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徐沟背铁棍

省级批次:省级第一批

国家级批次:国家级第二批

 (摘自山西文化云)

清徐县徐沟镇的背棍、铁棍(抬阁、挠阁)产生于金大定二年(1162年),发展形成于明嘉庆年间,距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徐沟镇的背棍、铁棍(抬阁、挠阁)从内容到形式,从制作到表演诸方面都别具特色。它经过民间艺人的辈辈相传,不懈努力,发展而成为一种集民间口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戏曲、民间手工技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其与众不同的表演形式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手口传承与博采众长,它又将西方芭蕾舞的“托举”、东北秧歌的“群舞”、民间高跷的“凌空”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吸收进来,形成了集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之缤纷为一体的独特艺术。同时其又伴以其独特的表演步伐和口喊号子,使之既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又带有浓厚的民俗特色。其细致的设计、精巧的构思、优美的动作比戏剧更淋漓,比舞蹈更有内涵,比杂技更为奇妙,以“无言戏剧”“空中舞蹈”“流动杂技”的美称而闻名三晋,蜚声中外。当地十里八乡“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铁棍爱煞人”的民谚更是家喻户晓。背铁棍这一艺术形式几百年来一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逢年过节闹红火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   

徐沟背铁棍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对该地区历史文化传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其对民间戏剧、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巧妙的借鉴和吸收,又使其蕴含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其对于当代的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