足种好今年冬小麦,夯实明年夏粮丰产丰收基础,国家小麦产业体系专家、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张定一研究员,根据今年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提出2021年冬小麦播种技术建议。要立足稳面积、攻单产、调结构、提质量,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推广关键技术,科学抗旱抗寒、防灾减灾,为我省小麦连续稳产增产和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一、选用优良品种,优化品种品质结构

  立足我省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产业带优势,各地要结合近年来小麦品种在不同生态区、不同气候年型下的综合表现和试验示范结果,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和品质结构。南部中熟冬麦区的运城、临汾、晋城市南片等地宜选用春季发育平稳、抗寒、抗倒的冬性、半冬性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品种;中部晚熟冬麦区的晋城市北片、长治、晋中、吕梁、太原等地宜选择抗冻能力强、抗倒伏性好冬性、强冬性中强筋和中筋小麦品种;冬春小麦混播区的忻州、朔州等地宜选用强冬性小麦品种;旱作麦区选用节水耐旱性强、抗逆稳产性好的品种,杜绝旱地种植水地品种,以免大旱之年造成较大损失。2021年小麦主推品种如下:

  南部中熟冬麦区,水地:济麦22、鲁原502、品育8012、鑫麦296、临麦5311和石4366等;强筋和中强筋品种有济麦44、晋麦95、石优20、烟农999、烟农21、师栾02-1、藁优2018等;旱地:临丰3号、运旱20410、运旱139-1、运旱805、品育8161和长8744等;强筋和中强筋品种有晋麦92号、运旱618、运旱115、晋麦101号等;

  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长麦251、太412和中麦175等;旱地:主导品种有长6878、长6359、泽麦3号和长6990等。

  种子质量应无淋雨、无破损、籽粒饱满均匀,纯度≥99.0%、净度≥99.0%、发芽率≥85%,为一播全苗奠定基础。

  二、以“深、细、平、松、净、实”为标准,提高整地质量

  各地要以“深(耕深25厘米以上或深松30厘米)、细(耕层土壤细碎,无明暗坷垃)、平(土地平整)、松(土粒松碎)、净(田间清洁,无杂草)、实(上虚下实)”为标准,突出抓好深耕或深松、镇压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规范化整地技术落实,全面提高整地质量,创造适播种床,打好麦播基础。一是对秸秆还田地块,做到“切碎、撒匀、深埋、压实”;二是对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要进行深耕或深松一次,耕后及时机械整平、镇压,以保证种床上虚下实,有利出全苗和幼苗生长。三是旋耕整地按照“深旋浅播”原则进行,即秸秆粉碎后先深旋耕一遍,旋耕深度15厘米以上,然后浅旋播种,播种深度3~5厘米。四是各类麦田都要做到播前播后镇压耙实。播前镇压可压碎坷垃、塌实耕层;播后镇压可使土壤与种子紧密接触,利于种子快速吸水出苗,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五是加强农机农艺结合,根据农田耕种需要,改进农业机械,加强农业机械操作人员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保证和提高农机作业质量。

  三、以平衡施肥为重点,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在秸秆还田基础上,一是增施有机肥,持续培肥地力,提倡有机无机、大量元素与中微量配合施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绿色发展。二是氮肥总量控制,底肥与追肥合理配施,磷、钾肥依据土壤丰缺适量补充,做到平衡施肥。三是注重叶面肥施用。所有田块应亩施用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或精制有机肥150~200公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一般亩产≥60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块,亩施氮肥(纯氮)16~17公斤、磷肥(五氧化二磷)7~8公斤、钾肥(氧化钾)3~4公斤,其中氮肥底施与拔节期追施比例以6:4为宜;亩产500~600公斤的田块,亩施氮肥(纯氮)14~16公斤、磷肥(五氧化二磷)6~7公斤、钾肥(氧化钾)3公斤,其中氮肥底施与拔节期追施比例以7:3为宜;亩产500公斤以下的田块,一般亩施氮肥(纯氮)12~14kg、磷肥(五氧化二磷)5~6kg,氮磷并重,适当补充钾肥,其中氮肥20%~30%在返青起身期结合浇水追肥。高产地块及有机肥料施用不足的地区,补充锌、硼、锰等多元微肥1~2公斤。旱地麦田一次施足底肥,一般亩施氮肥(纯氮)10~11公斤、磷肥(五氧化二磷)6~7公斤,复播秸秆还田地块亩应增加氮肥(纯氮)1~2公斤,春季视苗情趁墒追肥。强筋小麦生产麦田氮肥底施、拔节期追施与孕穗期追施比例以6:2:2比例为宜。

  四、播前种子或土壤药剂处理,绿色防控病虫害

  我省小麦常年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红蜘蛛、麦穗蚜、锈病和白粉病等。近年来,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和吸浆虫等病虫也有发生,特别是条锈病、赤霉病等病害发生范围呈扩大趋势。今年麦播期间,各地应采取种子包衣、拌种或土壤处理,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根腐病、茎基腐病、全蚀病、纹枯病和后期的黑穗病等病害及苗期红蜘蛛、蚜虫等虫害,杜绝“白籽”下地。病害重发区,可用戊唑醇(立克秀)或三唑酮(粉锈宁)拌种。小麦茎基腐病和根腐病重发田块选用咯菌腈、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氰烯菌酯等高效杀菌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预防纹枯病可用咯菌腈、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种衣剂及其复配种衣剂进行包衣。条锈病早发的南部中熟冬麦区田块,可采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三唑酮拌种剂或悬浮种衣剂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小麦全蚀病重发区使用专用杀菌剂硅噻菌胺悬浮剂拌种,一般发生区可采用苯醚甲环唑、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进行种子处理。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田块,可用辛硫磷、毒死蜱拌种;病虫混发田块,用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三唑酮或戊唑醇复合拌种,推荐使用噻虫嗪·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复配剂,或用吡虫啉·戊唑醇复配剂等高效低毒长效种衣剂拌种,以起到“一拌多效”的作用。土壤处理应在整地时进行,病害发生较重田块,应用五氯硝基苯,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地下害虫较重田块,应用辛硫磷乳油,或甲基异柳磷乳油,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拌细砂土20公斤,均匀撒于地表旋耕入土。进行药剂包衣拌种和土壤处理时,必须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规范操作或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防止药害和人畜安全事故发生。大力推广植保专业化服务合作社牵头,以整乡、整村统一机械包衣拌种或土壤处理,提高防效,确保小麦出苗齐、匀、全、壮。

  五、适期适墒适量播种,奠定壮苗基础

  适期、适量和适墒规范化播种是苗全、苗齐和苗壮的基础,是构建壮个体大群体、丰产高效的重要措施,各类麦田要力争做到适期适量足墒播种,奠定壮苗基础。

  一是适期播种。实践证明,冬小麦播种适期与气温关系密切,一般冬性品种播种适期为日平均气温16~18℃,半冬性品种为14~16℃,春性品种为12~14℃。各地要结合主栽品种特征特性和气象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宜播期。一般南部麦区适播期:水地为10月5日~15日,旱地为9月28日~10月10日;中部麦区适播期:水地为10月1日~10日,旱地为9月25日~10月5日。同一生态区域冬性强品种早播,半冬性品种晚播。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品种应在适播期内适当晚播。

  二是适量匀播。适量播种就是要保证合适的基本苗。基本苗是构建小麦高产群体的基础,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基本苗。近年来,我省小麦播量有不断加大的趋势,调查发现个别地块基本苗超过 60万/亩,冬前麦苗过密、细弱蹿高,株高超过 30厘米,成为假旺苗,造成早春大面积死苗。因此,严格控制基本苗,建立合理的苗期群体十分必要。适播期内,水地亩基本苗25万左右,旱地亩基本苗15万~20万。水地小麦条播亩播量12.5~15.0公斤,撒播亩播量17.5~20.0 公斤;旱地小麦亩播量7.5~10.0 公斤,地膜覆盖小麦亩播量7.0~8.0 公斤。整地质量差或表墒差的地块,应亩增加播量1.0~2.5 公斤;高肥力地块可亩减少播量1~2公斤,早播或晚播应相应减少或增加播种量,按每天0.25~0.5公斤减增。同时,播种时做到行距一致、播量准确、深浅一致,播种深度3~5厘米,不漏播、不重播。

  三是适墒播种。足墒播种是保证苗齐苗全,实现一播全苗的主要环节,是增强苗期抗旱抗冻能力、实现壮苗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一般小麦播种时最适墒情是土壤(耕层0~20厘米)含水量在 17% 左右(土壤相对含水量70%左右),土壤墒情低于 14%(土壤相对含水量60%左右)时需造墒播种。在小麦适播期范围内,“宁可造墒适当晚播几天,也不要干籽播种种歉墒麦”,确保做到足墒播种,一播全苗。对部分旱情较重、播种偏晚的地块,也可以先播种,再浇蒙头水,促进出苗,并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旱地可增加播深或重镇压,促进出苗,提高出苗率。

  六、推广绿色高质高效关键技术,实现小麦持续高产稳产

  干旱、倒春寒、干热风是我省小麦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应通过农业托管方式,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头引领作用,积极示范绿色高质高效新品种和增产技术。水地小麦应大力推广“冬水前移两增一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小麦宽幅匀播绿色增产技术”;有条件的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积极引进“小麦水肥一体化精准高效栽培技术”。旱地小麦大力推广“小麦一优四改探墒沟播绿色栽培技术”,扩浇地小麦大力推广“适墒改土小麦关键生育期补灌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在小麦收获环节,大力推广“机收减损就是增产”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保障小麦增产的“最后一公里”。(范珍)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lzyl/164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